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BASE:將「生物多樣性指標」和「綠色標籤」納入評價指標

2023-12-19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綠會BASE:將「生物多樣性指標」和「綠色標籤」納入評價指標

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於2023年10月18日發布了關於對國家標準《綠色產品評價通則》(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的函及通告,以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廣泛徵求各相關方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髮會、綠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BASE)積極響應號召,組織認真研究、討論,提交5條建議和意見,供其科學決策參考。以下為【建議四】和【建議五】。

建議四:建議【5.3評價指標要求】部分加入「生物多樣性指標」要求。

理由同建議一。在《綠色產品評價通則》的評價指標中,生物多樣性友好的要求應包括降低環境影響、避免棲息地破壞、採用可持續採購原則,確保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導致物種瀕危或滅絕。這一綜合性要求旨在推動產品生產環節的可持續性,減少對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確保人類活動對地球上多樣化生物的影響最小化等等。

建議五:建議綠色產品的評價指標中加入商品「綠色標籤」說明。

【理由】隨著進入生態文明時代,對於綠色產品方面的的法律、法規、標準等體系,建議進一步加大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建議,要發揮好商品的「標籤說明」,明確要求商品必須註明以上3個信息。

【具體建議】比如服裝、日用品,建議要求商品有標籤說明,其中須明確三個信息:(1)該產品在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回收原料的比例占多少;(2)該產品在使用結束後,有多少比例可以回收、進行再利用;(3)該產品的保修期

如果廠家被「標籤制度」激勵、希望提升自己的環境ESG上的表現,那麼他們就會將目光、原材料來源轉向回收的資源。長此以往,形成正向激勵,讓市場和消費者能識別出使用了可回收原料、且使用比例高的商品。

整理/Wendy 審核/Samanth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0372a7612550be96c0d54ae36b8c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