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距離賣身成功,一步之遙

2023-07-12     張書樂

原標題:暴雪距離賣身成功,一步之遙

暴雪的故事,快畫上句號了。

據介面新聞報道,日前,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法官傑奎琳·斯科特·科利(Jacqueline Scott Corley)裁定微軟可推進對動視暴雪收購案,駁回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出的初步禁令動議。

隨著法院做出上述裁決,在7月18日的最後期限前,微軟可在除英國以外的任何市場尋求完成與動視暴雪的合併。

今年5月,英國監管機構否決了這宗交易。

報道指出,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並非就此暢通無阻。

美國FTC可就法院的上述決定向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提起上訴,而微軟和動視暴雪還須找到解決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反對意見的方法。

此前,媒體亦報道稱,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一波三折,索尼公開反對的聲音非常強烈。

報道中曾提到,微軟旗下遊戲機XBOX主管曾向微軟高層發送郵件,計劃收購多個知名遊戲公司,圍剿索尼,讓其倒閉。

該郵件發布於2019年。而根據微軟2021年至今,公司的確收購多家遊戲知名公司。

動視暴雪旗下則擁有眾多全球知名IP,《魔獸世界》《使命召喚》《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等遊戲為其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上億的月活玩家。

索尼的抵抗會最終阻止暴雪嗎?

通過併購而讓微軟Xbox獲得獨占遊戲的意義,真的如此巨大嗎?

微軟通過不斷併購,真的能「按死」索尼嗎?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此次併購,暴雪看重的是眼前,為了得到救濟。

微軟看重的是未來,可以犧牲眼前的獨占可能。

故,成是一定會成的,微軟樂意為此付出犧牲眼前一切利益的代價。

業界對於此次併購的最大擔憂,其實是眼前,即併購之後,微軟獲得足夠多的獨占遊戲。

對於遊戲主機而言,獨占遊戲的多少和優劣,直接和用戶的購買慾望掛鉤。

而且獨占遊戲也是風向標,尤其是對於遊戲機廠商推出新一代遊戲機時,其各種特色或顛覆式功能,都需要在發布前保密的情況下,通過獨占遊戲來呈現,並引領潮流。

但從眼前利益而言,微軟暫時不會由於併購而從暴雪處獲得獨占遊戲。

今年2月,為了順利拿下暴雪,微軟與英偉達簽署了一項為期十年的雲計算協議。

根據協議,微軟將把其Xbox PC遊戲整合到該圖形晶片製造商的GeForce Now雲遊戲服務中。

兩家公司說,「這一合作關係為遊戲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選項,並解決了英偉達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擔憂。

因此,英偉達將全力支持監管部門批准這項收購交易。」

而在此前一天,任天堂也接受了微軟的十年協議。

根據協議,未來微軟和暴雪遊戲將會在任天堂的主機上線。

但從長遠看,微軟還是賺了,尤其是對標索尼。

微軟一旦收購動視暴雪,旗下第一方工作室數量將達到32家,而索尼今年第一方工作室為20個。

微軟一直在遊戲開發上表現的戰鬥力不足。

多年以來,真正的頂流爆款還是二十年前的《帝國時代》,其遊戲平台缺少自己的支柱,一直是微軟的軟肋。

併購暴雪,某種意義上就是直接獲得優質IP和潛力遊戲來解決軟肋,只是由於為實現併購而「發紅包」,這種效果已經弱化,至少十年來無效。

而輿論討論最多的,依然是併購一旦成功,對全球遊戲產業的影響,愚以為:

如果成功,其直接影響其實並不大。

無論微軟有無發紅包,其併購多年來一直在衰落的暴雪都是獲得未來發展的潛力股,成為其遊戲機的可能性火力支撐點,但不足以改變遊戲產業大勢。

遊戲主機廠商之間的戰爭,已經被手機遊戲、網絡遊戲等一眾外部遊戲勢力,以及中國遊戲廠商的崛起所影響。

目前主流遊戲大廠都在不斷併購,以期在隨後的多平台、多品類的遊戲大戰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卻不足以靠併購按死友商。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72281947c6f11c20d0f9bbf2e8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