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美景
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傳來一個好消息——11月22日,國家文物局第四期「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4項考古工作新成果,分別是: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這四項考古新成果為深入了解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歷史演變過程、族群源流、文化傳統、風俗習慣以及環境變遷等提供了實物資料,實現了絲綢之路研究與「一帶一路」建設同步推進,意義重大,青海省考古新成果項目占「半壁江山」。
熱水墓群的發現充分證明了該地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熱水墓群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是公元6世紀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自1982年發現至今,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充分證明了該地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墓葬進行了階段性考古發掘,並取得重要收穫。2018血渭一號墓,墓葬規模大,墓園結構完整,是迄今青藏高原所發現的高規格陵墓當中保存最完整、結構最清晰的一座墓葬。據專家點評,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完整的墓園建築系熱水墓群首次發現,是研究熱水墓群高等級墓葬葬制和葬俗的重要材料,是熱水墓群研究的新突破和新進展。
2019年6月24日,國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就共建熱水墓群國家考古研究基地簽署了框架協議,將積極推動熱水墓群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的持續深入。
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槨室外發現暗格
泉溝墓地位於烏蘭縣希里溝鎮河東村泉溝周邊的山谷地帶,屬青海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泉溝一號墓形制為帶墓道的長方形磚木混合結構多室墓,墓室由前室、後室和兩個側室組成,前室為磚室,後室及兩側室為柏木砌成,頂部用柏木封頂,墓頂上堆積大量石塊,防盜措施嚴密。前室和後室均繪壁畫,墓頂繪有各類珍禽異獸、祥龍飛鶴、日月星辰等圖像。在後室西側木槨外墓底坑壁上,發現一處封藏的暗格,內置一長方形木箱,木箱下鋪有糧食種子。
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杯
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墓道東壁龕內隨葬品
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墓道東壁龕內隨葬品
考古發掘顯示,泉溝一號墓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壁畫墓,繪畫技法具有濃郁的唐風,圖像內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墓內的彩繪漆棺是迄今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獨特葬具裝飾形式。據專家點評,泉溝一號墓葬的發現,對於探討古代漢藏文化融合進程和青海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況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青海日報
編輯:雷怡安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RQtsm4BMH2_cNUgDc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