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歲北美高材生張一得自殺去世:爸爸的教育不想讓你到社會底層

2021-03-20     案件勞聞

原標題:20 歲北美高材生張一得自殺去世:爸爸的教育不想讓你到社會底層

3月5日,埃默里大學學生報《The Emory Wheel》報道,該校「牛津學院」哲學專業一年級中國留學生張一得(Dave)去世。目前,校方和家屬都沒有說明他的死因,但在一封張一得父親寫給兒子同學的信中,大家猜出了一二。張一得父親在信里說:「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張一得的父親,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一得他爹」或「老得」,在網上的育兒圈很出名。「老得」曾是一名企業高管,兒子一歲時妻子離開後,「老得」辭職賣房,搬到郊區,全職帶娃。這樣一個無可挑剔的爸爸也培養出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兒子,張一得高中就拿20萬一年的獎學金,後來還以幾乎滿分的托福成績考進了素有「美國南部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

「課後拖著瘦弱的身軀給鄰居剪草,打理花園」,「接單給鄰里修理家具」, 「去當外賣小哥」。 「高三時就在擔當同聲翻譯,為碩士研究生修改英語論文,翻譯論文…在一個局外人家長看來,前面的打理花園,修理家具,當外賣小哥,更像是讓孩子體驗生活,而不是真的靠此賺錢,畢竟,這樣的工作,是賺不到什麼錢的,反而要花費大量寶貴時間。

我覺得有一說一 我的父母對我要求很嚴苛,我的祖父母也對我父母要求也很嚴苛。我祖父母為了養家餬口供我爸媽讀書,沒時間也沒精力更沒地方去學習文化知識。怎麼說呢,我祖父母一直想要往社會的高層爬,但是這看起來並不是一代人一輩子就能完成的,至少對我家來說是這樣。我祖父母是農民,沒啥文化,但是我爸媽都是專科畢業進後來進了城。

而我現在是研究生畢業,工作啥的也還將就,在新一線城市生活。現在我很理解父母對我小時候的嚴苛,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我們家的一個系統工程,也許爺爺奶奶進不了高層,爸爸媽媽也進不了高層,也許我也進不了,但是我們家真的是一代比一代要稍微好點,我們都在儘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家讓我們的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覺得父母有時候並不是為了讓你實現他們沒有實現的願望,而是不想讓你回落到社會底層。

所以我覺得真沒必要這樣,成王敗寇的。 之前有一個破解數學猜想發了invension math的陳杲,驚為天人,教育成功的模範。 陳杲的爸爸陳錢林,是中學校長,寫了一本書《教育的本質》;陳錢林的老鄉兼前輩蔡笑晚,寫了一本書《我的事業是父親》,他兒子蔡天文拿過統計學COPSS總統獎,女兒蔡天西哈佛統計教授。 為什麼張一得的爸爸被噴,陳錢林、蔡笑晚沒被噴?反而被吹捧?他們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張一得自殺了,陳杲至少目前還正常。

如果把父母當成一種職業的話,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小天使,養育孩子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速成秘籍。 別人都是組團打怪獸,一得爸爸獨自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不想苛責這位父親,因為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他已經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請放過他爸爸吧,他失去妻子又失去孩子,命運對他何等殘酷。孩子太殘忍了,選擇輕生,選擇讓父母永遠悔恨。整個中國父母離異的家庭很多,逼迫孩子學習的很多,但人家選擇自殺了嗎?一得是心理疾病,一般來說內心形成了強大的矛盾無法解決。一得父母心理都十分強大,然而一得心理很脆弱,源於他矛盾的成長環境和心理

最後想起一部電影《陽光普照》,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都各占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9zT3gB8MnI47IjbO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