緬北局勢突變,中國需要一個怎樣的緬甸?該支持哪一方?

2023-12-20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緬北局勢突變,中國需要一個怎樣的緬甸?該支持哪一方?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最近,大伊萬在微博上刷到了一則緬甸軍隊和正在老街地區作戰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談判的新聞。新聞稱,二者之間已經基本形成共識,將在緬北地區停火止戰,歷經一個半月之久的緬北戰局也將偃旗息鼓。儘管消息暫時還沒有得到證實,但正如我們在昨天的文章中表述的那樣,伴隨著盤踞老街的白家、魏家、劉「首富」家三大家族被我國警方通緝,另一個大地頭蛇明家在上個月已經全軍覆滅,老街地區將出現比較大的權力真空。

據稱已經拿下東城的同盟軍

既然有權力真空,那就必須有勢力去填補,在緬甸軍政府難以直接插手老街事務的情況下,讓同盟軍重新回歸老街,對於各方來講是一個可接受、也算是自然而然的選項,這構成了內比都政府和同盟軍之間談判的基礎。所以總的來看,緬北地區儘快停火止戰,倒是可以預期的。不過,咱們今天倒是想要說的稍微開一點,談談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怎樣的緬甸,才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或者說,一個怎樣的緬甸,才符合它緬甸自己的國家利益。

畢竟從同盟軍10月27日發起2023年度「探親攻勢」以來,相關討論在網絡上不絕於耳:有些網友對緬甸軍政府看不慣,認為敏昂萊大將領銜的緬甸軍政府就是一夥蟲豸,應該讓緬甸民族團結政府下屬的人民保衛軍(PDF)重回內比都;

還有些更為激進的網友認為,可以讓緬北民地武聯盟,尤其是克欽、佤、德昂、果敢等民族的部隊南下,徹底打倒緬甸軍政府的統治,讓緬北少數民族入主內比都;還有些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同情者認為,相比內比都的老緬們,還是北方的民地武看起來和我們更親近一些……

總而言之,網友們各抒己見。一個怎樣的緬甸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或者說符合它緬甸自己的國家利益呢?大伊萬認為我們必須認識到兩點:其一是認識到緬甸民族問題的複雜性,其二是認識到緬甸地緣位置的重要性。

緬甸民族問題

說認識到緬甸民族問題的複雜性,主要還是因為老緬的大民族主義政策,連帶著緬甸各小民族的地方民族主義政策,讓緬甸國內的民族問題變成了解不開的死結。其實早在1947年昂山將軍和撣邦、克欽等少數民族土司簽署《彬龍協議》的時候,緬甸對於未來國家的建構,還是一個採用聯邦制的多民族國家,靠聯邦制來保障少數民族權利。

1947年《彬龍協議》

但隨後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少數民族,在緬甸的聯邦制度到底是更偏集權一些,還是更偏分權一些方面,出現了巨大的爭議。這種爭議隨後體現在了緬甸的1947年版憲法中,隨後,因對緬甸中央政府壓迫不滿,克倫族在1949年1月發動武裝叛亂,進一步破壞了根據《彬龍協議》建立起來的、極其脆弱的緬甸政治共識。隨後緬甸國內的民族矛盾呈現出螺旋上升的趨勢,無論是緬甸政府,還是民族和地方武裝,雙方政治互信接近為零。

事實上,在經過這麼多年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民族武裝的鬥爭後,雙方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形成均勢——緬甸中央政府無力消滅各地的民地武武裝,各地的民地武武裝也無力對抗緬甸中央政府,雙方之間的鬥爭呈現出合縱連橫的趨勢:

果敢八八事件

一方面,緬甸中央政府不斷靠拉一派打一派,或者摻沙子之類的手段,試圖削弱民地武。最典型的比如2009年的八八事件,緬軍靠收買彭家聲副手白所成,將果敢勢力趕出了老街,隨後緬軍部隊部分掌握了老街的局面;又比如2009年4月緬軍強行將一些小型民地武部隊整編成為緬甸邊防軍;比如著名的、盤踞在妙瓦底的民主克倫佛教軍等。

另一方面,一部分規模較大的民地武堅決不交槍,比如克欽獨立軍、比如佤邦聯合軍等,這些民地武部隊偶爾還呈現出聯合作戰,和緬甸中央政府對抗的趨勢。比如最典型的此次1027攻勢中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就得到了人民保衛軍、德昂民族解放軍等部隊的支援,武器裝備則得到了克欽獨立軍、佤邦聯合軍的支援等等。

這種緬甸中央政府和民地武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帶來的是2008年和稀泥式的《緬甸憲法》以及2016年由翁山蘇姬主持召開的新一代「彬龍大會」。在2016版「彬龍大會」上,儘管內比都的氣氛一片祥和,但事實上緬甸中央政府和民地武集團之間「誰先眨眼」的爭論,只是進一步確認了雙方在實力上已形成均勢的事實。

因此,從目前緬甸國內各方的實力對比看,無論是軍政府還是民地武,雙方在實力上基本均等,武裝力量上互相制衡。而在政治互信上相當低下,這決定了政府軍和民地武,誰也打不倒誰,呈現出內比都和民地武「內外二王」的格局。而誰要是藉助外力暫時壓倒了另外一個,最後的結果也無非是把這「內外二王」給掉了一個個,老緬和民地武之間互換位置而已。

且以緬甸的民族構成,緬族大約占65%,少數民族大約占35%,少數民族之所以能夠以相對劣勢人口維繫獨立性,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緬北的地理狀況,尤其是薩爾溫江天險讓緬中央政府難以實施力量投送。如果讓少數民族入主內比都,那麼緬甸的政治格局就會變成小族而臨大國,且考慮到少數民族本身就分為多個民族,這些民族之間同樣存在矛盾,在缺乏了緬甸中央政府矛盾的情況下,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會迅速上升成為主流。

這決定了緬甸目前的政治格局,其實是經過多輪統合和洗牌之後,相對穩定、甚至最優的政治格局了,除非發生根本性、戰略性的轉變,否則很難有太大的變化。指望老緬統一緬甸全國,或者少數民族入主內比都,全部都是吃力不討好,乃至少數民族入主內比都的話,有可能結果還不如讓老緬繼續維持現有狀態,和民地武保持戰略均衡呢。

緬甸地緣位置

緬甸國內的局勢非常複雜,但偏偏地緣位置又異常重要。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緬甸尤其是緬北地區,處於中央王朝戰略影響力之下,是為廣義上的中華朝貢體系的組成部分。尤其是緬北地區,由於有伊洛瓦底江和薩爾溫江的阻隔,與仰光的緬甸中央政府一向關係並不緊密,反而和中央王朝南部的土司維持著緊密的聯繫,此外,古代緬甸北部還是中央王朝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

所謂的茶馬古道,其北線從成都出發,經康巴地區進入衛藏,再從衛藏地區轉亞東入尼泊爾最終抵達身毒(Hindu);中線從昆明經大理、麗江等地進入康巴,與北線並行進入印度;南線則從昆明南下普洱,再經過勐連,經緬北穿過那加嶺進入印度的阿薩姆邦地區。這讓緬北地區在古典時代,從經濟上其實與中央王朝聯繫更加緊密。

進入近代以來,緬甸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一方面,它成為了域外勢力試圖染指我國西南邊境地區的重要門戶地帶。比如英國對於緬甸的經營,甚至導致了緬甸克欽邦的整體基督教化,而緬北的佤族,我國的景頗族等也一度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響。這反映出的其實是西方國家試圖通過緬甸,對我西南方向實施威脅的進攻性地緣戰略考量,中國西南地區的邊境安全,緬甸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

二方面,緬甸的地緣位置事實上成為了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的瓶頸部位,像一個瓶塞一樣,塞住了獨占南亞次大陸這個地緣政治板塊的大國印度向東南亞方向施加戰略影響力的步伐。事實上,印度一直想方設法地試圖向東拓展影響力,為此盡力發展與緬甸軍政府的關係,但由於多種因素目前這種努力一直未果。緬甸除了在陸權上,堪稱東南亞與南亞、中國大陸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門戶,在海權上也暗含著我國打通印度洋能源戰略通道,乃至部分掌握印度洋海權的潛能。畢竟緬甸的位置足夠我們繞過美國海軍掌握的馬六甲海峽,將能源輸送到我國境內,我國海上力量也可以以緬甸為基地,形成東在緬甸、西在吉布地的格局,在印度洋維持東西存在。

故從這個角度來看,緬甸的地緣政治位置,對於我們而言偏偏又非常重要,丟緬甸的話,無論丟給誰,對於我們而言都並非好結果。如果丟給西方勢力,則西方國家頓時有了染指我國西南邊境地區的跳板,以西南邊境地區的民族宗教狀況,若西方國家隨意插手,可能會造成比西域更為複雜的狀況;如果丟給印度,則印度瞬間打開了向東南亞直接投送戰略影響力的通道,不僅可以在我國南下印度洋的道路上橫切一刀,更可以憑藉佛教等宗教因素,發展與東南亞之間的關係,讓東南亞局勢整體上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

如果我們上手經營,則可以成為我國向印度洋延展戰略影響力的跳板,又可以成為我國進口能源的海上大動脈。因此,對於緬甸這個國家,民族關係非常複雜,想插手都難以插手,但地緣政治上卻又非常重要,我們不能什麼都不做,這就是緬甸問題上的一對矛盾的因素。

我們需要怎樣的緬甸

既然如此,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緬甸,我們對緬甸的整體策略應當是什麼呢?大伊萬認為應該是防禦性的現實主義策略,所謂的防禦性現實主義策略,就是我們對於緬甸的國內情況,應當不主動干預,而是全力以赴確保緬甸國內的政治均衡。

也就是說,無論是緬甸軍政府還是緬甸民地武如何動手,太小的動作我們沒有必要干預,但是太大的動作我們要呼籲及時停火止戰。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主動出手干預緬甸局勢,比如和一些網友說的那樣,支持緬軍統一全緬甸,或者支持民地武入主內比都等,這些都沒有必要,反而會讓緬甸本來已經一團糟的民族問題更加複雜。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保守的、有限的,能夠維持緬甸現有的中央政府,民地武二元平衡的現狀,基本上就足夠了。在此情況下,甚至緬甸中央政府是軍政府還是民選政府,對於我們而言都沒有太大的關係,維持現狀就好。

但是,防禦性的現實主義策略,並不等於什麼都不做,我們對緬甸的合作,應該著重於兩點:其一是在大面上抓住緬甸中央政府,也就是在皎漂港到曼德勒再到南坎的天然氣、輸油管線等,還有比如皎漂港的建設,這是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緬甸中央政府的大型合作項目;其二是在小面上抓住緬北民地武。畢竟從歷史上來說,緬北民地武在經濟上其實跟我們更近一些,而在八九十年代至今,這些民地武走入歧途之後,販毒、網賭、電詐,幾乎什麼爛事兒都干過,意味著這些人如果你不管他,他真能成為我國西南邊境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該有的經濟統合還是要做的,比如現在佤邦就開始在公明山種高山雲霧茶,還往中國販茶葉,這就是基本走上了和中國搞經濟合作的道路了。如果接下來老街等地也可以發展當地特色種養殖,和我國搞經濟合作,那麼這條路就算走通了,要是緬北民地武的少數民族都能改善生活,誰還願意去販毒搞電詐呢?而一旦緬北民地武和中國合作嘗到了甜頭,緬甸軍政府又會怎麼選擇呢,這其實是一筆一本萬利的生意,只要緬甸的經濟能夠在我國的引領下發展起來,原本昂山將軍期望多年的民族和解,沒準就這樣到來了。

所以,我們對於緬甸的策略,簡單來說一句話:願緬甸的兄弟和睦,大家都發財,這樣的話,緬甸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大概就是這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b5333474d1196bb9c0f7aa55498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