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如何賦能高端製造?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濱海灣碰撞火花

2023-12-09     搜狐城市-東莞

原標題:人才如何賦能高端製造?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濱海灣碰撞火花

12月8日下午,2023灣區高層次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濱海灣新區舉辦,為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科創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機會。

本次論壇是「2023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暨人才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由東莞市委組織部、東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東莞濱海灣新區管委會主辦。 現場, 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專家學者、創新企業代表、新型研發機構代表等100多名高層次人才齊聚一堂 ,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對話, 促進大灣區高層次人才交流融合,探索新的人才發展機遇和合作模式。

先進位造基礎+戰略機遇

濱海灣引才聚才優勢顯著

「東莞有五張名片,分別是近代史開篇地、國際製造名城、創新型城市、潮流東莞、籃球東莞。」東莞市科學技術局四級調研員區合笑向在場企業代表、人才介紹東莞的城市發展環境和機遇。她表示,濱海灣新區是環珠江口「黃金內灣」的重要節點,東莞全力支持濱海灣打造大灣區科創製造開放合作典範,助推濱海灣產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發展。

啟動資金支持、人才個稅獎補、住房交通補貼、教育醫療保障…… 濱海灣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總經濟師蕭愛蓮從平台戰略機遇、區位交通條件、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生態基礎、優惠政策支持、高品質城市配套等六個方面圖文並茂地分享了濱海灣的發展環境。「新區一直致力於 人才集聚平台載體建設,為高層次人才發展提供優質的舞台。 未來5年,我們將安排不少於10億元的專項扶持資金,助力各類人才在新區創新創業。」

引才、留才、聚才、育才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東莞要通過建設高水平大學,開展人才自主培養、自主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才能推動製造業升級轉型、做大做強。」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景深提到,大灣區大學正是東莞在聚才、育才方面的全新機遇,而大灣區大學(濱海灣校區)依託區位交通優勢和雄厚的先進位造業基礎,能夠有效吸引港澳高校的理工科創新人才,深度開展產學研用合作,推動創新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

「東莞上下游產業鏈完善、對市場需求反應快,企業到東莞發展僅兩年便得到了快速發展。」廣東英瑞沃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艷提到,公司以裝備製造為主要賽道,環境對於留住高端人才至關重要,企業對於優質空間有著強烈的需求。「濱海灣新區的區位優勢明顯,期待未來能在這裡看到工作、生活、消費一體化的現代化產業園區。」

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

行業專家學者交流對話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來自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和企業代表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等形式進行交流探討。

大學培養的人才如何能助力科創強國?吳景深結合AI時代的知識創新的到來、雙循環戰略下東莞先進位造業「騰籠換鳥」與轉型升級等經濟發展背景,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培養體系為例,提出以交叉學科、產教融合培養創新人才,通過構建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推動人才在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深圳市人才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創新人才促進會副會長王福謙通過對比分析廣州、深圳、香港以及東莞四個城市的優勢,從支柱產業細分賽道選擇、營商環境、人才引進系統化工作、區域聯動等方面,對東莞和濱海灣人才高地建設提出建議。

「濱海灣新區雖然『年輕』,但它起點高,以世界眼光做規劃,未來的配套建設會更加完善,有足夠的的優勢吸引人才。在招才引智方面,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強化與廣深港等城市的合作共建、資源共享,重視人才增量、開發人才存量。」 王福謙提到。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楊晶磊則以新材料產業為例,分享了大學創知、創新、創業的「三創」邏輯與大灣區綜合型人才培養的思考。

如何有效統籌利用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融入製造業,高端人才是如何助力企業實施產業升級戰略……圍繞人才與產業發展等問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5位嘉賓以圓桌對話的形式進行交流。

在項目路演環節,廣東英瑞沃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艷,廣東東莞市科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豐,澳門科技大學理學博士、助理教授王文霄分別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成果。

「本次活動讓我們了解到高層次人才的想法和需求,在以後與企業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更加針對性地提供有效的服務。」參會企業代表東莞正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澤昆表示,希望有更多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團隊、高層次人才、專家關注濱海灣科興科學園,來這裡享受一流平台服務、體驗一線海景辦公環境。

來源:東莞濱海灣新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17145f947657b349a23695f40612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