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回擺」敘利亞,出爾反爾是何居心?

2019-11-05     蘭順正

作者:蘭順正

首發自:中國網

近日,美軍開始向敘利亞境內「回擺」。10月24日,美國五角大樓發布聲明稱:為保護敘利亞東部油田,美軍將向該地區增派武裝力量,包括15輛M1A2主戰坦克及500名士兵。而在10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美國將保護敘利亞油田,對任何奪取油田的企圖都將使用武力予以回應。埃斯珀說:「美國將繼續保護敘利亞東北地區的油田。伊斯蘭國恐怖組織頭目巴格達迪活著的時候,這些油田是恐怖分子的資金來源」。

眾所周知,在前一階段,為了給土耳其發起的「和平之泉」行動讓路,美軍拋棄了自己的盟友庫爾德人,在一片罵聲和「土豆雨」中頗有些狼狽的撤離了敘北部地區。可就在國際社會以為敘利亞局勢即將進入「後美國」之時,美軍的出爾反爾讓人摸不著頭腦。仔細分析,美國這樣的行為也反映出自身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患得患失。

近年來,美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從敘利亞撤軍爭論的相當激烈。早在2018年,主張從中東地區收縮的特朗普就曾宣布要從敘全部撤軍,但是隨即包括時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內的美國高層對此都表示反對,而在當年年底據美國民意調查機構拉斯穆森報告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47%的美國人表示不贊同總統特朗普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

無疑,國內強大的阻力讓特朗普的撤軍計劃陷入拉鋸,一時間美軍難以從敘利亞脫身。但是今年10月初土耳其打擊庫爾德人的行動讓特朗普看到了機會,由於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的決心很堅定,而美國又不想失去土耳其這個重要的盟友,所以特朗普就可以「為土耳其讓路」為由,壓制國內的「反撤軍派」,讓相關地區的美軍順利撤出。

但是隨後的時態發展超出了美國的預料,本來美國認為,敘北部必將陷入持續的動亂,除了打擊庫爾德人,土耳其也可能和敘政府在此地有一場大的戰役,甚至會把俄羅斯也牽連其中,所以美國的及時抽身是明智之舉。但事實證明敘北的混亂並沒有持續過久,在俄羅斯的斡旋下,各方很快達成了協議各取所需,最先跑路的美國反而顏面盡失。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內「反撤軍派」開始再次抬頭並向特朗普施壓。如在當地時間10月16日,美國眾議院以354票對60票的壓倒性優勢,通過了一項決議,反對特朗普下令從敘利亞東北部撤軍。面對窘境,特朗普不得不把剛抽出敘利亞的「腳」又伸回來。

一方面,特朗普厚顏聲稱敘北部恢復和平是自己的功勞,並隨即對IS領導人巴格達迪發起「斬首」行動,以期重獲影響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又將部分美軍派回敘利亞,以「部分撤軍」的方式給國內的反對者一個交代。

此次特朗普讓美軍重新占領敘利亞油田,除了向國內妥協外,也有著其他的現實考量。

首先美國可以充實自己的「錢袋子」。據《華爾街日報》21日報道,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主張控制和出售外國資源,稱這有助於美國為海外的軍事部署埋單。他此前還抱怨說,2003年美國攻入伊拉克後,竟然沒有從伊拉克獲得石油。報道稱,特朗普還建議由美國公司接管位於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地區的油田。由於目前東部油田是敘利亞的主要經濟來源,每年生產高達一百多億美金的石油,因此如果被美國控制,那麼自然會給美國帶來豐厚的利潤,無怪乎俄羅斯會指責美國是「國際土匪行為」。

同時,已經千瘡百孔的敘利亞未來重建需要巨額的資金,而石油會成為重要的資本,一旦這裡的石油被美國掌握,等於直接卡住了巴沙爾的經濟命脈。而且在敘利亞保留「釘子」也便於美國繼續操控庫爾德人,雖然現在庫爾德人憎恨美軍的背叛,但庫爾德人的選擇也不是太多,在強敵環視之下,庫爾德人想要立足仍然只能倚仗美國的支持。因此,在多數美軍已經撤離之時,少數美軍對於敘北部油田的占領可以起到讓美國繼續對敘局勢發揮影響力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mGZQG4BMH2_cNUg8G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