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丑角的逆襲,不應成為影視劇的唯一表達

2019-11-25     影視Mirror

翻拍的《初戀那件小事》電視劇,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豆瓣評分6分,剛過及格線,跟原版差距較大。

女主由丑變美逆襲,是《初戀那件小事》最核心的故事線,電視劇版的最大爭議也在於此。男女主賴冠霖和趙今麥,兩位00後無論顏值和演技都過關,但趙今麥飾演的夏淼淼,逆襲之前「醜小鴨」的造型,卻不能令人滿意。

黑黢黢的皮膚,泡麵頭,齙牙+黑框大眼鏡,扮丑扮得非常刻意。

光是這個泡麵頭,就令不少觀眾詬病——國內影視劇醜女標配泡麵頭,還能有點新的創意嗎?再說中學校園允許學生留這樣的泡麵頭嗎?

的確,影視劇中的丑角如何呈現,也代表了創作者的「審美藝術」。國產影視劇中,出現過不少深入人心的經典丑角,但也有很多醜角成為笑柄。

2019年都快過去了,「泡麵頭式」不走心的扮丑不應該再出現了。所以,影視劇中,「丑」到底該如何呈現呢?

經典的「丑角」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些經典的丑角形象。

比如周星馳,為了喜劇效果,在電影里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丑角。石榴姐、如花、齙牙珍、火雞姐等,每個都十分經典,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滿臉鬍子拉渣,梳著黃花大閨女的兩條麻花辮,左手小拇指摳著鼻子,你也許不知道李健仁的名字,但他扮演的如花,無人不曉。如花在周星馳多部影片中都有現身,《武狀元蘇乞兒》《九品芝麻官》《唐伯虎點秋香》中,每次出現,令人笑噴,喜劇效果十足。

還有《食神》中的莫文蔚,提起女明星為戲扮丑,必有她扮演的火雞姐。凌亂的頭髮,帶著刀疤的臉,一口齙牙,憑藉這一角色,莫文蔚分別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另外,還有一些演員因為常年出演丑角,戲路因此被固定。

比如馬蹄露,被稱為「TVB最醜女星」,多年來,一直出演各種丑角。第一部戲《真情》,她飾演的May May,人設是「八婆」和「惡女」。之後《皆大歡喜》中的百合,《來自喵喵星的你》中的人事行政主任,《鬼同你OT》中的馬美貞,《大帥哥》中的裘大嬸……憑藉一個個丑角,馬蹄露還在1997年拿下了「最厭惡角色演繹大獎」,這也是TVB頒獎史上第一個丑角獎項。

馬蹄露的丑角深入人心,說明她演技精湛。雖然因為戲路被固定而迷茫過,但馬蹄露後來也想開了,角色雖然不討好,但在劇中能夠自然地宣洩,也不是一件壞事,而因為演得到位,演丑角也有出頭之日。

逆襲的「丑角」

可見,能夠讓觀眾記得住的丑角,也是十分具有人物魅力的。周星馳電影里的丑角之所以成為經典,一方面在於角色形象獨具特色,另外也在於這些角色與無厘頭喜劇的搭配融合,踩中觀眾的笑點,又不會在戲中顯得過分突兀。

這些經典丑角,多是為劇情和角色服務,他們是主角的「反面」。也有很多影視劇的丑角,並不是「反面」的存在,而是從丑到美逆襲,他們的「丑」,僅僅是因為不會打扮或是肥胖。

這類從丑角逆襲的角色,多為傳達給觀眾關於美和丑的人生價值觀。

比如前文提到的《初戀那件小事》,還有《醜女大翻身》《瘦身男女》《狼狽》《醜女無敵》等,劇情里都有表達一個女人從丑到美的變化後,人生發生的改變,或收穫愛情,或享受美貌帶來的名和利。

各種各樣逆襲的故事,讓觀眾在影視劇中收穫快感。但《初戀那件小事》中小水的逆襲,讓人覺得非常美好,因為她是通過努力,內在外在的提升,逐步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有些丑角的逆襲,用著非常規手段,卻不能收穫真正好的結局。

《狼狽》中的莉莉子,通過整形成為頂級女星,享受著掌聲和榮譽。但她對於美麗的偏執超出正常人思維,以致最終三觀扭曲,釀成悲劇。

「美」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或許我們能在這些影視劇中找到答案。

《食神》的最後,火雞姐逆襲成大美女,出現在男主面前,收穫美好的愛情。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火雞姐沒有逆襲變美,男主會跟她在一起嗎?

這個問題似乎無解,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那麼多醜角逆襲的劇情,依然未能繞開「顏值即正義」的觀念。

觀眾需要什麼樣的「丑角」?

從丑角再到逆襲的丑角,近些年,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經典丑角似乎越來越少了。美和丑的戲劇衝突不可或缺,但為何越來越難碰撞出火花了呢?

一方面,在扮相上,許多醜角十分不走心。

比如電視劇《風雲》中,蔣勤勤扮演的第二夢,說道:「因為我的相貌醜陋,我怕會嚇到你。」但當她揭開面紗時,讓人直呼被騙,連臉上的傷疤都是心形,這張臉到底如何自稱「相貌醜陋」呢?

《芸汐傳》中,鞠婧禕飾演的「丑角」,因為天生帶有毒性,所以長相難看被大家嫌棄。看了劇中的鞠婧禕,只能說,這張臉到底哪裡難看了?實在讓人無法入戲。

也許是明星們的偶像包袱,也許是主創的不夠誠意,很多醜角實在不能讓人信服,「平平無奇古天樂」這樣文不對題的內容,到現在依然經常上演。

這樣的丑角無法成為經典,甚至會破壞整部戲的品相。除了在扮相上要更加走心,影視劇透過丑角,應該傳達一種怎麼樣的價值觀呢?

在很多影視劇中,胖是丑,瘦是美;泡麵頭是丑,黑長直是美;戴眼鏡丑,摘下眼鏡美;膚白貌美大長腿便收穫愛情,矮挫黑胖便人見人嫌……

對於美和丑的定義,涇渭分明,單一而又無力。這些丑角想要逆襲,變美是唯一途徑。但是我們不禁想問,胖就是丑嗎?長相平凡就不配擁有美麗的人生嗎?

當然並不是這樣,其實,觀眾的審美在提升,對於美和丑,也有了多種多樣的定義。丑角逆襲不是唯一能進行下去的劇情,不要物化每一個角色,才是影視劇對於美和丑更高層次的追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RiAtG4BMH2_cNUgDT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