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30億,賣掉三套房,她擁有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2020-01-10     喜馬拉雅

她不是明星,每天卻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暴露在直播鏡頭下,一舉一動吸引千萬人駐足觀看。

2019年雙11期間,她一人賣出超30億元的商品,幾可比擬一家上市公司。

她就是薇婭。

她通過直播,為無數人帶去的不只是精挑細選的美好單品,還有關於生活的另一種想像。


今天,我們邀請薇婭成為喜馬拉雅生活美學引領者,同時她帶來了她的首個音頻課程《人人都能成為生活美學家》。


這一次,她只想和你分享美好生活的經營之道。


薇婭深吸一口氣,助理在她的對面掐著秒表,2019年雙十一的凌晨,所有人翹首以盼。滴答、滴答、滴答,叮。

「薇婭的女人們,你們好!」

話音剛落,夜晚的狂歡正式拉開序幕。短短几個小時,近4000萬人湧入薇婭的直播間,無數件商品在她的推薦中一秒售罄。

事實上,這種瘋狂是每個夜晚的常態。


薇婭在直播間



直播帶貨是電商行業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風潮,而薇婭是這場風潮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在激烈的主播競爭中,她穩坐淘寶第一主播的位置,還是數十家一線品牌的「全球好物推薦官」。

她的1300萬粉絲,被稱為「薇婭的女人」和「薇婭的騎士」。2019年雙十一短短几天時間,他們在薇婭直播間下單了超30億元的商品。

她們是誰,她們究竟在買什麼?

在薇婭口中,她的粉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閨蜜組織」,有醫生、銀行工作人員、有帶孩子的寶媽……


「我每一次賣貨,都像是賣給家裡人,我有必要帶給她們最好的。」

從一根雞毛撣子到高級口紅,只要粉絲們想要,薇婭必然全力實現,而只要是薇婭推薦的,粉絲們也都悉數買單。

這份信任,來源於被薇婭親手」斃掉「的數萬件商品。對於好物的精挑細選乃至吹毛求疵,成就了她「哆啦薇婭」的綽號。

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價格算貴,怎樣買才值……薇婭的腦子裡仿佛有一台永不停歇的計算器,每天不斷刷新著這些問題的最優解。

太多人訝異於她可怕的帶貨數據,不解她在直播間始終如一的高亢情緒,卻忽略了薇婭本人的魔力從何而來。

在《星空演講》的台上,薇婭一席白色套裝,馬尾飄揚,大螢幕上寫著她的信條:「賣東西,也能賣出理想。」


薇婭在《星空演講》


這也許就是喧囂的直播間背後,一個安靜的答案:

薇婭的粉絲們買的不是一件件商品,而是一份理想生活的樣本,一種在漫長歲月中,從朦朧逐漸清晰起來的,對美的追求。


2003年


北京動物園前的服裝批發市場人頭攢動,叫賣聲和毛衣味道混雜在一起。一街之隔的動物園裡,北京人正舉著20塊錢跟棕熊合影。

那時的薇婭還沒有成為」薇婭「,身邊的人只知道她叫黃薇。她的店開在二樓,不大,卻已是整個服裝市場的時尚風向標。

男友董海鋒在後倉理貨,偶爾挑出一件衣服喊:「哎,你穿穿看!」

薇婭看了看:「一般。」低頭又去讀最新一期的《ELLE》時裝雜誌。

那是彼時中國通向全球時尚的珍貴窗口,模特在雙開面的雜誌中傲然行走。美的概念從巴黎、瑞士、銀座與時代廣場的人潮中進入薇婭的視線。

那年,她17歲,對生意從不發愁,只要她肯穿上的衣服,必然大賣。


2009年


奧運火炬的餘暉中,消費升級的種子已然埋下。城市CBD中的白領,漸漸不再滿足於Made in China。

她們塗上口紅,搭15小時的班機前往紐約,將LV的專櫃一掃而空。西方媒體驚嘆:中國女人能買下整個美國!

這一年的11月11日並不起眼,但註定將載入商業史冊。


阿里巴巴首次推出「雙十一」購物節,既沒有晚會盛宴,也沒有算法的精準商品推薦,卻阻擋不住人們消費的熱情。


不到30個商家參與,就帶來了5000萬的銷售額。

同年,薇婭來到西安,憑藉多年對時尚的思考,她的專賣店從1家開到2家,3家、4家、10家,單價不菲的女裝與飾品銷售一空。


2012年


在台灣電影的助推下,「小確幸」一詞開始流行。


麗江從邊陲小鎮變成了中國最大的酒吧聚集地,一對對情侶在大理的酒吧嬉笑怒罵;蒼山洱海間,民宿拔地而起。

無數文青在牛皮製成的筆記本上寫下夢想:一本書、一條狗、一家咖啡店。

美的概念在人們心中暗生枝椏,雖然都是很遙遠或是簡陋的想法,鏡面起波的洱海如是,宜家北歐風格的白牆如是,詩集與咖啡的香氣亦如是。

此時的薇婭,在西安的服裝店生意蒸蒸日上,但她依舊不滿足。

供應商們覺得她「難搞「,沒人理解她對於好物的執念:一根線頭、一處針眼都能讓她端詳許久。

來店裡購物的女生也覺得薇婭有些「怪」,明明自己已經選好了商品,卻被薇婭阻止:「這件其實和你上次買的衣服很類似,沒必要。」

薇婭開始思考,精緻與美好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高級女裝和精美裝飾似乎是一部分,但並不足夠。

於是她關停了她在西安的商鋪,組建起30人的電商團隊,希望從萬億級的全品類中挖掘更多優質單品。

新的機會似乎正向她招手。



2015年


《新周刊》年度漢字:

于丹這樣解讀道:「它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提醒:不是一切『造』都會有結果。」

繁花亦是泡影。

曾經的文藝青年紛紛畢業,生活壓力逐漸襲來。洱海旁的許願,被換算成前往北上廣的車票。

日復一日的超荷工作後,他們癱倒在大城市一角的出租屋。偶爾還會想起帶著金色光澤的詩集,但困意襲來,那些都不再重要。

書畫琴棋詩酒花,變為柴米油鹽醬醋茶。

薇婭的線上店鋪此前已虧掉了三套房子,日後回憶起來,她仍然覺得「那是我創業生涯中最灰暗的時刻」。

但最幽暗的谷底,抬頭即是星空。


2016年

薇婭接到淘寶客服的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帶著猶豫:「你要試試直播嗎?」

她一開始甚至以為對方是「騙子」,但想想珍貴的淘寶流量,她決定放手一試。

第一次直播只有五千人觀看,薇婭幾乎沒有推薦任何商品,只是扯了倆小時家常。她有些緊張,也微微失望。

忽然,有人留言:「你真好看。」

接著,觀眾逐漸提問:「你穿的衣服是從哪買的?」

薇婭對於美好生活的理解,穿過歲月,不經意間已與她融為一體。

魔力,在這一刻開始生效。

薇婭在喜馬拉雅《薇婭:人人都能成為生活美學家》錄製現場


十年前,「要更多的、要更好的」,僅僅是一部分人的喃喃自語;

如今,一代人的需求變得更為多元與獨特。

熱播的職場劇中,有女生剪去長發,穿上西裝與西褲,烈焰紅唇,眼神犀利;

江浙的弄堂里,女人向丈夫抱怨:「你看看,以後燒菜還是要用進口海鹽,你在小超市瞎買的鹽,不靈的。「

廣東電子廠的夜市旁,她們在猶猶豫豫中買下鮮花,花束與藍色工服映著月亮。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女人們正在用不同的方式,在生活的書頁里寫下「精緻」二字。

薇婭確信:那些看似不重要的邊角料,往往蘊含著巨大的幸福感。茶米油鹽醬醋茶,本就是精彩紛呈。

於是她走向泰國,賣空十二個貨櫃的精選好物;

在紐西蘭,奶粉與毛利人的手作,刷新海外商家記錄;

她又走回內陸,湖南、寧夏、新疆……

雲南的青繡在她的推薦中成為時尚必備單品;數千公里土地生長的作物,一車皮一車皮地輸送向天南海北。

無數美好,在她的視線下孕育開花。




薇婭是「中華拓荒人海水稻推廣大使」,袁隆平研發的海水稻,在她的直播間一夜賣出86萬斤。幾天後,煮成的白米飯出現在無數家庭主婦的餐桌,熱氣蒸騰。

廣西的竹筍在薇婭直播間一秒賣出五萬份,十八歲的女孩露著微笑,把它悄悄塞給心愛的小伙。

六點剛過,北京的李阿姨回到家中。丈夫正在喝酒,見她回來,抬起頭朝茶几上努努嘴,那是一條泰國進口絲巾——北京爺們在自個家不能多說,至少不該情真意切,否則沒那范兒。

他說話了:「我吧,看了看黃薇那姑娘的直播,挺好。你戴上瞧瞧!」他忽然特別認真:「老婆,生日快樂。」這話讓他覺得不好意思,又抓了抓頭髮。

15年前,他曾經在動物園批發市場與薇婭同層賣貨。那時候他穿著汗衫,一口一個「嗨」。

雖然每個人都無法活得像想像那樣,但人們漸漸明白,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這是在忙碌中釋放自己的解藥。

2020年,精緻的生活不再只是昂貴與高冷:

它可以是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大餐,也可以是加班到凌晨的一頓烤串;

它可以是價值百萬的豪車,也可以是自由穿梭在擁堵車流里的摩托;

它可以是送給伴侶的一份心意,也可以是獨自消遣的電影票。

真正的精緻,源自內心;在世間萬千中,仍有無數美好等待你解鎖。

現在,薇婭正式成為喜馬拉雅生活美學引領者,為你帶來她的首檔音頻課程——《薇婭:人人都能成為生活美學家》。

薇婭在喜馬拉雅《薇婭:人人都能成為生活美學家》錄製現場


這次,她不再是淘寶第一主播,而是與你一樣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輕人,講述她對生活細節、氣質養成以及對抗忙碌的小小思考:

「生活美學不是什麼很高深、很虛無縹緲的東西,它其實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中的一飯一蔬。


對於現代人而言,生活美學在很多時候就是與忙碌進行對抗。」


這些思考,曾幫助她,也將改變你。

「我想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一份份商品,也希望讓大家相信:每一個人都能獨立、強大與精緻。

未來,薇婭還將邀約各領域大咖入駐,與喜馬拉雅一起,為你帶來獨具風範的美好生活體驗。

讓我們跟著她,聽見生活的每一處「薇」小美好。


上喜馬拉雅搜索薇婭,聽見生活的每一處「薇」小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RY8mm8B8wMrh2Li9u5T.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