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真是一個寶藏,難怪遊客紛至沓來,我就喜歡去這些地方探秘

2023-09-21   一路南風

原標題:揚州真是一個寶藏,難怪遊客紛至沓來,我就喜歡去這些地方探秘

提起揚州,你想到什麼?

是「二十四橋明月夜」,還是「二月明月是揚州」。

現實中的揚州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寶藏」,早在隋唐時期就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八方商賈鍾愛之地。

揚州既有瘦西湖、大明寺、東關街,也有個園、何園等古典園林。

了解揚州,從各種博物館開始。

漢陵苑

對於我們這些遊客來說,漢陵苑是個非常神秘的地方。

這裡是埋葬西漢第一任廣陵王劉胥和他的王后的陵墓,是全國罕見的大型墓葬之一,算起來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採用名貴的 楠木作構件,每塊企口堅固細密,宛如魔方,只要放錯一塊,就很難復原。

劉胥是漢武帝的兒子,人不算聰慧,但 體魄壯健,能舉大鼎,也能空手和熊、野豬等猛獸搏鬥,漢武帝覺得他不太靠譜,並沒有選擇他當繼承人,不過 劉胥一直有登上帝位之心,武帝在世的時候就對他的小九九頗有猜疑,一直提防著他。

那個時候, 劉胥表面上尚且安分守己。漢武帝去世後,劉胥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慾望,後來因為詛咒宣帝之事被發覺而自殺,就連封國也被廢除了。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身為皇家子女,註定很難享受到毫無雜質的親情。

廣陵王墓旁邊是王后的陵墓,規格雖然小一些,但比起普通達官顯貴的墓葬坑已經大了很多。

王后墓和 廣陵王墓同屬 「黃腸題湊」葬制,出土文物300多件,建造此墓據說開鑿山石3萬多立方米,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由於年代久遠,相關資料不像明清時期的墓葬那麼清楚,很多東西都充滿神秘感。

揚州雙博館

揚州市另外一個必打卡的是雙博館。

這裡是國家4A級景區,乍一聽名字有點懵,其實就是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二合一組成的博物館,文物和介紹涉及揚州的方方面面。

自隋唐開始,民間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

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在揚州置總管府,隋煬帝即位後,揚州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陪都。隨著大運河的貫通,揚州的經濟、文化一飛沖天,把它比作現在的上海一點也不為過。

唐朝安史之亂後,朝廷的財政格外依賴江淮,揚州成為長安、洛陽兩京之外最繁華的地方,益州(今成都)次之。

揚州雙博館設有多個展廳,包括 館藏 明清書畫廳、國寶廳、揚 州古代雕刻廳等。

這座城市從隋唐時期一直繁榮到清代,猶如「地球村」,在展館可以看到各種人物的雕塑。

揚州的其中一個代表人物是唐朝的鑒真和尚,他曾東渡日本,將大唐文化傳播到異邦,彼時很多外國人都對唐王朝無限嚮往。

大多數人逛博物館都有偏好,我最喜歡的是國寶館,令人意外的是展廳里僅陳列一件展品,即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此瓶是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代表了元代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於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已經不能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了,要出動「無價」兩字。

到芍藥園子欣賞一場傳統演出

揚州是個風雅的地方,飯後聽曲、遊園是不錯的選擇。

在悠悠古琴聲中,在婉轉小調中,仿佛穿越了上千年。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茉莉花》竟然由《鮮花調》改編而來,《天涯歌女》的出處也在揚州。

在芍藥園子邊喝茶,邊聽曲,感覺美妙。

夜遊個園

出了芍藥園子,一路走到個園。

個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和細膩,又多了幾分江北的硬朗和豪氣。

以前游過個園,只知道這裡四季景致迷人,竹子眾多,沒想到夜景如此夢幻。

剛走進個園,就聽到悠悠的琵琶聲,循聲而至,但見亭台樓閣、假山池水、四季花木自成一格又自然融合。

身在古色古香的環境中,不擅風雅也風雅。

個園是清代園林,這個時代的古典園林在設計上更加奔放。

後記

揚州游幾天較合適?我認為三天到五天比較理想,除了市區的經典景點,高郵等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也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