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進行時】刑警的N個戰「疫」身份

2020-03-10     平安吳忠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公安民警勇挑重擔,不分晝夜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鹽池公安刑偵大隊民警、輔警衝鋒在前、身兼數職,幫助群眾解決最急迫的問題,演繹著一個個警民同心守望互助的感人故事

快速反應,干起「醫生」老本行

「警察同志,太謝謝你們了……幸虧有你們幫忙,要不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張女士眼含熱淚說道。

3月1日清晨,在醫學隔離點執勤的法醫張劍像往常一樣在對群眾進行體溫測量,他突然聽見隔壁房間的張女士喊:「快、快……來人啊,我老公的哮喘病犯了……」

張劍是刑偵大隊的一名法醫,入警前是一名急診科醫生。聽到有人呼救,出於本能他每根神經都緊張起來,此時張女士的丈夫王某呼吸急促,張劍立即對身邊的同事說:「先打120,開窗通風,趕緊找他平時帶的哮喘藥……」在張劍從容淡定的處理下,王某的呼吸逐漸平穩。

張劍也是一名細心的警察,對每一位隔離的群眾他都會有自己的一本「帳」。他會隨身帶一個小本子,上面記滿了隔離醫學點留觀人員的行動軌跡和身體、心理狀況,張劍說:「只有自己工作做到位了,才能隨時處理突發情況。」

回家路上的「接機員」

「剛下飛機累不累?我登記一下身份信息,先測一下體溫,等下我們統一安排上車回鹽池。」

「大媽,行李給我,我幫你提。」

……

在河東機場防疫檢查點,這是執勤民警任學山與群眾的日常對話。任學山負責河東機場防疫檢查點外地返鹽人員的「接機」工作。對每一位從外地回鹽池的群眾,他都耐心的詢問登記,對群眾做好體溫檢測、隨行物品檢查工作,緊盯每一處細微環節。

二十多天的駐守,任學山從未抱怨過一句,但說起14歲的兒子時,他微微皺了一下眉頭,「不知道兒子最近網課聽到怎麼樣了,等疫情過去了好好陪陪他吧……」

奔波在路上的「快遞員」

「這小伙子心腸熱,又勤快。」這是王大媽對值守利通區回聚苑隔離觀察點輔警薛強的評價。

薛強和很多退伍軍人一樣,退伍後他選擇了警察行業,他懷著一腔熱血投身於刑偵工作中。「我想上一線!我想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群眾,和祖國一起挺過這次難關!」面對疫情,他毅然請戰。

面對群眾的求助,薛強會想盡辦法幫助解決。他每天都會到隔離群眾的房間逐一進行身份信息核對、體溫測量。有些被隔離的群眾產生煩躁的情緒,他會耐心的和群眾交談,疏導群眾的負面情緒。

二十出頭的薛強,是孩子的父親,更是年輕妻子的依靠,但他舍掉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到「疫」線中。他說:「很想念妻子和女兒,前天妻子打電話說女兒會爬了,我真想回去看看她。」

大隊長當起了「宣傳員」

「任教、趙莎趕緊把宣傳材料拿上跟我去社區宣傳,最近群眾在家接觸網絡的時間多了,電信詐騙也多了。」急性子的刑偵大隊大隊長張廣茂是絕對的行動派,干工作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

2月19日,張廣茂帶領偵查員通過對涉案帳號進行資金流追查、積極串並等工作,破獲1起口罩詐騙案,涉案金額達25萬元。他說:「我最擔憂的是關乎民生的盜竊和詐騙案,疫情期間騙子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們既要加強打擊力度,也要充分發揮宣傳作用。」

於是張廣茂帶領民警對轄區群眾進行「揪耳朵」式的宣傳,在入戶排查的同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居民講防範電信詐騙的方法。

為了讓群眾記住防範辦法,他還自己總結了「六個一律」、「八個凡是」防詐騙順口溜。

「經過民警這麼耐心的解釋,我明白了現在電信詐騙的方式,我要加強防範,並告訴我身邊的人,不要上當受騙。」花園社區一位群眾說到。

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請出示身份證,接受體溫檢測。」青銀高速鹽池高沙窩西檢查站民警藺銀偉對駕駛員說。「測體溫、查證件、登信息……」這樣的動作他每天都要重複幾百遍。

青銀高速作為重要的交通幹線,車輛過往頻繁,藺銀偉已連續二十多天堅守在疫情檢查站,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

因為檢查站離家較遠,調班休息的時間短,他就用四把椅子、一塊木板搭起一張「椅子床」,索性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面對複雜艱巨的防控工作任務,藺銀偉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從來不會馬虎,因為他記得肩上重大的責任。

這些破案攻堅的行家裡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毫不畏難退縮,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溫情勸導、熱情服務,用心用情守著「疫」線安康。

疫情無情人有情,為民初心永不變,這顆不變的初心,築起了警民之間的連心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hU8zHABgx9BqZZIJL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