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單」公示,洪雅縣紅星村榜上有名

2019-10-22     眉山東坡文化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單」公示,擬將成都市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等30個村落納入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單」,洪雅縣柳江鎮紅星村榜上有名。

據了解,「四川最美古村落」創建行動計劃在全省2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869個傳統村落中,選擇100個基礎較好、保存完整、特色鮮明的傳統村落重點培育。

通過實施「古村落發現」「古村落營造」「古村落活化」三大行動,創新古村落發展動力,活化鄉村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振興鄉村文化,促進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洪雅縣紅星村位於柳江古鎮核心景區,風景優美,雙江環繞。花溪河、楊村河雙河環繞古鎮,形成了山水環抱、雙河合流的天然畫卷。

在紅星村中,還保持著豐富的民俗特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充分體現了自然、藝術和哲學的完美結合。碼頭文化、雅女文化、鄉紳文化、宗教文化等,展示了紅星村地域文化的獨特性,體現出紅星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

柳江古鎮。 楊槐 攝

紅星村景色。

紅星村以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為主,建築年代有清末民初建築、解放後建築、九十年代建築等,被譽為「百年歷史建築博物館」。

關於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洪雅縣柳江鎮內,是柳江古鎮的核心區域,建於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歷史。紅星村古為蘆村,南宋紹興十年(即公元1140年)始建為「明月鎮」。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因是洪雅縣山區與平壩的過渡地帶,自然條件優越,特產富庶,但因地處偏僻,自古交通閉塞,雖有花溪河,船筏可通洪雅和嘉定(樂山),但未得以充分利用,很少與外界接觸。明代以後,縣內水利灌溉增多,農業生產穩定,長期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民風淳樸。

紅星村是一個山水俱佳的地方,峨眉山、瓦屋山,侯家山、玉屏山為它做屏,花溪河和楊村河靜靜地在這片土地上流淌,到處都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每當煙雨籠罩,柳江便呈現出煙雨朦朧之感,所以柳江古鎮又有著「煙雨柳江」的美稱。漫步在如畫的柳江,遊人晴天玩水嬉戲,雨天坐在古鎮的客棧之中,透過朦朧的雨絲,聽雨望江,「煙雨柳江」的詩情畫意盡在眼前。

紅星村不僅風景如畫,更有著深厚的底蘊,這裡有川西風情的吊腳樓、曾家園、水碼頭、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聖母山碑林、108棵千年古樹等特色景觀。

清末民初的紅星村有「曾、張、楊、何」四大家族,他們影響著柳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民間有「曾家的房子,張家的丫頭子,楊家的頂子,何家的穀子」的說法。其含義為曾家的房子很氣派,張家的丫鬟最漂亮,楊家的官做得大,何家的糧食最多。

曾家園的戲台上,至今仍在表演戲曲。康志立 攝

如今,走進曾家大院,中西合璧、饒有趣味的大院內有戲樓三個,還有觀景台、閨閣、書房、石牌坊、花園、曬穀壩、廂房、柴房、馬房、防火太平水池、缸等。當時曾家大院的主人為追求順應「壽」字的筆畫布局,把外面的牆或樓建造得頗為獨特,尤其是臨河的一排樓房,修建得如鋸齒一樣,一拐一彎,形態獨特,顯示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智慧和縝密的心思,牆體下為磚石,上為木結構,色彩裝飾也恰如其分,使得曾家大院成為遊客爭相一游的景致。

歲月流逝,紅星村仍保留著傳統的民間文化和民間工藝,無論是源於唐代,以一把胡琴,配以鑼鼓、嗩吶、二胡、笛子、磬、鈸等器樂,三五演員,百十觀眾,圍攏一堂,配以獨特的曲調錶演的堂(唐)燈;還是由犁田人(丑)、么妹子、耕牛扮演者和樂隊在農曆新年初二至正月十五日,在農村院壩進行表演,富含農家田園風味的牛兒燈,都讓紅星村更有「鄉村味道」。

柳江古鎮古樸的建築。張玉 攝

踏著青石板,走在楊村河畔,參天古樹與古老的建築融為一體,看人們在河中嬉戲,在岸邊休憩,在老街上體驗各種原生態美食、美景,人們不禁感嘆,多美的一幅小鎮民俗圖。

RECOMMEND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陳燕利 文/圖

編輯:熊莉

審核:周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hO9G0BMH2_cNUgki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