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局慘澹: 「美股回調、日元反彈」組合重現

2024-09-06     第一財經

9月全球股市開局慘澹,美國三大股指遭遇開門黑,周二創8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跌超3%,標普跌幅達2%,恐慌指數VIX升至20%,周三市場仍未企穩,亞洲市場亦受牽連。

更令人擔憂的是,引發8月全球暴跌的組合近期再現——美股大跌、日元升值。日本央行的鷹派轉向在8月初一度引發日元對美元大漲近10%,套息交易的清盤更是衝擊了全球股市,而歷來有避險屬性的日元升值本身就是市場避險的表現,近期日元升值更導致日本股市再度大跌,周三、周四分別大跌近4%和1%。亞太股市承壓,本周上證綜指跌破2800點大關,香港恒生指數跌破17500點。

FXTM富拓集團首席分析師楊傲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9月對美股並不友好,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月份都為全球主要股指提供了正回報,而9月是唯一的負數。主要因為9月是財報真空期,缺乏利好,而且往往重要的議息會議都聚集在9月,疊加9~10月是美國零售消費淡季,市場要等到感恩節、聖誕節再迎來消費高峰。但他認為,目前尚不擔心8月拋售重現,儘管日元繼續升值、美元走軟是大勢所趨,但套息交易此前已經清盤大半,且美國在經濟「軟著陸」背景下進行降息的機率越來越大,這也利好美國和亞洲股市。

市場9月開局慘澹

本周,美國不佳的經濟數據疊加日本央行繼續加息的表態,令市場回想起8月初的動盪行情。

當時,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不佳,失業率飆升至4.3%引發衰退擔憂,恰逢日元因日本央行鷹派加息而暴漲,導致以低利率融資日元去海外配置高息資產的資金逆轉,加劇了市場跌幅。

如今,同樣的配方似乎再度出現。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ISM製造業PMI從46.8升至47.2,為連續5個月低於榮枯線,在過去22個月中更是有21個月低於50,上述數據再次增加了衰退的預期。美國三大股指遭遇9月開門黑,創8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中納斯達克跌超3%。英偉達重挫近10%,單日市值蒸發2798億美元創美股歷史之最,帶崩一眾半導體和科技股。雪上加霜的是,盤後時間,美國司法部向包括英偉達在內的一些公司發出傳票,尋求違反反壟斷法的證據,這標誌著美國對英偉達和AI領域的監管正在加碼。除了美股外,全球主要指數周二均未能倖免。

同時,日本央行行長在一份政府文件中重申,如果經濟和物價數據符合預期,央行將繼續加息。「我們預計,10月日本央行大機率繼續加息,明年有望繼續加息1次。未來,還需要觀察日本薪資增速能否繼續攀升,7月公布的薪資增速首次轉正,短期不排除美元/日元將衝擊140大關,一旦突破,可能會衝擊135大關。」楊傲正稱。

StoneX資深策略師斯考特(David Scutt)對記者稱,9月不是市場友好的月份,這是美國三大指數、澳大利亞ASX200、德國DAX、香港恒生指數和滬深300的平均回報全部為負的月份。標普500指數在9月的平均回報率為負值(-1.1%),勝率僅為44.2%,這意味著它在55.8%的時間裡收跌。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在過去的4個9月和過去10年中的7年收跌。

非農數據受關注

在這一背景下,本周五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成為重點。

斯考特對記者稱,當前市場預計8月新增16.3萬就業人口,前值為11.4萬,失業率從4.3%降至4.2%,時薪增速從3.6%升至3.7%。好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將鞏固經濟「軟著陸」和降息25個基點的前景,對美元形成利好。反之,遜於預期的數據或刺激衰退預期和增加降息50BP的機率,從而利空美元和美股。若就業報告好壞不一,失業率則可能有更高的影響權重。

值得注意的是,8月就業數據已被修正。在截至2024年3月底的12個月周期內,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近82萬。

不過,整體而言,機構仍認為美國經濟具有韌性,此前失業率的攀升與天氣因素有關,也與勞動力供給上升有關。在歷來較為波動的美國大選前的幾個月過後,美股有望重回升值,全球股市也將在美國降息且不出現衰退的背景下受益。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哈珀(Kristina Hooper)對記者稱,「在我看來,美國很有可能避免衰退。」她稱,市場預期美聯儲會降息200BP左右,這可能會在未來數月為風險資產提供更大的提振動力。在此環境下,市場可能預期經濟將於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重新加速,或有望推動風險資產的強勁表現。其中,周期股和小型股至少會溫和跑贏;美元走軟,或有望為國際股票帶來利好;固定收益上漲,尤其是高收益債券和市政債券以及REITs。

人民幣有望繼續走強

未來,除了美國市場,日元的走勢亦牽動人心。各大機構認為,日元將繼續走強,但此次可能並不會對全球股市造成巨大衝擊,人民幣有望繼續升值。

牛津經濟研究院方面對記者稱,日本央行可能將在10月實施額外的加息,因為7月會議上發布了鷹派的前瞻性指引。「再次加息後,我們預計日本央行將更加謹慎,在2025年和2026年各只加息1次,以達到1%的最終利率。」

該機構認為,儘管目前不受民眾歡迎的日元疲軟已有所緩解,但政界人士可能更加擔心股市因此出現回調,以及對脆弱群體(包括收入有限的家庭和微型企業)造成影響。

楊傲正表示,美元指數走弱、日元走強的趨勢將有利於人民幣維持強勢。由於美國此前加息最為激進,而歐洲、英國的利率僅加至4%附近,未來美聯儲或降息超200BP,歐洲、英國的降息幅度可能小得多,這也決定美元走弱的趨勢,不排除未來美元指數或跌破100。

過去兩天,美元/日元就幾乎回吐上周的所有漲幅,目前正在測試144附近的前支撐位。如果144破位,接下來可能會繼續邁向140.75附近,只有重新反彈到147以上,才有望擺脫頹勢。美元/人民幣仍維持在7.09的水平,隨著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未來可能出現的出口商「結匯效應」可能繼續驅動人民幣測試7大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7186f3825bcd9213c65927756d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