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平台期都會說:我不是學英語的料,我不適合學;英語太難了,我只能放棄;一位學生泛著淚光說:我學了10多年英語,從小學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還是沒有學好。
還有人問我,記得有一次開車回長沙,載的順風車乘客,她是一位服裝行業從業者。
一臉地「羨慕」我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不是有好的方法,能記住那麼多單詞,發音,是不是有什麼訣竅。
「訣竅」一詞很有意思,很多人把它和捷徑劃等號。
01
講真的,G哥學英語,和很多人一樣,都是咬牙堅持過來的,我沒有天賦好,當然智商沒有高多少。
甚至長期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很愚鈍的一類人,你知道,學校里有一類人:他們不管怎麼努力,成績的提高速度慢到太容易讓他們想放棄。我就是這類人里的代言人。
雖然我沒有測試過我的智商,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普通人的智商差距並不大的,100以上都算正常,120以上的人只有2%,140以上就是超智商了,110就算聰明了。
學英語根本拼的不是智商,學英語都要拼智商的人,只是在巧妙地表達他的無助罷了。
因為,怪罪於智商-這個我們天生的能力,或者我們把控力很小的因素,我們會舒服很多。
02
再來說天賦,學英語有沒有天賦一說?
當然有,之前看到過的一個TED演講里,美國小伙Tim Doner的人生只能用「開掛」二字來形容。
他13歲自學希伯來語,14歲自學阿拉伯語,16歲就掌握了跨漢藏、印歐等多個語系的20種語言,並憑藉著驚人的語言學習能力還受到《紐約時報》的獨家專訪。這有方法,有努力,但是更多是天賦。
我教的學生里有人學播音主持,有學生學美聲,學音樂,這類學生在口語學習上,更加容易上路,對發音的技巧掌握更加快,說英語的節奏感也更好;
還有一些學表演類專業的學生,他們在說口語的時候,語言表現力上就占有一些優勢,說英語更能夠跟上老外的抑揚頓挫;
還有學生學一些文科的學生,邏輯能力很強,對語法很句子結構的分析就相對上手快些。
而且不只是語言方面,其他方面也是一樣。
有人唱歌天生音準,有人寫書法一開始就握筆不抖,有人一開始打球就彈跳高人一大截,武俠故事裡面男主角經常被稱作:筋骨奇特,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
是的,我們在英語學習上存在天賦的差異,毫無疑問。
當我看到那些天賦凜然的學生的時候,像看到」寶"一樣,又欣喜,又自豪,還要感嘆一番,我感受到說「筋骨奇特,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練英語奇才」這句話的人的感情。
可是,天賦一不小心就會起反作用,免不了有太多人依仗著天賦,並不能踏實下來學習,很多天賦好的人能夠快速入門,突破也很快,但是後期提升期,一遇到瓶頸,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或停滯不前,或是浮躁不安。
到最後,學有大成,成為」大家「的少數里,天賦好的往往就更少。
03
我卻分明可以看到那麼多說好英語的人,他們並不是具備」天賦「,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他們只是踏實地,不問太多地努力著,這有時候在某些「天賦」持有者看來,是一種「傻」。
當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成的時候,再去強調天賦,跟找藉口沒區別。
所以慢慢的,在學英語方面,天賦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因為已經有太多普通人做到了。
而且會有更多人繼續更加容易的做到,看看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學習方法,遍地的學習機構,更豐富的語言環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人讓自己的小孩更早接觸到英語,英語方面胎教都有了。
要考慮天賦的因素,但你會發現那只是在某些特殊職業和項目上。
比如「中國特種兵選拔條件嚴格 淘汰率超五成」,我們看到的是條件苛刻,其實,天賦在其中的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還從一位要做空軍的學生那聽到:空軍招飛淘汰率平均80% ,做全面檢測要耗時3天;
2009年從全國20萬女學生中選拔的22名女生開始接受戰鬥機培訓,最後只有6人順利完成學業。
22人就是這20萬人里最有天賦的一批,而最後6人的成功就是天賦和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學英語上,如果我們再去強調智商,過多拼天賦,真沒那個必要。
把專注力放在,學習本身上,堅定如初,加上持續力。就像圓規畫圓一樣,中間的點不能變,心不動,腳持續地走,就會是一個個漂亮的圓圈。
本文整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emWkW4BMH2_cNUgeW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