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中國之治」新局面 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4-11-06     國際在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社會工作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推動社會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的優勢和效能日益彰顯,開創了「中國之治」新局面。

新時代,黨對社會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決定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作為黨中央職能部門,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社會工作部門。社會工作政策制度不斷完善,出台相關意見,為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工作持續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面對近年來湧現出的大量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各地積極探索、不斷加強對這些組織和群體的政治引領和凝聚服務,依託黨群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社工站等為新就業群體提供貼心服務。多地協調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友好商圈」,解決騎手進門難、充電難、休息難、就餐難等實際問題。

上海市普陀區萬里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 何海英:除了為外賣、快遞小哥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醫食保障、充電休憩等21大類87項專屬服務外,我們還為他們提供了交流溝通的「好去處」,更好滿足這些上海新「城市建設者」的實際需求。

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推動黨員在生產和項目一線勇打頭陣、攻堅克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湧現了一批「黨建強、發展強」的先進典型,引領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方向;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推動7萬餘家行業協會商會完成與行政機關脫鉤,2023年以來,各級行業協會商會牽線搭橋招商引資項目約3.3萬個。

社會工作面對群眾廣泛、聯繫群眾密切、服務群眾直接。各地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著力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加強信訪問題源頭治理。

新時代,我國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分布在兒童福利、養老服務、社會救助、衛生健康、社區矯正等領域,成為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志願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24年10月,全國共有2.37億註冊志願者,135萬支志願服務隊活躍在城市鄉村,「我奉獻 我快樂」成為社會新風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91167fad40296b3a954a11c7ae2f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