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當官有很多個途徑,有科舉制,也有舉薦制,還有世襲制。今天我們說的這位,他從7歲就被皇帝封為四品官員,有自己的專車,職權也大,而他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其父親在戰場上犧牲,皇帝為表彰他的功勞,在給了這個官職。不過對於這個決定,沒有一個人曾表示不公平,反而都在議論,皇帝此舉太過小氣。那麼他的父親到底立下了多大的戰功呢?
此人名叫南承嗣,和著名詩人柳宗元是好朋友,他的父親名叫南霽雲,是唐玄宗時期的一員大將,安史之亂就是令其犧牲的一場戰役。至德二年,江淮流域的睢陽城門前,十幾萬叛軍已經聚集在這裡,眼看著就要有一場大的戰事爆發。而南霽雲就是守衛在這座城門口的將領,當然除他之外,還有另外i的幾人。彼時的唐朝,李隆基已經跑路避難,洛陽和長安也都已經被攻陷,唐肅宗還在指揮著各路人馬作戰,而我們說的「至德」也就是這位皇帝的年號。
睢陽城地處大運河中段,是唐朝軍隊用來捍衛整個流域的最後屏障,一旦這裡失守,丟掉的不僅僅是一座城池,而且軍隊的供應等都會被敵軍切斷,到時候這些叛軍就能長驅直下,就算是大羅神仙來了,也沒辦法挽救李家的唐朝了。叛軍人數幾十萬,而守城的士兵卻只有7000左右,這還是已經合併之後的人數。由於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因此叛軍也並沒有將這座城當回事,可是打起來卻發現吃力得很。
張巡手下的士兵訓練有素,南霽雲等大將又英勇無比,別看人數不多,但是他們在守城的時候,還能抽空子去突襲敵人。南霽雲就曾帶領著幾十人的隊伍,偷偷殺到對方主帥帳前,差點將其活捉。經過幾輪對戰,叛軍都知道,對面守城的人中有一位猛將叫「南八」,這指的就是南霽雲,因為他在家裡排第八,所以有了這個稱號。南霽雲不僅會帶兵,箭術也超群,叛軍頭領曾在戰鬥中離城近了些,就被南霽雲射瞎了一隻眼。
後來叛軍開始圍困這座城,眼看著幾個月過去了,補給沒有,糧食也早就吃光,南霽雲選擇帶人去搬救兵,可是臨淮的守將任他怎麼說就是不出兵,最終睢陽城十個月後失守,36名主將拒不投降,全部遇害,雖然他們為郭子儀贏得了時間收復了長安,可是令人最為難受的是,睢陽失守三天之後,大軍趕到,並且很快又將睢陽城奪回,而南霽雲等眾將卻沒等到這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