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命先養肺,肺好百病消!春季清肺潤燥,這5件事不可少

2020-03-19   從頭到腳談養生

中醫常講,肺為嬌髒,與外界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氧氣交換,最易受傷。但肺主一身之氣,全身血液也流經於肺,又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長時間受損,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全身遭罪。



春季一到,不少人就出現了免疫力降低,體質變差的情況。常有疲勞乏力、精神不濟之感,晚上睡覺易手腳心發熱,早上睡醒口乾、喉嚨癢,還有咳嗽、鼻塞、便秘、腰酸、少氣懶言、氣色差等症,甚至一些年紀較大的人反覆出現呼吸道疾病。

其實,這些都是肺氣陰虛的症狀!

肺部不好,通常會有5種表現,你中招了沒?


1咳嗽



咳嗽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常由感冒引起,分為外感和內傷。

外感咳嗽,病程短,兼有怕冷、發熱、頭痛、身痛、鼻塞、無汗、脈浮等症狀。

內傷咳嗽,常在外邪後發作,病程長,伴有痰濕、氣火、陰虛、氣虛等病症。

2喘

喘,常表現為呼吸急促、易喘息、氣短,由肺部氣息的升降出入失調引起,分為實喘、虛喘。

實喘,由外來風寒等引起痰濁阻滯,引起肺臟功能失調。急性發作時,呼吸深長有力,氣粗、喘息聲高,脈數有力。

虛喘,由久病體質虛弱,肺功能減弱所致。病程長,病情時輕時重,呼吸短淺,氣怯聲低,脈來微弱。

3痰

痰,包括咳出來的痰,以及感覺有痰在咽喉難以咳出。

若是外感濕邪造成的痰,也就是氣候造成的,比如:風寒、痰熱、風燥等,病程較短,症狀明顯。

但若是內傷之痰,大多是久病患者,病情反覆,可能伴有肝火、氣虛、陰虛等症。

4失音



失音,主要指聲音嘶啞,甚至發不出聲,也分為虛、實兩類。

實證,一般都為外感時邪後阻遏了肺氣,造成會厭處開合不利。病發突然,常伴有風寒、風熱等症。

虛症,多發於年老、體弱、多病、畏寒肢冷的患者,因肺氣不足而造成聲音嘶啞,氣息低微。

5咳血

咳血,指邪熱灼傷到血絡後溢出了血,或陰虛火旺而灼傷肺絡所致,也常分虛、實兩類。

實熱證者,熱比較重,咳痰帶血,血色深紅,或咯血量多。

屬於虛者,常為陰虛所致,也就是津液不足,造成乾咳痰少、痰中帶血、血色鮮紅,時作時止。

春季清肺潤燥,這4件事不可少

1、多喝白開水

肺是人體與外界直接發生空氣交換的器官。如果空氣較為乾燥,則非常容易容易通過空氣丟失大量的水分,因此,會導致肺粘膜出現乾燥的情況。此時,肺黏膜的屏障能力會大大降低,對細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會減弱。



因此,我們平時要多喝水,這是補充體內水分最好的辦法。在春季,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每天要多喝500毫升左右的水。如果感覺特別乾燥,可以將開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天3次,每次10分鐘,可以迅速緩解肺部乾燥的情況。

2、多吃養肺的食物

銀耳:又叫白木耳、白耳子和雪耳,不過,只有質量上乘者才能稱之雪耳。銀耳鮮品不僅柔軟而且有彈性,而干品則不僅薄而且脆。它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滋補佳品,還有扶正強壯的功效,它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因此有「窮人燕窩」的美譽。銀耳有非常好的養肺作用,功效比雪梨還要好。

山藥:



是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的食物,不僅營養豐富而僅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低廉,有「神仙食」之稱。山藥性平,歸脾經、肺經和腎經,有很好的養肺、補脾、生津的作用。此外,山藥中還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可以滋養皮膚,修護胃粘膜,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黑木耳:有非常好的潤肺作用,對於長期抽煙,經常喝酒應酬和受到電腦輻射的上班族,以及經常接觸有害化學氣體的人群常吃黑木耳有非常大的好處。中醫認為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潤肺,益氣和活血等功效,特別是清肺效果非常明顯。

3、經常開懷大笑

樂觀的心態是健康的基石,對於養肺來說,經常開懷大笑是既廉價又有效的好辦法。對人體的呼吸來說,肺的容量越大越好。而經常大笑能夠擴張肺部,增加肺的氣體容量。而且人在大笑的時候會進行深呼吸,不僅可以吸收更多的氧氣,而且肺功能的改善有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我們在早晨進行鍛鍊的時候,如果能夠開懷大笑,不僅讓肺部吸入更多的清新空氣,而且有助於呼出廢氣,加快血液人體循環,調和心肺氣血,還有可以幫助保持情緒穩定。

4、經常按摩鼻子

經常按摩鼻子,可以改善鼻子的血液循環,防止鼻腔黏膜老化。這樣鼻腔能夠阻隔更多的有害物質,防止它們侵入肺部。具體做法:首先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放在鼻子的兩側,從鼻翼兩側底部開始向上按摩,一直到眉心處,如此反覆,直至鼻腔發熱。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用力均勻,而且不可用力過大。

5、堅持進行運動



運動是鍛鍊身體非常好的方法,特別是可以鍛鍊心肺功能。想養肺,一定要堅持運動。不過,在運動的過程中,不要過於劇烈,要選擇一些運動量較小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