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應該是前幾篇的終結篇!因為今天早上看到一篇討論,主題是傳武的招式如果運用在實戰里?看了幾篇,沒人說到點子上,所以,還是自己寫一寫!
前些年武林大會,有一個拳種,這個拳種在武術圈子裡,大家評價很高,有人以它為主題寫有網絡小說,上了武林大會,還拍攝專題系列片!系列片前三集,都是積極肯定這門拳法,第四集,則是講這門拳法當代傳承的師父,徒弟普遍的迷惑,就是這個拳法,當前傳人只能講手,不能實戰,武林大會主要展現出來的技術風格,也是接近現代搏擊,而不是傳統技術!
那麼,傳武遭遇了什麼?這一點,說出來,恐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傳武人應該是會反對我!
其實,傳武普遍衰落的節點,應該是拳擊進入中國!拳擊作為一項競技運動,有人考證它起源於古奧林匹亞,起源於中世紀貴族的拳棍訓練,我告訴大家,這些都是扯淡!它實際上建立規則,是從大航海時代水手的賭鬥,美國碼頭工人賭鬥開始,建立規則!而這個規則建立,可以說,是今天我們說的一切的現代搏擊的起源!
我們小時候,看日本電視劇《姿三四郎》,那裡面日本柔術家被拳擊打的多麼慘?《功夫小子金米》里,斗拳擊斗的多麼難?還有日本空手道為什麼祖師爺來福建學拳?還有泰拳,叫摩易泰,直譯叫泰式拳擊,為什麼?
我學的齊齊哈爾老朱家形意拳,把朱國祿的打法,叫小流氓打法,在民國時代,朱國祿用這種小流氓打法挑翻了多少宗師級的高手?當然,我說的這種挑翻,不是跟宗師交手,打敗了宗師!而是他當宗師面,把宗師的徒弟打傷,打殘,上一個打一個,目的是逼宗師出手,但是宗師氣的吐血也沒有出手!
為嘛?這裡面二個原因,第一個,拳擊不接手!第二個,純練傳武的,基本沒有無氧耐力訓練!因為傳武去解決對手,有自己規範,就像古代二個武將,二馬一錯鐙,生死立判!它是用調整呼吸去解決體力問題!而拳擊像二個步兵拼刺刀,當然,因為戴拳套使得拳擊沒有刺刀那麼兇險,但是,最初沒有回合的賭鬥,變成有回合的,再變成有規定回合數的,回合數越少,每回合時間越短,活力的輸出實際上是更大啦,攻擊力更強了!
其實,不要說傳武,就是散打,實際上也受了拳擊影響!最早的散打,叫做散手比賽,跟套路,推手,散手,三者並列,但是這也不過一二年!最早的散手運動員,都是從民間選拔,或者體制內套路運動員改項,但是很多教練發現,有些拳擊運動員改項練散打,出成績特別快,所以,很多教練開始有意選拔一些拳擊運動員改項!大家想一下就能明白,一個全國全運會拳擊冠軍,不可能改項去練散打,給散打的,都是成績不行的,但是這些拳擊成績不行的改項到散打,很快都是全國冠軍之類……這段時間,實際上就是民間傳武對於散打意見最大,所謂拳擊加腿的時代!
可以說,拳擊的加入,淘汰了傳武在散打里的比重!上海市隊楊老師,早年執教前衛體協,他應該是算鄒市明的師兄,年初,我去崇明訓練基地,他跟我聊到跟北京意拳崔瑞彬的接觸,說他跟崔瑞彬師父交流中,明確指出,傳武的技術路線太長,不緊湊!
不接手,傳武打不贏拳擊!那麼,拳擊也不跟你接手,怎麼辦?這個時候,大家就必須給李小龍一個正確的評價!我還遇到一些人,否認接手技術!還有一些人承認接手,但是扯淡說,要在一接手瞬間控制人重心之類……
其實李小龍截拳道,是真的傳武技術精要!這個精要,是李小龍獨創,也不是李小龍獨創!就好比我開創自己的訓練體系,很多實戰訓練方法,訣竅,都是我自己獨創,但是創立出來,發現拳譜拳訣里早就說明了,自己沒練到,就看不懂,想不到,等自己實踐到了,創出來,也就發現,原來武術里早就有!不過從傳武精要有的是師父給你依附於整體的技術體系去拆手,喂手,喂出來的!這樣,技術上你會很豐富,規律性呢,掌握的就不足!
當然,能夠得師父喂手,很難得!像我,師父喂手過,但是更多還是拆手多!所以,我二千年開始在網絡上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講形意拳,講的大家很認可我!可是,到2002跟人比武,打出來的還是近似散打!這道理,就跟我批評雷雷,批評某某人一樣的!
老網友可能還記得一個人,永春拳的牽牛叟,他後來打電話,評價我,說,唉,你就是沒進去,進去打就好了……這個話,譚師也說過,進去打,安全!可是,你說進就能進嗎?
這一切,在我身上發生改變,就是在第二次被邀請做教練,考慮到,應該有一種展現自己功力的方式,從而研究出鞭子勁,就慢慢的發生變化,最終貫通了傳武實戰打法!
也就是說,實際上,傳武的招式,作用在實戰中,是需要有前提的!也就是形意拳說,打法定需先上身!
風雲生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