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凱特布蘭切特的人,都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她,
稱她為:大魔王。
不認識她的人,只需稍微看一下她的電影,
你就會被她的一顰一笑而蠱惑,
自此成為她的裙下之臣。
提起她,完美、女王范兒這樣的溢美之詞太多。
但世間女神何其多,只有她,一直在自己的王位上屹立不倒。
只因她的那句:
「I am the master of my destiny.
Time will tell.」
1969年,凱特降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小康家庭,
本來在10歲之前,她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是在凱特10歲那年,
父親就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那天我出去彈鋼琴,父親在窗邊向我揮手告別,然後他就去世了。從那以後,我就像強迫症一樣,每次出門前都會向屋子裡的每個人親吻告別,即使是去街對面取牛奶也會如此。」
凱特的母親從那以後,
一個女人早出晚歸地打兩份工,獨自面對這艱難時世... ...
凱特也為了分擔母親的壓力,
她不僅學習更加刻苦,
還從14歲起就開始兼職打工。
所以凱特的青春,
幾乎都是在學習和打工之間來回奔波......
這樣的生活經歷,
也讓她變得更加堅強、獨立而且有主見。
高中畢業後,順利考進了墨爾本大學的凱特。
卻突然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沒有一絲絲猶豫,
她就決定轉投雪梨國立戲劇藝術學校。
事實證明,凱特當年果斷的決定無比正確,
1992年,
剛從戲劇畢業的她便參演了各類戲劇演出,
其中以莎劇居多。
在舞台上已有斐然成績的凱特於1998年出演了古裝片《伊莉莎白》,
憑著多年來積累的話劇表演經驗,
凱特的演技一路從內心柔軟的公主,
狂飆到霸氣側漏的女王。
在成功演繹了這個充滿複雜內心戲的角色之後,
凱特在國際影壇上一鳴驚人,
不僅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
還斬獲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也因此,
她成了《指環王》導演心中近乎完美的精靈女王人選。
在《指環王》里,
凱特用她的一顰一笑詮釋了什麼叫讓人屏息的優雅,
和不被時間所傷害的脫俗之美。
然而,
就在憑藉精靈女王一角紅遍大江南北後,
凱特並沒有把自己禁錮在高貴典雅的設定中。
而是緊接著拍了一部需要剃光頭的文藝片——
《疾走天堂》。
頭髮說剃就剃,
正當紅的凱特就這樣從女王秒變成了女犯人,
用光頭和泛著淚光的眼神告訴你:
什麼叫做一秒鐘入戲。
2005年,
凱特和小李子搭戲演了一個別人都不敢碰的角色——
曾經的熒幕女神「凱薩琳・赫本」
憑藉出神入化的演技,
直接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敢挑戰女神的經典扮相還不夠,
2007 年,凱特居然瀟洒地去反串了「最帥的男人」,
在傳記電影《我不在那兒》中扮演了傳奇音樂人鮑勃・迪倫。
女扮男相,毫不違和。
再到後來的《卡羅爾》中,
連演個穿貂皮的金髮貴婦,
都能給你示範什麼叫撩妹教科書。
當然,大魔王不僅只是在電影中「攻守轉換」隨意自如。
現實中,大魔王的女王氣場也是Max。
之前有個廣告,
大魔王就領著Emily Blunt和周迅,到處收人膝蓋。
2013年,在《藍色茉莉》里,
她演了一個從紐約上東區的名媛跌落社會底層,
面對老公出軌幾近精神崩潰的貴婦。
用「生氣時眼神都在發抖」的演技拿下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也晉升澳洲唯一一位拿到兩次奧斯卡獎的演員。
想霸氣的時候就霸氣。
「我man起來,全世界的妹子都會被我掰彎」
想賣萌就賣萌,並且你無法反駁:
小盆友問:「你想當公主嗎」「我就是公主陛下呀,寶寶你忘了嘛」
被問及是如何保養的,她更是耿直——
「睡覺、心情好、多喝水、多啪啪」
似乎在她的身上,你永遠都看不到任何負面情緒,
她猶如一個有靈性的獵手,無外乎外界的任何風吹雨打,
而是靜靜潛伏,
每當機遇降臨,都能迅捷出擊,緊緊抓住。
一如開篇她所說的,
關於命運,她從沒想過抗爭,但也不會妥協:
「我儘量不去想它,你怎麼能和命運抗爭呢?但如果你一味妥協,那你將會永遠淪陷在碌碌無為的命運里,再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