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集「全面進化」!終於在影院等到今年唯一超級英雄片

2020-12-18   Sir電影

原標題:續集「全面進化」!終於在影院等到今年唯一超級英雄片

還有兩周,2020終於要完了。

Sir也和毒飯們在線上線下看了一整年的好片、爛片、小片、大片(如果有)。

咂吧咂吧嘴,總覺得還少了點什麼。

疫情面前,電影紛紛退縮、調檔。

相比於2019年曾經轟動全世界的狂歡。

2020至今,超級英雄電影。

一,部,沒,有。

可能是2020最後一個好消息。

她,如願回歸。

《神奇女俠1984》

Wonder Woman 1984

今年第一和唯一一位,在大銀幕歸來的超級英雄。

12月18日,中國全球首映。

Sir提前看過片子,還跟這次主創們有過簡短的線上交流。

放心,這篇不劇透。

但Sir可以負責任地說,續集是一次「全面進化」。

如果不是疫情。

它本該是一場更大的狂歡。

01

故事都被粉絲們扒得差不多了。

背景1984年。

神奇女俠黛安娜·普林斯(蓋爾·加朵 飾),已經在人類社會中獨自生活了六十多年,日常身份,華盛頓一家博物館的研究員。

除了日常工作外,還履行著一個超級英雄的基本職責——大到抓捕商場劫匪,小到幫老奶奶過馬路,行俠仗義,好事不留名。

算是超英界裡生活穩定的小社畜。

當然,最大的煩惱也跟社畜一樣——感情生活。

因為容顏不老,所以她必須躲避各種社交。

不敢示愛,不敢交朋友。只能偷偷想念男友史蒂夫(克里斯·派恩 飾)。

直到有一天,早在一戰中犧牲的史蒂夫,突然神秘歸來。

有情人終成眷屬?

那必不可能這麼順利。

果然,兩位攪局者出現:

一個是博物館的女同事芭芭拉(克里斯汀·韋格 飾),表面上,她是個人畜無害不受重視的小可憐,暗地裡,卻是同樣有著超能力的豹女,神奇女俠死對頭。

另一個,則是被譽為弱化版「戈登·蓋格」(電影《華爾街》主角,無情資本家)的大騙子麥克斯·洛德(佩德羅·帕斯卡 飾),他在電影中獲得了一種邪惡力量,強大到足以威脅整個世界。

看這兩人曖昧的眼神……

超能力碰上超能力,正派CP碰上反派CP……

多人運動?四角關係?

打住,Sir不劇透。

續集的升級不止在角色間的複雜互動。

許多粉絲在看預告時都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是1984?是不是和喬治·歐威爾的同名名著相關?

導演做了自己的解釋:

首先是特殊的時代魅力。

一個充滿著慾望與消費的年代,迷醉金錢、聲色犬馬,與主題十分契合。

其次是背景對神奇女俠的襯托:

「如果我是為第一部電影創作故事的話,我可能會把她放在80年代的第一位,因為她是一位非常80年代的超級英雄。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大放異彩。是的,在那之前她是一個漫畫英雄,但當他們拍電視劇的時候,她成了超級明星,所以對我來說她就是那個時代的代名詞,那就是我從小就喜歡的那個神奇女人。」

電影花了大量筆墨重現「復古感」。

聽覺上,配樂走的是朋克搖滾風(聽前30秒你就能穿越了)。

視覺上更迷人。

開場電影logo出現,配上電子質感的閃爍,則與最近流行的賽博朋克交相輝映(一個是古,一個是復古)。

還有生活中事無巨細的年代元素——健美操。

電影里豹女就有一身別致的健身房打扮。

按如今眼光看,尺度夠大,但性感中也帶著一些蠢萌。

可以說,電影也是一場大型復古時裝秀:

克里斯·派恩據說在片場有超過一百套戲服

外表,它散發著黃金年代特有的浪漫:

影視明星、電視廣告、消費文化……

內核,它也揭開躁動背後的虛無與鬆動:

石油危機、中東問題、美蘇冷戰……

1984年,美蘇冷戰的最後高峰(次年地圖頭上位開啟了導致冷戰結束的激進改革)。

它實際代指籠罩全體人類文明的核武威脅。

預告暗中點題:

這一次的危機,顯然,比之前的世界大戰還要嚴重。

不僅是人員傷亡,社會混亂,還是文明傾覆,地球滅亡……

這一切的原因、重擔,看起來全部壓在了神奇女俠身上。

等等。

更大的危機——這一回的神奇女俠,好像,似乎,大概?

弱了不少。

02

一個細節。

電影似乎出現了兩個「女俠」。

一個,完全不神奇,經常被虐,還多次受傷的黛安娜。

另一個,御風飛行,使用真言套索肆意穿梭於雷電之間,最後穿上一身黃金戰甲的「完全體」神奇女俠。

相比於第一部里略帶蠢萌,對世界的真相缺乏了解的亞馬遜小女孩。

歷練了六十年後,黛安娜已經完全融入了人類社會,能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偶爾還能用神力各種救死扶傷,助人為樂。

兩人結合,才是「神奇女俠」真正的結合體:

一種偽裝的強大。

黛安娜的實力其實遠不如後來的《蝙超大戰》,更不要說《正義聯盟》。

這也引出了《神奇女俠1984》的主題:

這不全是一個迷醉八零年代的復古旋風大回溯。

更是一個「神奇女俠是怎樣煉成」的故事。

成長。

血淋淋的成長。

黛安娜要對抗的,不再是某個具象的「壞人」。

比如《蝙超》里的毀滅日,《正聯》里的荒原狼,在過往的故事裡,打倒他們,就可以拯救世界。

這一回敵人更可怕。

扮演大boss麥克斯·洛德的演員佩德羅·帕斯卡是這樣理解角色的:

「我認為他代表了一種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一種非常具體的文化認同,它是一種關於成功的理念:為了成功你可以不擇手段。

大房子,汽車,珠寶,金錢,所有這些被用來衡量我們的價值,在80年代是如此的肆無忌憚……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疾病,這又與人性本身的脆弱是多麼的背道而馳。」

神奇女俠,要對抗一整個時代的人性。

張力在此刻展露:

一個連神都難以完成的任務,落在作為芸芸眾生一員的黛安娜身上。

何為芸芸眾生?

無非貪、嗔、痴三毒。

貪,是對史蒂夫的眷戀,是長達六十年的形單影隻後,與愛人的再度重逢。

嗔,是身為神祗的職責,是超級英雄的本心,是不願世界受到傷害。

而痴,就是《神奇女俠1984》里,黛安娜必須面對,也必須拎清的東西——為了愛,你究竟能付出什麼代價?

哪怕你是個神。

削弱神力,放任世界毀滅?

還是為了拯救世界,從此絕情絕性?

看到這裡Sir還是佩服DC。

它從不吝嗇於對超級英雄的折磨。

也從不避諱將普通人的痛苦,放大在超級英雄身上。

如叔本華所說——痛苦,乃生存意志的本質。

03

蓋爾·加朵在採訪中特意提到了一個關鍵詞。

vulnerability(脆弱性)。

她認為,恰恰是這種脆弱,才讓黛安娜變得平易近人。

抓得真准。

把一個仿佛白紙一樣的小女孩,給她足以保護自己的力量,然後丟進充滿罪惡與人性的染缸中。

摸爬滾打,受盡磨難,最後依舊堅守初心。

她的痛苦、掙扎、堅持能給每個人力量。

但《神奇女俠1984》的好,不僅僅是寫了黛安娜一個好人物,也不僅僅是把服化道、特效做了全面的升級。

Sir最看中的,是它重新把風格掰回了DC的世界脈絡中。

什麼意思?

電影中另一個反派,芭芭拉,《神奇女俠1984》的隱藏寶藏。

她代表了這樣一群人。

生活中默默無聞,不善言辭。

明明自己做的也不錯,但同學同事根本不會關注自己,永遠是社交的隱形人。

見到心儀的人,鼓起勇氣打招呼,結果別人根本沒看到,只能尷尬撓頭。

長此以往,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沒自信,明明長得不差,卻成為路人眼中的路人甲。

直到有一天,出現了這樣一個人。

她美麗大方,善解人意,成績優秀,是眾人心目中的焦點,還願意主動和你做朋友……

你拚命向她學習,並終於變得同樣奪目。

結果?

生活的戲劇性,總會把懵懂的我們一竿子打翻。

這個激勵你進步、成長的人,卻不得不成為你的宿命之敵。

原因電影給了解釋

看到沒。

《神奇女俠1984》里,黛安娜與那些慾念的對抗,恐怕也不是非黑即白。

作為神,你所放棄的小愛和慾念對你來說是內心折磨。

但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渾沌感,是最最正宗的DC味。

即便你拯救了全世界,也只不過是在兩個糟透的選擇里,挑了個不那麼壞的。

所以,它雖叫《神奇女俠1984》。

展現出的荒誕與無奈,卻神奇地屬於2020。

過往一年的種種磨難,把我們這些普通人折騰得筋疲力盡。

但幸運的消息是,這一切終於要結束。

正如電影中,神奇女俠最終拯救了世界一樣。

《神奇女俠1984》在年尾到來的意義也在於此:

她為2020送去告別的鐘聲。

也給2021所有即將到來的希望與美好。

吹響號角。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