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 | 「國家記憶」欄目系列紀錄片

2023-09-18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 | 「國家記憶」欄目系列紀錄片

今天的上海寶山路584號是上海市市北職業高級中學的所在地,90多年前,商務印書館及其創辦的東方圖書館曾坐落於此。

東方圖書館曾被譽為「亞洲第一圖書館」它是商務印書館收藏珍貴古籍和外國新書的場所,中外藏書多達四十六萬餘冊,珍本善本更是數不勝數。然而就在1932 年,這座彙集了中外文化精華的恢弘建築卻在日軍侵略的戰火中化為廢墟。

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館閱覽室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軍侵略的魔爪伸向上海閘北區,發動一·二八事變,上海頓時間捲入烽煙。

1月29日上午,數架飛機從停靠在長江上的航空母艦起飛,瘋狂轟炸了不設防的上海鬧市區。其中,有六枚炸彈準確命中了位於寶山路的商務印書館總廠。總管理處及四個印刷廠、棧房瞬間中彈起火,最終全部焚毀。

一·二八事變中被炸毀的商務印書館

三天之後,日本浪人又潛入商務印書館創辦的東方圖書館縱火。熊熊烈火吞噬了圖書館,大量古籍善本書及各種珍貴中外雜誌報章全部化為灰燼。一手創辦東方圖書館的張元濟,在得知圖書館被毀後,嗚咽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日本人早就知道,商務印書館是當時中國文化的大本營。他們說,炸毀閘北幾條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復,而只有炸毀商務印書館這樣的機構,斬斷中華文化根脈,中國才會沒有復興之日。

這場日軍精心策劃的轟炸,給商務印書館留下的是大片廢墟,是生活無著落的三千六百多名總廠職工,更是瀕臨絕境的出版事業。

然而,這場劫難並沒有把商務人徹底擊垮。當時已66歲高齡、退居二線的張元濟立即重返商務印書館主持工作。張元濟在回復胡適的信中說: 「商務印書館誠如來書,未必不可恢復。平地尚可為山,況所覆者猶不止一簣。設竟從此澌滅,未免太為日本人所輕……」

當時的總經理王雲五親手寫下一副標語,張貼在商務印書館河南中路發行所門口—— 「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

僅僅半年後,1932年8月1日,商務印書館就恢復了印刷生產,實行日出新書一種,並在同年恢復了教科書的出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難第一版」教科書

這些當年出版的「新時代教科書」, 封面上都赫然呈現著一片硝煙未盡的殘垣斷壁,一截頹牆上還隱約有「商務印書館」的店招字樣。這些被標註 「國難第一版」特別版次的教科書,真實記錄下了中國近代史上這段沉痛的過往,希望通過教科書,讓孩子們銘記國難、勿忘國恥!

然而,簡單激發起仇恨,並不是商務人的最終目的。第二年,商務印書館又推出 「復興教科書」。這套教科書小學階段的封面是一群學生搭積木、構建宏偉大廈,以此寓意復興! 「牢記國恥,民族振興」的信念也時時投射在教科書的字裡行間。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復興教科書」小學階段

1937年,日軍開始全面圍攻上海。為保存民族文化的火種,商務印書館輾轉於上海、香港、長沙、重慶等地,在極其困苦的戰爭年代始終屹立不倒,用出版事業守護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直至邁入新中國。

想了解更多

商務印書館的故事嗎?

這些書推薦給您

1.《橄欖集:商務印書館研究及其他》

商務印書館的人和事

近現代上海的書與刊

舊文獻開拓新議題

新史料填補舊空白

2.《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毀記》

中國現代最大出版機構之劫難史

顯百廿年商務印書館之不屈靈魂

193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遭日軍炸毀。商務印書館被炸毀後五個多月後,由商務印書館善後辦事處編訂的《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毀記》出版。隨後該書主要內容由何炳松以「商務印書館被毀紀略」為題發表於本館《東方雜誌》復刊號上。

商務印書館被炸毀五個多月後,即一九三二年七月五日,由商務印書館善後辦事處編訂的《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毀記》出版,從中可以了解日本炸毀商務印書館的來龍去脈,其以非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刊行。

3.《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務印書館》

研究介紹了茅盾在商務印書館的十年中(1916--1926)

所從事的編輯工作和革命活動

書中主要講述了茅盾的編輯貢獻、翻譯貢獻,組織和領導五卅運動、商務印書館工運的經歷,以及與創造社進行文藝論戰的往事。第二輯、第三輯通過介紹商務印書館的領導、同事,年輕時的朋友、偶像與茅盾的往來,全面立體地展示茅盾在商務印書館時的風采,並以茅盾這個視角講述了張元濟、孫毓修、王雲五、高夢旦、周作人和胡適之等民國精英知識分子的故事。

4.《挑戰和機遇——新文化運動中的商務印書館》

新文化運動中的商務印書館變革史

5.《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1902-1932)》

一部研究商務印書館的新著

討論商務1902年至1932年間

在西學譯介、古籍整理、文學期刊運作、

國文教科書編制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多種面向

6.《昌明教育: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教育學發展》

第一部系統研究商務印書館

與中國教育學發展的著作

圍繞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教育學發展的關係這一主題,講述了商務印書館在引進和傳播西方教育學、會聚中國教育學人群、推動中國教育學發展這一過程中所做的努力,為當前商務印書館乃至其他出版機構更好地促進學科發展提供歷史借鑑。

7.《商務印書館120年大事記(1897—2017)》

講述了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成立至今

120年來創業、發展、復興、維持

新生、再創輝煌……的發展歷程

8.《懷念陳翰伯》

本書為陳翰伯同志逝世至今文化界

全書共五十餘篇,分為五類:第一類為出版行業領導和老出版家等人對陳翰伯參與擘畫共和國新聞出版事業及其歷史貢獻所作的追述和評價;第二類為故舊、同事、部下、家人等對其人處世立身與品格風範的懷念與評述;第三類為後繼者和出版史研究者對陳翰伯具體的出版實踐的追憶與研究;第四類為早年同事、友朋對他「青春辦報」史跡的鉤沉與回憶;第五類為書序與讀後感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0442ab173e8fc4e2547f363f08cdab.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