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亞沙不是南牆,亞沙值得勇往

2019-07-30     亞沙賽媒體平台

還記得MBA入學的時候,我問自己:「如果要為這段非常之旅再添上一些難忘的色彩,有什麼是可以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裡完成的?」我選擇了參加亞沙

剪短了頭髮,換下紅裝,脫去高跟鞋,經歷嚴寒酷暑、風吹日曬和雨淋。自己在備戰亞沙賽近一年的時間裡,完成近1000公里的跑量,從一個跑步小白變成半馬跑進140的「業餘選手」。參加越野挑戰賽,穿梭於崇山峻岭之間,聽風聲呼嘯而過,體驗奔跑於林間的快感以及衝過終點的喜悅。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完成著蛻變,隊友們也將「茹哥」的稱號給了我。

原本以為,這些積累足以讓自己坦然面對3天70公里騰格里沙漠的徒步行走。然而,亞沙賽第一天,在跑出起點200米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騰格里綿軟的細沙吞噬著腳部力量,平路430(4分30秒完成1公里的配速)的配速在這裡只有1500(15分鐘完成1公里的配速)。身負睡袋、防潮墊以及常規補給,這些負重讓正常的跑姿無法維繫,矯健的步伐變得極為扭曲。一望無際寸草不生的沙漠以及正午頭頂的烈日消磨著自己的意志。沙海,讓自己無所遁形。

然而,就是這場耗時兩天半,行走70公里,與烈日為伴,與黃沙共舞的徒步挑戰賽,在讓我感受徒步的艱辛、衝線的激動、獲獎的喜悅之外,更是讓自己對一些看似簡單的人生智慧有了全新的感悟。

「選擇和誰一起登山,比選擇登哪座山更重要」

這句經典的名言出自吉姆·柯林斯,《基業長青》的作者之一。完成70公里的沙漠挑戰賽,我開始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茫茫沙海,人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偉大。如果一個人勢單力薄,那團隊的力量則銳不可當。

感謝三天比賽中,隊長健哥和副領隊楊迎為我開道,健哥更是替我們兩個女生背補給,在遇到高坡時拉我們上坡,並且時不時的為我們加油鼓勁。在沙地里,這些都意味著更多的體能消耗,也正是這些額外的付出讓健哥在第三天走完8公里之後,體能出現了大幅下降,在堅持走完全程衝線之後倒在了地上。還有楊迎,嬌小的身影走在我的前方,時不時將行走的信息傳遞給我,「潔茹,往右邊」、「走沒有腳印的地方」、「側身下坡」……可能是怕我聽不清,她還經常在前方打手勢給我。不止一次,我想著,如果自己帶著手機一定要將這些拍下來!楊迎的步伐輕盈矯捷、姿勢帥氣又美,也正是她的指引逐漸帶我走出了第一天不適的困境,逐漸找到了行走沙地的感覺,為自己注入了前行的動力。

還有C隊的夥伴們,除了完成三天33公里的比賽,還肩負著安營紮寨,為AB對提供保障的任務。最為關鍵的是,他們終點的守候成為我們參賽隊員奮力衝刺的動力!每次看到商學院的旗幟在龍門附近飄揚,我們就知道有隊友在那裡。終點的相擁,更是讓自己每一次都熱淚盈眶。是的,C隊夥伴們這種無私的奉獻是營地早已搭建起的一頂頂橙色的帳篷,是他們在醫療室外為你早已占好的位子,是幫你捶背揉腿,是當你在自責時他們給你的擁抱和安慰,是在每一次出發之時給你的加油和鼓勵!

魏院長作為本次沙8團隊的隊員與我們一同參賽,是我們的定海神針。

所以,當很多人問為什麼沙鷗獎的分量如此之重,答案就在於它是對亞沙團隊合作的至高認可!在這個團隊里,每個人都在付出,沒有抱怨,沒有退縮,沒有推諉,只有無怨,只有奉獻,只有為了共同的目標,攜手奮進,一起向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一群零基礎的人為了沙8聚在一起,誓言要拿下沙鷗。為了三天的比賽,AB隊的隊員堅持了近一年,累計里程將近23000公里,風吹日曬雨淋是家常便飯。大家還自費參加各種越野賽事,以賽代練。累積的里程記錄了我們按捺不住的激情,揮灑的汗水見證了我們止於至善的決心,也正是如此,讓我們體會到行穩致遠需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

三天的比賽也是如此。面對前兩天長距離的賽道,出發之後看著沙丘從自己的腳下綿延,望不到盡頭,急躁的情緒不由在內心升騰。「不要去想剩下還有多少公里的路,調整好呼吸,踏踏實實把眼前的每一步路走好,不要給團隊拖後腿。」我安慰著自己。邁開步子繼續向前走的時候,心裡為自己走過每一寸、每一步路叫好。這樣的腳踏實地,讓我忘記了路途的艱辛和時間的流逝,當我抬頭髮現已經能夠看到前方衝線的龍門時,五六個小時的路途就這樣走過來了。也許,這也正是亞沙賽極富魅力的原因,它考驗的不是一時的爆發,而是耐力和堅持,不光需要志存高遠,更需要腳踏實地。

第二天隊長健哥帶我和楊隊衝線。第二天的賽事很虐,虐到等候在終點的很多人為衝線的每一個人流淚。

「天道酬勤」

第三天完賽,我和楊迎相擁而泣,至於表哥,應該是在蹭擁抱吧:P

還記得第三天12公里,AB隊悉數完賽之後,我們很多人在終點相擁而泣。AB隊全員完賽意味著沙鷗入懷,我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也完成了歷屆上財沙友的夙願!可是,上天有時會給你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當頒獎台上的主持人公布沙鷗獲獎院校時,我們遲遲沒有聽到上財的名字,大家焦急地等在台下,直到曲終人散我們才回過神來,我們不是應該穩獲沙鷗的嗎?

沙鷗真的很重要,它是亞沙賽的至高榮譽,是對參賽院校團隊近一年辛勤付出和成績取得的高度肯定,是汗水和淚水的凝結,是團結和拼搏的見證!也正因為此,在以為沙鷗失之交臂的那一刻,我們很多人泣不成聲。

然而,我始終相信天道酬勤這句話。即便今天沒有獲取沙鷗,一群人,在準備亞沙賽、參加亞沙賽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定與執著,團結與奮進,這樣的精神足以讓我們每個人自帶光芒,所以,在我們的心中,每一位隊友都足夠的優秀,足以贏得沙鷗那份榮耀!

而事實上,組委會最後復盤賽事及時更正了錯誤,將沙鷗獎頒發給了我們。所以,當你看到這張大合影,你能想像嗎?其實台下早已沒有了觀眾,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隊友們早已歡騰成一片,而前排左四至六的我、楊迎和Apple,在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還在梨花帶雨。

領獎台上的夥伴歡呼雀躍,我、楊迎和apple還在梨花帶雨

其實,從亞沙賽中感悟的這些簡單智慧,放到工作、生活中也同樣適用。一個團隊要獲取成功,需要每一位成員、每個部門的分工與協作,將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到最好,不給團隊拖後腿,勇擔當、敢奉獻,才能一起走向成功。在人生旅途中,選擇與誰為伴,互相包容,取長補短地走過這段旅程所帶來的長久的回憶,或許比那年聖誕是在馬代還是長灘度過來更有意義。

每個MBAer都僅有一次亞沙賽A隊的機會,我把這唯一的機會獻給了上財沙8,很高興與一群戰友奮戰騰格里,並且創造了上財首個沙鷗的歷史!未來可期,希望更多的上財MBAer能夠加入到亞沙賽的隊伍中來,與強者同行,突破自我!

亞沙不是南牆,

亞沙值得勇往!

文/2018PF1周潔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uS-QmwB8g2yegNDaH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