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荒原》:人性因慾望而沉淪,不妨透過家族史來反思歷史

2019-10-09     江曉英

小說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情節的展開和環境的渲染,反映社會生活。

黨益民成名作《喧囂荒原》,將人物置於20世紀波瀾起伏的時代背景中,通過對党項民族後裔莫氏家族,在巨匪白狼,辛亥易幟,陝北鬧紅,抗日烽火,國共爭戰紛亂的時代洪流中,被挾裹,驚懼慌亂,疲於奔命,家族同宗血親百年內訌、械鬥和仇殺械鬥的描寫,透視滄桑巨變,透著磅礴大氣。

一場離奇的災難改變了一切,莫氏家族祖居的莫村這片曾經寂靜的荒原,陷入了喧囂騷動,村官莫鵬舉,村民身臨險境,轉危為安,致命的危險,卻始終纏繞。

作品的新穎別致,表現在突出家族的愛恨情仇,刻意讓現實與魔幻相伴,空靈中不乏厚重。表現嚴肅深刻題材,卻將反戰等重大時代背景,浸淫於家族復仇、情慾的敘事城堡之中,賦予輔助與暗線的地位,具有冷靜宏大的特點,刻意彰顯的,是歷史的幻景,党項民族的秘史,彌散、氤氳著神秘因子,極大地提高了可讀性,展示了作者獨特的藝術旨趣與審美意蘊。

刻意打造魔幻色彩,作品開頭,顯然移植了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那歷史中的歷史,回憶中的回憶的手法,而將家族的記憶,通過回憶中的回憶,將家族盛衰興亡的隱秘內質,貫穿作品始終,通過家族盛衰興亡中,人性的困惑,導致衰亡的慾望的描寫,反思歷史、文化,審視人的生存狀態。

莫鵬舉、天奇這些主要人物,始終活動在莫村。自給自足的家族,內部的爆發與外部的擠壓共存,太婆這個家族文化的傳繼者,在幾乎靜止中,接受、思考、處理外界信息,做出判斷,以強有力的內驅力,操縱著家族,抵抗慾望對家族的負面衝擊。

由皇上賜予的「莫村」金匾和家族秘史,榮耀著家族,象徵家族的血統衣缽,具有靈魂棲居地與精神支撐的意味,體現著農耕社會宗法社嗣的基礎。莫氏家族內部的爭鬥,源於對家族榮譽、起源的強烈占有欲。人性因為慾望沉淪,慾望滋生野蠻和殘酷,導致仇殺連連,生命破碎,家族悲劇。

如果說莫鵬舉對家族天生的維護之心,對村人的關心同情,著重於精神層面,那麼莫鵬舉勃發的生理慾望,種下復仇的種子,最終被本家兄弟莫鵬昊殘忍殺害,又承擔了慾望之禍。殺戮的血腥瀰漫,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追逐慾望,毀掉的是莫鵬舉人生,更是整個莫氏家族。同宗血親間的敵視和復仇慾望,暗涵人類難以消彌和防範的最大困境。

作為生命的繁衍者和家族文化的傳遞者,母性掌管家族秘史,或許正是作者賦予党項這個民族的歷史承繼。

在整個家族成為廢墟,急需重建時,出現無欲的天奇的身影,似乎在昭示著精神與生理、善與惡、天使與魔鬼對立中的整合,體現著作者對家族史、對歷史、人性的獨特思索。

通過多矢向表現描繪經慾望勾連鎖合的強度各異的力量,闡釋人類悖論性的「慾望」存在,彰顯出《喧囂荒原》獨特的個性化核心價值與藝術意義。

文/高立 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3JAvW0BMH2_cNUgmh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