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百強鄉鎮榜發布,江蘇省占比超三分之一

2019-09-19     群眾雜誌

9月11日,第三方機構競爭力智庫和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在北京發布《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公布了2018年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名單,其中,江蘇、廣東、浙江百強鄉鎮數量較多。

綜合考慮到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異,《報告》同時還公布了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中國西部鄉鎮綜合競爭力50強名單。

《報告》的評價體系包括經濟規模、經濟活力、人均水平等3個方面11個指標。

具體一起來看:

2018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8年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名單中,江蘇、廣東、浙江百強鄉鎮數量較多。其中,江蘇省上榜鄉鎮達到34個,占比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在前10強中,蘇州的鄉鎮更是占據了7席

排名前十的「超級鎮」,在經濟總量上動輒可以與中西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一較高下。

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近年來,中國中部地區的經濟崛起同樣值得關注。

在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十強中,

安徽省上榜5席(肥西縣桃花鎮、當塗縣太白鎮、肥西縣上派鎮、無為縣高溝鎮、廬江縣廬城鎮);

河南省上榜2席(新鄭市龍湖鎮、滎陽市豫龍鎮);

江西省上榜2席(南昌市蛟橋鎮、南昌市湖坊鎮);

湖南省上榜1席(瀏陽市永安鎮)。

綜合百強榜單,安徽共有32個鄉鎮上榜中部百強。

梳理髮現,省會下轄鄉鎮出現經濟強鎮的機率,明顯超過了普通地級市,這在中西部地區表現尤為明顯。

《報告》認為,鄉鎮處於連接城鄉、承上啟下的樞紐位置,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橋樑,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主要載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心戰場。

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朱金鋼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強鎮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徵。

一是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勢頭明顯。部分強鎮經過幾十年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一般的縣域、甚至一些地級城市。

二是城鄉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強鎮在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成效顯著,加快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縮小。

三是管理體制不斷創新。一些經濟強鎮經濟總量、人口數量和發展水平堪比中等城市,卻依然還是一個鎮級行政單位的配置。行政主導的體制下,各類資源的錯配製約了強鎮的發展。

近期,中央在浙江蒼南縣龍港鎮實施了特大鎮新型設市的重大改革舉措,邁出了中國新型城鎮化開創性的一步,未來要繼續深化經濟強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為促進各鄉鎮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報告》課題組聯合有關專家,分區域、分類型總結了一批高質量發展典型鄉鎮。江蘇崑山市玉山鎮、東台市東台鎮,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東莞市石排鎮,浙江諸暨市楓橋鎮、安吉縣天荒坪鎮等70個鄉鎮入選「全國鄉鎮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來源:中國新聞網、決策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PzSW0BJleJMoPMG5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