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賴上孫悟空了?30天2部「美式西遊記」上映,網友差評一片

2023-08-10   置身事內

原標題:好萊塢賴上孫悟空了?30天2部「美式西遊記」上映,網友差評一片

好萊塢動作電影折戟內娛市場,是暑期檔讓人喜聞樂見的事情。

吳京和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2》4天,截至8月7日中午12點時,票房賣了4億。

這個成績,在內娛市場的好萊塢電影中算是佼佼者了,但比起國際影星傑森·斯坦森和吳京的票房號召力來說,還是略顯單薄。而且這4億的票房,吳京貢獻了一大半。

被吹爆的《芭比》上映18天,票房只有尷尬的2.28億,不及國產動畫電影《長安三萬 里》票房的七分之一。

《碟中諜7》上映近一個月,票房只有3.39億,61歲的阿湯哥難掩疲態,廉頗老矣。

6月份時,好萊塢大IP《變形金剛》《蜘蛛俠》《閃電俠》的內娛票房均不理想,其中票房最高的是《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賣了6.54億。

這些好萊塢影片,先被陳思誠的《消失的她》按在地上摩擦,又被王寶強的《八角籠中》吊打,撲得一點水花都沒有。

除了國產電影票房碾壓好萊塢電影外,還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好萊塢電影似乎盯上了咱們「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30天中有兩部關於「孫悟空」的動畫電影上映,不但魔改亂編,還各種夾帶私貨,引起觀眾一片差評。

7月29日,一部名為《超級英雄美猴王:齊天兒》的動畫電影,在沒有過多前期宣傳的情況下,空降內娛院線。

這部電影的名字,就透著奇怪的「味道」。

「超級英雄」是好萊塢電影慣用的詞兒,「美猴王」咱們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明明是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偏偏起了個新名字「齊天兒」。

《西遊記》的使用權屬於公共領域,只要不侵害原著的著作權,影視作品是可以正常改編和發行的,為何這部電影非要給孫悟空改個「齊天兒」的新名字?

結果看完電影才明白,好傢夥,這部號稱給小朋友看的電影里,充斥著大量LGBT的內容和「昂撒人」的價值觀。

全片以彩虹色(LGBT群體的旗幟顏色)為基調,粉紅色的龍王成為「變裝大佬」,性別不明,還出現「美猴王」穿著「日本女式和服」的辣眼場面。

該片一上映,就被大量網友舉報要求下架,稱其是「二鬼子」拍的電影混進影院霍霍小孩子。

為什麼是「二鬼子」拍的電影呢?

《超級英雄美猴王:齊天兒》的導演有三位,其中牽頭引線的,是長著國人面孔但國籍不明的女性導演亓梅曉。

亓梅曉號稱自己在英國學了8年拍電影,但在「齊天兒」之前,她只有一部名為《拯救第365天》的電影作品。

查了一下,這部片子票房不足150萬,豆瓣評分只有3.1分。

另外兩位導演,都來自好萊塢。

一位是因執導過《恐龍》提名了第28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導演」的拉爾夫·宗戴格。在動畫電影領域,還算有一定名氣。

還有一位是來自迪士尼的迪克·宗達格,網傳這位仁兄早已「出櫃」,主要擅長創意,導演工作做得並不多。

亓梅曉曾表示,他們三個人苦讀了兩年「英文版西遊記」後,才寫出了「齊天兒」的劇本,並表示這部電影的初心,是「中國故事的國際化表達」。

話說得冠冕堂皇,乾的事情卻大相逕庭。

不但讓「美猴王」變裝穿上日本的「女式和服」,還將龍王搞成一團粉紅的玩意兒,關鍵這部電影的受眾,是心智和價值觀還不成熟的小朋友。

其用心何在,不得不讓人懷疑。

詭異的是,這部號稱投資過億,但其建模效果還不如幾十年前的網絡遊戲《魔獸世界》水平的玩意兒,是怎麼提名2022年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的?

這種影片,在內娛註定沒有市場,上映了10天,總票房不足500萬。

網友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LGBT請遠離孩子。

《超級英雄美猴王:齊天兒》還沒消停,又有一部講述「齊天大聖」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將於8月18日上線。

該片名為《美猴王》,製片人是大家熟知的周星馳,製作團隊來自好萊塢,導演是執導過《盒子怪》的安東尼·斯塔奇。

因為有周星馳的緣故,該片將上線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但看了預告片,大家發現這部《美猴王》,其實就是套了個「齊天大聖」的皮,內核還是好萊塢電影的那一套標準。

一隻猴子想成為超級英雄,儘管他擁有了強大的力量但這還遠遠不夠,為了獲得認同,他與一個又一個強敵戰鬥,最後在朋友的勸導下認識到,只有放下驕傲和好勝心,腳踏實地的幫助他人才是正確的英雄之路。

這種故事情節,看著是不是很眼熟?

漫威英雄,西方漫畫玩的都是這一套,如今將這個玩意兒套在了「孫悟空」身上,攪合攪合就成了一部新的動畫電影。

電影的畫風是好萊塢式的,片中角色的動作語言,也沿用了好萊塢卡通片的套路,誇張的肢體動作,自以為幽默的囉嗦台詞,已經和《西遊記》不沾邊兒了。

很難讓人相信,周星馳的製作水平,就這?

「美猴王」既沒有美感,也不霸氣,甚至它都不像只猴。

龍王搞成了「大灰狼」的模樣,長著兩隻觸角的孫悟空像只螞蚱。預告片中孫悟空四處耍帥,盡顯「油膩」,怎麼看都是一部平平無奇,但又想圈錢的作品。

想「躺贏」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將好萊塢的「皮」套在「孫悟空」身上就顯得有點拙劣了,

「美猴王」的人群基礎太廣,觀眾多多少少都了解。如此魔改對於東方觀眾來說,非常欠缺吸引力。

儘管周星馳監製的《美猴王》,思想內容是正向的,但如今好萊塢電影熱衷解構我們的經典名著和傳統神話,牽扯到了「文化解釋權」的核心問題。

當別人用他的話語,來解構你的歷史和傳統,那麼你的驕傲就是他所賦予的。

「美人魚」變黑,埃及豔后是什麼膚色,亞瑟王是男是女,如今都是好萊塢說了算,這種「用西方方式闡述其他種族文化」的入侵,帶來的影響是長遠而可怕的。

從人物,歷史事件,文化內核,甚至種族文明,好萊塢很擅長逐一解構,揉碎了再摻進去他們的價值觀,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認知。

所以有時候很理解六老師的那句「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的發言,哪怕是中外合拍《西遊記》,其主導權也應該掌握在咱們的手裡。

說回《美猴王》本身,儘管周星馳的名頭是監製,但以好萊塢的一貫尿性,估計周星馳就是個「打工人」,主要是為了溝通和協調各方,再借著周星馳在華人心中的地位,能讓該片的影響力更加廣泛。

總之,周星馳的這部《美猴王》不要把它當成《西遊記》看的話,還算是一部合格的動畫電影,但要代入《西遊記》,就真的很難評。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內娛觀眾對好萊塢電影的興趣越來越低,這說明隨著國內電影工業的崛起,國產電影的質量越來越高,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已經成為內娛電影的主流。

以前內娛電影市場曾被好萊塢電影霸占,為了保證國產電影的票房,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檔期集中上映國產片,俗稱「國產片保護月」。

如今好萊塢電影在內娛市場越來越不受待見,反而成了要被保護的那一個。

攻守之勢異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