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長幫助孩子掌握三種能力,輕鬆度過青春期

2019-06-07   叢冬旭鼓勵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了諸多挑戰,這就需要家長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向內看的能力。當他們的注意力從外在的環境轉向內心的時候,就會更加理性,對自己的破壞行為喊停,青春期的危險也將大大減少。

父母需要陪伴孩子培養下面三種能力:

01

自我覺察能力

是什麼:能夠時常看見以及覺察自己的內心,更加理性,從而減少在衝動行為中受到的傷害。

如何用:例如當生氣的時候,如果能夠很快的看到自己在生氣,並且知道這個生氣是為何而來,那麼就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而不至於衝動行為,造成傷害。

怎麼做:當孩子在情緒中時,不著急告訴他應怎麼做,而是先理解孩子當下的感受。

可以嘗試這樣說:

「我感受到你很生氣,還有些委屈,去感受看看,你的難過在什麼地方,像一種什麼感覺?」

待他們平靜一會,再耐心詢問「發生了什麼呢?你的想法是怎樣的?你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呢?」

這樣不斷的練習,孩子的自我覺察力會越來越強,遇到事情後,先觀察自己內心的活動,就更容易轉向積極的方向。

02

共情能力

是什麼:即從另外一個人的視角出發,設身處地地想像他人的內心,有助於孩子獲得好的人際關係。

何時用:青春期的孩子 對人際關係非常敏感,他們需要從關係中獲得生命力,如果人際關係好,整個人都會很有力量、很幸福,做事更加有動力。而共情能力越強,就越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怎麼做:可嘗試感知位置平衡法,即多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理解他人的處境,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

03

獲得成熟的自由的能力

表現:以為自己上網、逃課、玩手機,就是獲得了自由,常把自由和滿足慾望混淆了

何時用:當孩子被無名的慾望所控制時。

比如:沒有什麼事情,也總是要看別人朋友圈;在遊戲里不斷的要贏,沒辦法停下來;沒什麼事做,也要無意識的刷屏。

所以慾望套慾望,內心充滿了對自己的否定,這樣反而形成新的枷鎖和桎梏,其實是開始失去自由的。

怎麼做:熱愛自由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父母要懂得尊重他們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規則讓自己變得自律,不是失去自由,是更高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