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旅行,走進江西宜春,開啟一場小眾卻特別的旅行,宜春的樟樹,歷史悠久,文風昌盛, 因樹得名,因酒立市,因藥揚名,因鹽聞世,樟樹的藥商遍及天下,故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到樟樹不齊的說法。樟樹藥業歷史很悠久,始於漢晉,成於唐宋,盛於明清,在如今,在現代的中國,依然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這次我的宜春樟樹旅行,參觀了兩個博物館,裡面用圖片和文字的翔實資料,介紹了樟樹中醫藥的發展史,也是中國中醫藥的發展史,這兩個博物館,分別是樟樹市博物館和樟樹中醫藥博物館。
樟樹中醫藥博物館
中國的醫藥博大精深,從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我們就知道,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歷經了漫長時光的打磨,依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夏天旅行,走進樟樹中醫藥博物館,去深度了解中醫藥的知識。
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到樟樹不齊,樟樹是一個低調而底蘊深厚的小城,樟樹的藥材在中國享有盛名,時間可以追溯到 三國時代,當時在樟樹便有藥材攤販擺攤賣藥,到了唐朝以後,唐代辟有藥圩,宋代形成藥市,明有「藥碼頭」之稱,清為南北川廣藥材總匯之所,歷經近2000年發展,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生產體系,如今我們在樟樹中醫藥博物館,可以沿著歷史的脈絡,去感受一下樟樹中藥材的發展史。
對於中藥材我一直覺得很神秘,這次在樟樹中醫藥博物館,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藥材,有的是我們平素都可以看到的,有的卻聞所未聞,讓人打開眼界,我覺得這裡真的太適合親子旅行了,每一種藥材不僅可以親眼所見,在藥材的旁邊還有十分詳盡的介紹,讓我們了解這種藥材的藥用價值和針對那些症狀有效,這樣的學習方式,可比只是看書要直觀的多了。
看著很多以前只是聽說過的中藥,展示在面前,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而且好多種藥材名字都特別好聽,樟樹中醫藥博物館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中醫藥博物館。館內通過傳統展示與高科技的有機結合,採用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動漫展現、互動參與等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樟樹悠久的藥文化歷史和樟幫藥業發展歷程,給我們帶來了一場中醫藥文化盛宴,在這裡參觀是一件充滿了趣味性的體驗。
中醫藥博物館內展出 2000 千餘件中藥材標本,包括部分「新、奇、特、珍」中藥材,種類囊括了動物標本、植物標本、礦物標本等,極具科普、觀賞性,漫步其間,我們彷佛來到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對於中國的中醫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親子旅行來到這裡,寓教於樂,一定會很有收穫。
樟樹市博物館
每行走一座城市,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過往歷史和民俗風情,最快捷的方式莫過於走進當地的博物館了,這也是我行走了很多城市,不管走到哪裡,都喜歡去當地博物館的原因。樟樹市博物館的設計很巧妙,外觀流暢大氣,位於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廣場路35號。
樟樹有著藥都的美譽,樟樹的藥市歷史悠久,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始於漢晉,成於唐宋,盛於明清,走進樟樹市博物館,走進這座小城的千年歷史。
樟樹市博物館很大,有11000平方米,走進來感覺博物館十分安靜,在這樣的氣氛中安靜的穿梭在歷史之中,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博物館有《樟樹五千年》展覽、《工商雄鎮》展覽等,值得我們細細觀摩。
博物館旅行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和古老的文物對話,和一座城市的歷史對話,目前,樟樹市博物館有藏品文物總數14000餘件,藏品類別有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木雕、金銀器、牙雕、名人字畫、古籍拓本、絲綢織品、石碑刻等,藏品之豐富,還是讓我覺得十分驚艷。
樟樹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江西省中部,這裡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之稱。古往今來,樟樹走出了很多名人詩人,三國東吳名將聶友,南宋史學家,文學家徐夢莘,,元代詩人,與虞集、楊載、揭傒斯齊被譽為「元詩四大家」的范梈,都是樟樹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江西撫州人,卻出生於樟樹,歷史上都有記載。
樟樹因樹得名,因酒立市,因藥揚名,因鹽聞世,樟樹市岩鹽資源比較豐富,占全省儲量95%以上,居全省首位、全國第四位,在博物館內,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張很經典的圖片,上面寫著:熱烈歡呼,我省第一個鹽礦勝利出鹽。
樟樹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通過參觀博物館,我們可以感受到樟樹悠久的發展史,漫長時光中沉澱的文化精華,以清晰的圖文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沉浸在歷史的滄桑變遷中,去沉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