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評價非常複雜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家庭,是個典型的小鎮青年。李斯後來做了管理糧倉的小吏,也算是進入了體制內了。因為受到老鼠的啟發,他創立了「老鼠哲學」——人生選擇大於努力的哲學。在老鼠哲學的指引下,他做了人生的重大選擇,先是跟著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荀子學習儒家學說,後來和大學同學韓非子一起,在秦國實踐他們的法家思想,並審時度勢殘酷地害死了韓非子,成為秦國的丞相,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制訂了秦國的大一統的各項政策,為秦國的強大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斯是法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如果說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和理論家,而李斯就是法家學派的實踐者。在他的主持下,秦國廢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縣制,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基礎。他主張銷毀民間的兵器 ,什麼金銀銅鐵等金屬一律收歸國有,什麼菜刀鋤頭連實名制都不需要了,直接收上來銷毀。他主張文化的大一統,首先是焚書坑儒,把民間的諸子百家等學說,除了醫學等書籍一律燒毀;然後禁止私學,全面加強思想文化的統一。制定各種統一的規章制度,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
李斯實施的政治主張,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這是積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是嚴重限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斯也是中國文化思想的罪人。
李斯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也是悲劇的一生。他從一個普通的小鎮青年,成為秦朝的丞相,權勢熏天位極人臣,但是在秦始皇死後,在立天子的事情上,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受到太監趙高的威脅利誘,和趙高一起偽造遺詔,強迫公子扶蘇自殺,擁立傀儡皇帝胡亥為帝。但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趙高的算計,被腰斬於咸陽,三族皆被殺。
李斯在臨刑之前,完全沒了丞相的氣魄,他對兒子說,多麼想回到從前,與兒子牽著黃狗,在老家上蔡的原野上奔跑,現在是沒有任何機會了。這一點與後世的陸機陸雲在臨行前感嘆,再也聽不到家鄉的鶴鳴聲一樣,都是對往日的回憶和一生不堪的後悔。這一點,就絕對比不上魏晉時代的大名士嵇康,嵇康在臨刑前面不改色,還彈奏了一曲廣陵散,慷慨就死。
李斯的一生,是奉行老鼠哲學的一生,他的輝煌和悲劇皆來源於此。而老鼠哲學其實就是一種庸俗的選擇哲學,說白了就是如何混官場的哲學。
小鎮青年窮困潦倒,做個基層的小官,大概就是個糧倉管理員。也就是每天寫寫無聊的稿子,搞搞最無聊的形式主義,除了加班開會是真的,挨餓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像李斯這樣的小鎮青年,理想總是很遠大,也很文藝,在人生的起始階段,滿腦子都是詩與遠方。但現實總是那麼浮皮潦草荒腔走板。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老鼠哲學,他的人生自此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李斯在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廁所里的老鼠其實也很可憐,吃的是大便,有人來的時候驚慌失措趕緊逃走,連吃頓熱乎的都擔驚受怕。而李斯到了糧倉的時候,發現那裡的老鼠,幸福指數絕對爆棚,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吃的腦滿肥腸,看見有人來,一副若無其事反正你干不倒我的樣子。
努力大於選擇啊!李斯說。
李斯從廁所的老鼠和糧倉的老鼠不同的遭遇中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你的努力關係不大,和你的選擇密切相關。你想吃香的喝辣的,你就要選擇吃香喝辣的環境。這就像官場混圈子一樣。當年孫悟空在花果山當個猴王,混的再好也就是個動物園園長,後來跟著唐僧去取經,後來弄了個高大上的斗戰勝佛,這個和李斯的老鼠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後來宋朝的秦觀也是一樣,身負大才的他不去和王安石套近乎,反倒一生追隨蘇東坡,結果蘇東坡也不會站隊,搞得蘇東坡一被貶,秦觀就被貶。所以說,怎麼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裡混,怎麼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誰混。
這種庸俗的圈子文化,在封建時代,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溜須拍馬而身居高位者,也不知道造就了多少不懂潛規則最後懷才不遇甚至被殺的傻子。
其實,李斯信奉老鼠哲學,也和他所受的教育有關。李斯是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荀子的學生,和韓非子是大學同學。荀子雖然是儒家大師,但是荀子的思想,和孔子孟子的思想都不大一樣。孔子孟子追求仁義道德,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但人性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孔孟之道就是仁義之道,就是要自我提升道德的過程。而荀子認為人性就是惡的,就是人為了利益可以背叛、出賣別人甚至自己的靈魂的,所以,必須要用禮制來限制人性中的惡,這個禮制其實就是法治。
李斯跟著荀子學習,自然就接受了人性的惡的觀點。那麼一個人要怎麼樣才能擺脫惡呢?那就是必須有強力,以惡制惡。如何才能有強力,那就是看你如何選擇了。選擇道德,你就只能做個理想主義者,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人是不道德的;選擇惡,那你做一個冷冰冰的現實主義者,你要選擇合適的途徑,適應合適的環境往上爬,直到你位高權重,才能以惡制惡。所以,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如何精密計算如何選擇的過程,當然,就像孟子說的那樣,「出乎而者,反乎而者」,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李斯算計了韓非子,趙高算計了李斯,子嬰算計了趙高,項羽算計了子嬰,劉邦算計了項羽,中國歷史就是在不斷的算計中不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