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喊抄底的小摩首席現在有何建議?

2022-03-19     Wind資訊

原標題:每周喊抄底的小摩首席現在有何建議?

摩根大通向來在策略上「百花齊放」,同時期不同分析師的策略可以「毫無共同點」。但最近段時間,摩根大通全球市場首席策略師Marko Kolanovic 對市場的看法出現驚人的連貫性:每周都在「敦促」客戶逢低買入。

本周,儘管市場廣泛流傳著摩根大通對中概股「不可投資」的評級,Marko Kolanovic 依舊在兩份報告中表示,現在正是抄底的時候!

Marko Kolanovic 此前是摩根大通的量化策略師,去年晉升為該行全球市場首席策略師。評論稱,從統計學的以上看,一直堅持抄底的策略,總是會成功的。在本周一的報告中,Marko Kolanovic 寫到,「太多的負面因素已經進行計價,我們的立場是支持增大風險敞口的,因為我們不相信我們會見證衰退。」

本周二,Marko Kolanovic 又發布一份報告稱:」這是一個風險巨大但市場機會更大的時代「(A time of big risks but even bigger market opportunities)。在這份報告中,他回顧了在過去一年中發出一些風險警告,即「我們警告了商品超級周期和能源危機;我們還警告了創新、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泡沫,並在12月的《未來一年展望》頭版警告了地緣政治風險,將其作為2022年的關鍵風險。根據我們的評估,這些預測現在幾乎完全實現了。」

Marko Kolanovic 繼續寫到:」我們看來,雖然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將持續,但泡沫行業的調整現在可能已經完成,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在幾周後開始減弱(而全面解決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市場可能會更快地預見到這些轉折點,我們認為是時候開始在許多領域增加風險了,這些領域今年迄今為止的下行趨勢已經過了頭。」

儘管Marko Kolanovic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都在呼籲逢低買入。但也在本周二的報告中稱,並非所有的下跌都應該買入,因為「並非所有資產都是廉價的,在大盤股、防禦性股票和低波動性股票仍然有昂貴的板塊,它們對利率上升、美國經濟放緩和要素輪換敏感」。

對於那些每次下跌就積極抄底但還有「餘糧」的投資者,Marko Kolanovic的建議是「在高貝塔、被打壓的細分市場,包括創新、科技、生物技術、新興市場(如中國),以及更廣泛的資本規模較小、波動性更大的股票,都有很大的機會。」

// 為什麼要選擇買入高貝塔資產?//

Marko Kolanovic借市場,這些板塊已經在為嚴重的全球衰退定價,在小摩看來,這不會成為現實(儘管不可能排除歐洲衰退和美國進一步放緩的可能性)。從Marko Kolanovic發報告稱一些行業的估值為泡沫的那一刻起,這些板塊下跌了60-80%,認為這是調整結束,在某些領域代表著流動性驅動的過度調整。事實上,其中許多細分市場的估值,都處於歷史最低水平,比之前經濟衰退和利率高得多的時期都要低。

// 為什麼認為經濟衰退不會變成現實?//

Marko Kolanovic 預計,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這將迫使美聯儲停止加息、降息並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政策,從而利於成長和通縮類股票(即在增長和通脹放緩時買入這些股票,價格會上漲)。奇怪的是,他仍然「看好大宗商品和大宗商品股票,因為最近勢態變化大宗商品漲價的「伴生品」,而不是過去幾年由於對傳統行業投資不足和新冠危機而形成的巨大供需失衡的原因。」

因此,自相矛盾的點出現了:即Marko Kolanovic認為,推動能源股走高的通貨再膨脹催化劑依然存在,與此同時,他也在推動相反的交易,在一個通脹將繼續上升的世界裡,購買高貝塔類資產。

能源板塊還會走強多久?在Marko Kolanovic 看來,當能源板塊達到與前一個大宗商品上漲周期相同的相對權重時,能源危機就會結束。這將重新調整經濟刺激,減少政治驅動資本配置的影響,並達到緩解危機所需的資本清算點。」

Marko Kolanovic 強調了政治事件對能源的影響:能源也是地緣政治發展的中心和關鍵。從歷史上看,在衝突期間,地緣政治力量之間進行能源交易並不罕見,但對於經歷能源短缺的一方來說,幾乎總是付出高昂的地緣政治代價。東歐和中東是這種交易的兩個關鍵地域。

如果Marko Kolanovic一直堅持逢低買入、跌就抄底的策略,並且減持得足夠久,那麼在下一個股票牛市周期中可能會成為最有洞察力的策略師!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WIN(萬盛專家)

以專家為核心的全新知識分享平台

重點覆蓋醫療、金融、TMT、消費、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對話萬盛專家、發現市場新機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c34752442a2976ca5cbcef03f34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