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分析】
美股繼續強勢,三大巨頭合計市值破10萬億美元,直接碾壓多股股市的總體量,無形之中也在向全球金融市場告知:「科技才是王道」!近期市場都在等待指數跌破3000點後的反彈機會,然而真的跌破了,突然有一種被主力資金「拋棄」的感覺,說好的反彈呢?說好的拉升呢?頓時間市場會對目前的行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旦繼續出現下跌,要小心出現放量殺跌,註定會有「放棄」的割肉盤湧出。
騎牛看熊發現從6月以來,科技板塊迎來逆勢上漲行情,電子、通信、汽車等行業領漲,市場對科技股的關注度明顯提升。本輪科技股行情被市場形容為「科特估」,意在與此前「中特估」行情相聯繫,「中特估」概念自2022 年底提出以來,相對於大盤取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展望後市,今年來政策基調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將持續構成年內的主旋律。國內科技產業當前整體估值明顯低于海外,中期來看存在顯著的重估空間。當前來看,無論是PS 估值,還是PB 估值,我國科技板塊均明顯低於美國科技板塊。
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開盤失守3000點,開始紅盤個股不足千餘只,兩市開盤個股漲跌比為1:7,題材板塊方面HJT電池、綠色建築、BC電池等板塊表現較強,科創板、晶片、半導體等板塊表現較差。光伏概念股逆勢走強,金剛光伏漲超13%,清源股份、東方日升等跟漲,合理引導光伏上游產能建設和釋放,避免低端產能重複建設。創新藥板塊震盪拉升,前沿生物20CM漲停,金凱生科漲超10%,博騰股份、聖諾生物等跟漲,當地時間周四(6月20日),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在官網宣布,其研發的「Lenacapavir」(來那卡帕韋)在預防愛滋病毒方面顯示出了100%的有效性。
水利股快速拉升,三和管樁、綠茵生態、美麗生態漲停,招標股份、青龍管業等跟漲,近日水利部修訂發布《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充分發揮水利技術標準的導向性、引領性、推動性、基礎性作用,為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術支撐。車路雲概念反覆活躍,索菱股份走出5連板,華藍集團反包漲停,設研院、通行寶等多股漲超10%,五部委已下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的原則,分批研究確定應用試點城市名單。
腦機接口概念異動拉升,創新醫療漲停,誠益通、三博腦科等跟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團隊成功地整合了一種新型的聚焦超聲刺激技術,在一項涉及25名受試者的研究中,實現了雙向腦機接口功能,並利用機器學習對腦電波進行編碼和解碼。PCB概念股午後反彈,景旺電子漲停,四會富仕漲超12%,中英科技、駿亞科技等紛紛跟漲,據Prismark預測,2024年至2028年,全球PCB行業產值仍將以5.4%的年復合增長率成長,到2028年預計超過900億美元。其中,HDI板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5.8億美元,2023年至2028年復合增長率達6.2%,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大盤:
創業板:
【大盤預判】
上證指數周五好不容易衝擊3000點,開啟反彈的號角,哪知道貴州茅台突然砸盤,權重股的「態度」決定了市場的弱勢行情沒有結束。A股市場風險溢價比值由6月7日的2.363上行至6月14日的2.401,市場風險偏好下行,當前溢價水平處於均值2倍標準差2.089之上,市場風險偏好走弱,仍處於極度低估狀態。接下來注意上證指數能否在3000點之上穩住。
創業板指數周五盤中跌逾1%,出現了明顯回調走勢,兩市個股依然是跌多漲少。上周創業板相對主板的PE 估值溢價水平從6 月7 日的2.4 上行至6 月14 日的2.46 倍,低於自創業板成立以來的平均值3.73 倍。PB 估值溢價水平從6月7日的2.39 倍上行至6 月14 日的2.45 倍,低於自創業板成立以來的平均值2.79 倍。接下來注意創業板指數能否在1700點之上穩住。
【淘金計劃】
今年以來,多家A股上市公司閃電出手,集中宣布回購,多路資金聯袂出擊,掀起多輪迴購潮,且擬回購金額遠超以往。據統計,截至6月20日,共有158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公告,回購金額合計955.49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914.15億元。分月份看,2月僅有15個交易日,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就達到263.97億元,為年內最高。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熱情顯著增長,全年A股回購金額有望突破歷史高位,創下新高。
題材板塊中的地下管網、水利建設、新型城鎮等概念是資金凈流入的主要參與板塊,科創板、釀酒、存儲晶片等概念是資金凈流出相對較大的板塊。騎牛看熊發現從2023 年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例來看,排名靠前行業為計算機(9.5%)、國防軍工(5.7%)、電子(5.6%)、機械設備(5.3%)、醫藥生物(4.6%)、通信(4.4%)、汽車(3.9%)。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的拉動日漸顯著,以創新為驅動的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掀起了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經濟各行各業,大大提升經濟運行效率。預計2023-2030 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的年化復合增速有望達到29%,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在世界各國都將科技作為戰略性投資的背景下,各國資本市場都在尋求更有效的工具來評估和支持本國科技企業的發展,「科特估」應運而生。
當前我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是貫穿2024年的首要工作目標。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及政策支持下,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將不斷加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望加速發展。
「科特估」可以理解為「科技特色估值」。當前全球不斷推進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量子科技等智能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國內政策對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有持續支持,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的估值體系進行重塑,建立新的高科技企業的投資理念,對我國科技企業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都具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