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頂超:心繫家國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020-04-11   晉江鄉訊



人物名片:洪頂超,晉江金井人。現任廈門鑫東森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華誠高新紡織有限公司榮譽主席。福建省政協委員、香港晉江社團總會永遠榮譽主席、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晉江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晉江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名譽會長、晉江市警察協會榮譽主席、晉江市金井鎮慈善協會會長。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洪頂超多次向晉江市捐贈愛心防疫物資。


3月2日,他向晉江市委統戰部捐贈3.6萬個口罩供海外鄉親回鄉使用,向晉江市金井鎮慈善協會捐贈10萬個口罩,與此同時,他還攜其愛妻林麗珠向英林鎮馬山村捐贈1.1萬個口罩;


3月4日,他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250萬元,向晉江市金井鎮慈善協會捐贈40萬元;


3月19日,在得知家鄉公安民警衛生防疫物資緊缺,他主動向晉江市公安局捐贈3.6萬個口罩。


除了對家鄉的馳援,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洪頂超不僅率先捐贈50萬元物資馳援武漢、廈門等地。3月24日,他還捐贈20萬個口罩送往香港各界,馳援香港社團工作以及關懷旅港鄉親。他慷慨解囊,並用實際行動支援戰「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鬥中,洪頂超的付出彰顯了閩港企業家的拳拳愛國之心。


虧本生產口罩 捐贈回饋社會


「起初,我並沒有生產口罩的打算,但口罩的緊缺讓我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於是有了自己轉產生產口罩的想法。」


洪頂超透露,2月8日,在廈門與公司高管商議時,原計劃採購一批口罩,用於公司復工復產的準備,沒想到口罩資源匱乏,讓洪頂超感受到防疫物資的緊缺。


洪頂超接受《晉江鄉訊》專訪


2月10日,洪頂超果斷作出決策指示公司相關負責人,要不計成本、不求回報,迅速轉產生產口罩全力馳援疫情防控工作。


從決定轉產急需口罩開始,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從採購口罩生產設備、改造無塵車間、準備專業生產線,到研究工藝、培訓員工、再到調配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衛生材料等,洪頂超全程親力親為,並要求公司旗下高管負責人和他一起深入一線、分秒必爭地做好轉產改造工作。


洪頂超親力親為搬運愛心物資


目前,在嚴格把控醫用口罩生產標準流程的前提下,口罩規模化生產已正式投產,3月5日,洪頂超將自己企業生產的第一批口罩15箱共計18000個口罩捐贈給社區居民。他表示,作為晉江籍旅港鄉親和福建省政協委員,更是應該展現企業家的責任擔當。


洪頂超向晉江市公安局捐贈3.6萬個口罩


談及轉產生產口罩的初衷,洪頂超表示:「除了滿足企業員工自身防護需求,我更希望此次轉產口罩這件事情能夠成為一種社會回饋,是以做公益、做慈善為目的的一種行為。在我看來,當下的海外疫情十分嚴峻,相比於捐贈現金而言,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更為應急。在防疫物資如此緊缺的情況下,如果我的力量能夠為防疫工作助力,那麼我和企業定當責無旁貸、全力以赴。」


鄉音鄉情無距離 捐贈物資達四海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升級,共有160多個國家(地區)確診超過19萬例新冠肺炎病例。晉江市有300多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分布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困擾,這牽動著洪頂超的心弦。


千山萬水,隔不斷手足親情;親人有難,再遠也要送去溫暖。洪頂超作為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積極響應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的號召,第一時間已經捐款30萬元人民幣,用於內地抗疫。


洪頂超向香港各界捐贈20萬個口罩


談及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洪頂超表示:「在香港我參與了眾多的社團,其中我作為香港晉江社團總會永遠榮譽主席,疫情尚未結束前,我仍是十分擔心鄉親們的安危。原本計劃在3月3日捐贈一批口罩到香港,分發給香港各界,但是由於當時物流的原因,停滯了。近期,多虧在統籌好運輸渠道後,我順利捐贈20萬個口罩馳援香港各界,我相信在鄉親的齊心協力下,一定能共度時艱。


洪頂超作為愛心企業家,本著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精神,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還向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捐贈3萬個口罩,向海外同鄉會表達誠摯的同胞情誼。


在當前海外疫情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洪頂超語重心長地表示:「當家鄉的親人有難時,我們責無旁貸,當彼岸傳來聲聲呼喚時,我們義不容辭!希望海內外鄉親要做好自我安全防護,凝心聚力,同心協力,攜手戰『疫』。」


持續為家鄉700多村民購買醫社保


「疫情來得非常突然,現在口罩還很難購買,就想著為家鄉儘自己一份力。」


作為金井鎮慈善協會的會長,洪頂超想了很多辦法,不僅捐贈了40萬元,還通過多個渠道籌集到10萬個口罩捐贈給金井的鄉親。


洪頂超表示,在金井鎮毓英中學、雙山小學正常開學以後,如果師生們還需要防疫物資,他還會繼續提供。此外,洪頂超還走訪了金井鎮公安派出所和玉山村,並送上捐贈的口罩。


洪頂超向晉江金井鎮慈善協會捐贈40萬元以及10萬個口罩


談及對家鄉金井的印象,洪頂超坦言:「如今金井鎮變化很大,家鄉的整體情況越來越好了。我父母親的晚年生活是回到金井鎮度過的,那裡有著家族的美好回憶。


回想起過往,洪頂超在15歲後便離開了家鄉隨同父母遷居廈門,並於1996年獲得香港戶籍。


如今事業有成的洪頂超,在早年父母親的言傳身教下,養成了做公益慈善的好習慣。


「我的父親和母親在公益慈善方面做得很好,從小就淳淳教誨我們三兄弟要牢記勤樸家風,播愛鄉里。我們一家這些年來在修建學校、修建道路、幫扶困難群眾等公益事業上,先後捐款累計達上億元。


父母樂善好施的行為深刻印在了洪頂超的心中。多年來,他傳承父親捐贈支持家鄉教育的做法,對家鄉教育十分重視,並著重關注金井鎮雙山小學的各項事務。


洪頂超說:「多虧了父親早年出錢出力建造學校,讓我能夠多個機會也為家鄉教育貢獻一份力量。當前,我作為金井鎮雙山中心小學第一屆校董會成員,學校的綜合樓正在等政府批覆進行重建。」


洪頂超向玉山村進行愛心捐贈


此外,根據洪頂超透露,他的父親在2008年開始,就為金井鎮玉山村近700多位村民無償購買醫社保,並為年齡達到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分發1000元的慰問金。在他父親仙逝後,洪頂超延續遵照了父親的善行持續到如今。


在洪頂超看來,不管是當前對支援防控疫情的做法,還是多年來堅持對家鄉教育、建設等多方面以及包括對香港社會事務的投入,這份公益慈善的習慣正是源於父母親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


記者:林婉聰 張雲

圖:莊兆松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