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楓涇省界道口的20米,見證松江這名「95後」志願者的成長路

2020-02-19   上海松江發布

2月11日,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第三次來到G60楓涇道口。踏出休息區門口,穿上橙色的一次性雨披後,我加入了「彩虹色」大軍。

作為一名1997年出生、大學剛剛畢業的青年,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抗擊疫情工作中,我感到十分榮幸,也感受到了成長。

「加油!」在道口,這是除了交代工作外,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今天也不例外。「辛苦了。」接過上一班志願者手裡的額溫儀,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就這樣建立起了「友誼」。


晚上6點,天已經完全昏暗了下來,原本停下的雨又開始下了起來,道口最忙的時候到了。

「請出示一下二維碼。」「請問您14天內是否途經湖北或者和湖北的親戚有過接觸?」在與醫護人員的配合下,覆核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著。僅僅不到20米的路,我們跑了無數個來回,4個小時就走出了1萬步的驚人戰績。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輛外地來滬的車輛,車上兩名小朋友因不記得身份證號碼而無法填寫相關資料,車內成年人也因信號不良等問題無法展示二維碼。現場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將他們引導至復檢區,並為其提供紙質版填寫。在數分鐘的耐心指導後,一家人順利將信息填寫完成。臨行前,小朋友們用稚嫩的聲音說:「謝謝哥哥姐姐,你們辛苦了。」短短的幾句話,讓我從這陌生的一家人身上感受到了溫暖。


晚上10點,8個小時的任務結束,我把「接力棒」交給了同樣素昧平生的下一班志願者。臨走時,我回頭望了望那走了無數次的20米道路,那是我成長之路啊!


作者:泗涇鎮志願者 趙鄭瑜

編輯:王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