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畫,用心做致敬,用腳做劇情
「網飛出品」,這個標籤剛開始在我這裡,象徵著 「高質量」、「高經費」、「不差錢」。
可是,隨著「網飛出品」的翻車越來越多,我對這個標籤的心情也越來越複雜。
現在看到這個標籤,我都不知道該期待還是該捏把汗。
就在今年3月初,一部網飛出品的動畫上線了,又是熟悉的一次性放出全劇集。
它就是——
《環太平洋:黑色禁區》
截至目前,這動畫在B站的評分已經 只剩6.3分了。
對,沒錯,網飛又雙叒叕翻車了。
不過,如果不看B站評分,就我個人私心來評分,我可能會評個豆瓣標準的7分。
雖然這個7集的動畫故事講不明白,人物塑造也拉胯,還經常會出現意義不明的展開。
但是,它對《環太平洋》電影的致敬,卻時常讓我這個電影粉絲猛男落淚。
這部《黑色禁區》,深刻詮釋了什麼叫 「用心做致敬,用腳做劇情」。
考慮到各位讀者不一定看過《環太平洋》,先容我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世界觀。
在《環太平洋》中,外星侵略者「先驅」通過蟲洞將巨型怪獸投放到地球。
這些怪獸不僅皮糙肉厚,能扛能打,體液還是生化武器。
活著的時候大殺四方,死了也能污染它的埋骨地。
先驅派這些傢伙打頭陣,就是為了消耗人類的生產力,同時改造地球環境,適宜它們移民。
為了在最小化污染前提的條件下殺死這些怪獸,人類開發出了自己的「怪獸」——獵人機甲。
由兩名駕駛員通感,共同駕駛,以物理打擊方式直接殺死怪獸。
當然,從《環太平洋》電影就可以看出來,「最小化污染」這一點基本當玩笑看就好。
這些獵人機甲打起怪獸來照樣血液亂濺,砸起炮彈來也不帶猶豫的。
控制個錘子污染,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心知肚明, 我們就是想看巨大兩足機器人暴揍怪獸罷了。
雖然這既不科學也不合理,但就是 爽!
在《環太平洋》電影中,主角們開著機甲把怪獸們揍回了老家,還直接在蟲洞裡來了發核爆,關閉了太平洋底蟲洞。
人類與怪獸的戰爭,就此告一段落。
在動畫《黑色禁區》中,蟲洞再一次出現了,而且,這次的蟲洞就出現在陸地上。
澳大利亞境內四處開始隨機生成蟲洞,怪獸直接在陸地上出現。
剩餘的民眾和機甲獵人都被要求撤退到雪梨,而其他區域就成了怪獸橫行的「黑色禁區」。
真難得,平時在機甲動畫里總是第一個被迫害的雪梨這次居然成了安全區。
男女主是一對兄妹,他們的爹媽是一對機甲駕駛員。
爹媽把他們和一批倖存者留在了一個類似世外桃源的地方,這裡是一個基地的舊址,雖然基地被廢棄,但還留有資源,也有適合耕種的土地。
他們倆開著機甲朝雪梨走去,尋求救援。
轉眼間過了五年,兄妹都長成了少年,當年那批倖存者在這桃源鄉里也活得還算滋潤。
他們的父母一直沒有回來,哥哥堅持留在此處不要走動,妹妹一心想要走出去找爹娘。
從這裡開始,編劇就展現出了他犯病的一面—— 推動情節,全靠主角降智操作。
妹妹無意間發現了掩埋在山體下的基地舊址,在裡面找到一台訓練機甲。
然後,這個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菜鳥,上來就選擇直接跳過了所有教程,上手就要開這機甲。
這機載AI也就坡下驢,真就要給她開機庫大門,開始行走練習。基地重新啟動的動靜,成功驚擾了附近的怪獸。
怪獸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外圍的山體,把桃源鄉徹底毀滅。除了發現機甲的妹妹,和過來找妹妹的哥哥。
這下他們倆不得不啟動機甲應戰了,哥哥之前接受過一些訓練,迅速地進入狀態。
這個妹妹在實戰前夕又拉了閘,通感的時候陷入回憶中,無法自拔。
最後這機甲甚至不是自己走出來的,是被怪獸強行扯住腦袋丟出來的。
這一摔總算是給妹妹摔清醒了,兩個人終於通感成功。但是,倆菜鳥開一台啥都沒有的訓練機,簡直就是被這怪獸當沙袋打。
這訓練機其他的優點沒有,就倆優點,一是機載AI好玩,二是抗揍。
給怪獸當沙袋揍了半天,連噴漆都不帶掉的。
最後,這對菜鳥還是在這機載AI的指導下,來偷襲來騙69噸重的怪獸同志,一招縮地,騙怪獸衝下懸崖。
這怪獸只是摔暈了而已,沒有死透,隨時可能爬起來找他們算帳;家園被毀,除了他們倆全死光。
這下,他們不得不踏上旅途,追尋父母的足跡了。
從這個開頭,我們就能看出來編劇講故事能力的欠缺。
想把這對兄妹從桃源鄉里推出來,有一萬種方法,而編劇偏偏就選了最破壞主角人物塑造的那一種。
畢竟,這種方法最不費腦子, 讓主角去莽就完事了。
而且,編劇的這種操作,在後續故事中依然頻頻出現,妹妹幾乎成了他拿來推動劇情的機器。
莫名其妙的莽,和突如其來的聖母心態,這就是編劇推著劇情行走的兩大動力。
而每到一處地方,編劇基本都要安排幾齣和兄妹倆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死亡,他們倆是柯南嗎?編劇就這麼擔心觀眾不夠討厭這倆人嗎?
退一萬步說,即使我們容忍編劇利用這兩個因素推動劇情——畢竟在許多作品中,主角也會時不時這樣來兩下。
那下面的這個神奇操作,已經足以讓我徹底認定,編劇講故事的能力,不行!
這個神奇的劇情推動方式,我願稱之為 「丟人式推動」。
在這一幕的開始,男女主剛剛把自己的機甲從一個幫派老大手裡搶回來,開著機甲逃出生天。
老大從小養大的一個女殺手也看清了老大的面目,棄暗投明,跟著他倆一起走了,他們半路撿到的小正太也跟著他們一起。
好,我們記住這個初始狀態,男女主、小正太、殺手姐、還有處於宕機狀態的機甲。
男女主丟的第一個人,是殺手姐。
出於她個人的原因,她不想和男女主一起前往雪梨,她有其他想去的地方,所以,她準備單飛。
這種時候男女主當然要挽留,結果,就在男女主相互交談、大聲密謀的當口,殺手姐就這麼直接走了,走了,而這倆人渾然不覺。
等她走遠了,男女主才發現,他們順理成章地要去找她。
然後,就在他們倆去找她的時候,小正太又自己出走了,這個從實驗室的培養罐里出來的小正太,似乎對附近新產生的蟲洞產生了感應。
就在這倆人徒勞無功地找殺手姐的時候,小正太又走丟了。
待他倆回過頭來,發現小正太不見之後,一道新的蟲洞在機甲的下方緩緩拉開。
這下可好,哦豁,機甲也要丟了。
我可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動畫觀眾,絕對不會笑, 除非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編劇是得多缺乏腦洞,才會用這種充滿了不確定因素、甚至還有些喜劇效果的機緣巧合來推動劇情。
我是不知道網飛為什麼經費這麼充足,卻每次都拿出這樣的劇本, 這也許就是人傻錢多吧。
說完了「用腳做劇情」,再來談談「用心做致敬」。
在《黑色禁區》中,你可以看到各種《環太平洋》電影名場面的復刻。
例如開篇男女主父母和怪獸的戰鬥,簡直是完美復刻了電影中危險流浪者的香港之戰——在危急時刻,靠「氣化冷凍法」一擊逆轉。
後期男女主的訓練機甲拿到武裝手臂後,也做出了危險流浪者的經典姿勢。
如拳擊手般掌拳相擊,這個動作也是《環太平洋》的浪漫之一:怪獸和機甲就像是站在拳擊台上的兩個選手。
龐大的身軀,遲滯但蘊含磅礴力量的拳擊,鋼鐵與生體的直接衝擊。
當然,最讓我這種電影觀眾激動的,莫過於男主選擇單人駕駛那裡。
機甲一般需要兩人通感後才能駕駛,如果要單人駕駛,要從這台機甲上儲存的其他駕駛員檔案中調一個出來,做成「幽靈副駕」。
必須要選擇有過單人駕駛經歷並且活下來的檔案,這樣的駕駛員檔案只有3個。
而這三個駕駛員,分別是電影中的男主、元帥和尤里卡突襲者駕駛員中的老父親。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遊戲王》觀眾突然在後代的劇情中看到武藤遊戲、海馬瀨人出場一樣。
邏輯、時間線……這些破事都可以放一邊,看到這些傳奇人物就會當場嗨到不行。
動畫男主選擇了尤里卡突襲者駕駛員中的父親,在電影中,他的兒子和將軍在決戰中英勇犧牲。
但他寶刀未老,從男主看到的記憶中,在澳洲陷落的時候他已經是老頭了。
可他還是坐上了機甲,迎戰怪獸, 即使他的副駕已經死亡,他依然堅持獨力駕駛機甲,了結了怪獸的性命。
在他的記憶最後,殘破不堪的機甲耗盡了能量,倒在已成廢墟的城市裡。
而這座城市,也是他們第一次遭遇「怪獸機甲」的地方。
這台被怪獸寄生、靠獵食其他怪獸獲取能量的謎之機甲,也許就是這位英雄的座駕最後的歸宿。
儘管我對《黑色禁區》的劇情吐槽了這麼多,不過,如果你和我一樣,是《環太平洋》電影的愛好者,這部動畫,依然值得一看。
正如我們在看電影時不會去吐槽機甲這一存在的不科學一樣,如果我們在看動畫之前就認定自己看的不是劇情。
那編劇的這些降智操作,咱也可以完全不當事。
我們看的,是巨大機器人的浪漫,是昔日那些傳奇的情懷。
了解更多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