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吳老師在新書《人間杭州》里說,杭州人都有生活清單,一年四季安排得妥妥噹噹。於是,我們策劃了「過年list」系列,和大家嘮嘮巴九靈們的春節清單。
第一篇是總編丹荑的 「大掃除list」 ,第二篇是 新年逆向許願 ,寫一張「2022年打死也不想做的事」list,今天的則是做一張用于思考人生的《吳曉波問卷》。
在對話開始前,我請張一鳴做「吳曉波問卷」。他在手機上快速地完成了。第一題:你認為財富對你意味著什麼?他的回答是兩個字:自由。
——吳曉波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吳曉波頻道的老讀者們,應該有印象,我們有一檔吳老師對談企業家的欄目——《吳曉波下午茶》。
每一次對談時,吳老師都會讓他們做一份「吳曉波問卷」。
這份問卷的靈感源自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其名稱來自《追憶逝水年華》的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問卷的主要用途,是用來調查被提問者個人生活方式、價值觀、人生經驗等問題。
吳老師以此為基礎,修訂出了一份企業家版本的「吳曉波問卷」。
這個版本的問卷共有18道題,從一名創業者對財富的認知、座右銘、獨處習慣,到他所渴望的同行評價、家人評價,對自己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點等。
第一位回答這份問卷的,是當時閱文集團的吳文輝,隨後幾年,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聯想集團的楊元慶、名創優品的葉國富等都做過這份問卷。
通過企業家的回答,我們得以探尋到他們的一部分性格特質。
回望這幾位企業家在五六年前的問卷答案,然後聯想他們如今的現狀,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拿張一鳴來說吧。
張一鳴是在2015年做的「吳曉波問卷」,據吳老師回憶,他是在手機上快速完成了所有的題目。
那一年,他手中最高光的產品是「今日頭條」,這款產品剛在移動新聞客戶端大戰中,以人均訪問時長32分鐘打敗騰訊新聞,斬獲該細分類目的第一名。
一年後,他的明星產品將會從頭條替換為「抖音」;而再過一年,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將走向世界,成為有史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國際化最成功的產品。
問卷里問他:「如果可以重來,你最希望從事的工作是什麼?」
聯想集團的楊元慶說,自己可能會去寫小說,名創優品的葉國富說會去做設計,閱文集團的吳文輝說會去做一名自由旅行者,而張一鳴則是為數不多認為「自己還是會做這個」的創業者。
他在問卷里解釋道:「因為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很感興趣,(對我來說也是)很有挑戰的事情。」
過去近十年,位元組跳動以「App工廠」和「爆款製造」聞名,或許正得益於張一鳴這一愛好。
然而,2021年5月,他宣布卸任位元組跳動CEO,在對外宣布這一消息的全員郵件中,他告訴大家,他希望放下日常的管理工作,聚焦到遠景戰略、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等長期重要事項。
他認為自己已經陷入CEO的「負規模效應」:當業務和組織變複雜、規模變大的時候,作為中心節點的CEO容易陷入被動,每天的瑣碎彙報及審批也會導致內部視角,知識結構更新緩慢。
媒體巧妙地將之比喻為「歸隱」。
從「挑戰者張一鳴」到「隱士張一鳴」,對照他在《吳曉波問卷》里的回答後,這樣的跨越也並不令人意外。
他在問卷里透露,一個人獨處時,他喜歡「發獃和學習」,並且非常享受這一過程:
我的發獃不是不想事情,而是想像。想像力是擴展人的生命、視野的一種方式。我會看很多的書,這些東西未必和我的生活、工作有直接關係。
基於此,在吳曉波頻道策劃的「2022年春節list"中,我把這份問卷略作修改,去掉過於針對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問題,整理了一份《吳曉波問卷》春節特別版,共計13個題目,送給大家。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藉此對自己也來一場靈魂拷問。然後靜靜地等上幾年,不時回望,看看自己是否還保持著初心,是否也已經與時俱進。
我不希望你急著寫出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它們每一個都值得深思熟慮。
當然,這篇文章也添加了一些小彩蛋,在每個問題的後面,我們附上了幾位企業家當年的回答,多次點擊圖片即可看到,這些答案以供各位在春節期間「八卦」和借鑑。
吳曉波問卷(虎年春節版)
作者 | 和風月半 | 當值編輯 | 何夢飛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圖源|VCG
如果想看幾位企業家
在《吳曉波問卷》的完整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