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孩子不懂表達、總搶玩具,大點再來吧

2020-09-04     育兒小米

原標題: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孩子不懂表達、總搶玩具,大點再來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個孩子,原本是一個家庭的寶,也許全家都哄著他,寵著他。長大一點後他要進入學校學習,會成為一個集體中的一分子,那麼,孩子要怎麼很好地融入一個集體呢,他需要什麼樣的品質與性格。

在微博看到一段聊天截圖,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寶媽在孩子幼兒園的班級群的小視頻中沒有看到孩子的身影,有點疑惑。於是找了老師溝通,老師和寶媽說這孩子不懂表達,總喜歡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說是自己的,老師教育了幾次也沒有作用,建議家長等孩子大一點再送過來,可以先去早教班。

這其實是明顯的勸退,因為孩子的不合群,而一個老師帶著一個班的幾十個孩子,對孩子的引導不夠。老師從各個角度說明了孩子應該到更合適孩子的班級去,比如早教班。但是評論區卻火了,一眼看過去,大多是對孩子和家長的批評,甚至用上了「自私」這樣的字眼。

有點為孩子感到傷心,他還只是一個什麼事情都不懂的孩子,但是轉念一想,也不是這樣的,「自私」這個詞或許嚴重了,但是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用這個詞評價他也不會過分。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好好引導了,特別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和行為管理方面,讓孩子真正融入到集體中去。

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

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

很多孩子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好大哭大叫,而後得到滿足,慢慢的孩子就不懂不喜歡錶達,有需求就通過不恰當的情緒來表達。

所以家長要注意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孩子情緒化的時候,家長耐心引導,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和孩子溝通,引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教孩子換位思考,這樣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一個孩子會喜歡搶別人的東西,這也是他同理心不足夠的一個表現,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培養他的共情能力,這樣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用相關故事或書籍教育孩子

想要全面地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最關鍵的還是有專業性實用性的東西讓孩子學習。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就是一套專業性、實用性與趣味性兼具的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與性格養成的繪本,這其中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在快樂的同時學會管理情緒。

同時這也是一本對家長起到很大作用的繪本,繪本中每一個小故事後面都會給到家長一個具體使用的方法,告訴家長要如何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的情緒有更好的發展。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家長也要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讓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樂觀開朗大方的好孩子。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s9EWnQBURTf-Dn55n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