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迷途,心在牢籠

2019-07-20     一樣的火焰

人生就是不斷從一個牢籠跳往另一個牢籠的重複過程。

一個人大腦里思考的最多的事物,基本上來自最近一年裡的那些人和事。

而每一年的回憶都是一個牢籠。

如果大腦是一個圖書館,裡面的記憶是一本本各式各樣的書,那麼一個人某一個時刻最熟悉的書,肯定是近一年經常用到的書。

如果和一個無趣的人聊久了,你就會發現對方總是在重複那些讓你聽膩了的老段子,曾經覺得新鮮好玩的故事,也會變成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和那些有趣的人聊天?

那是因為他們總是在不斷地冒險,他們總是能夠給你不一樣的世界。

他們的牢籠很大,大到超過了你的全世界。

而你的牢籠很小,小到一不小心就會壓的你喘不過氣。

現在每年回家都會找那些老家的朋友聚一聚。

古時候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會改,鄉親依然在。社會幾千年的超緩慢發展,讓我們不管離開多久,回去依然可以快速融進去。

但是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實在是太過於迅速,快到人們一下子都反應不過來,於是階層的斷層,信息差的新層,甚至人與人之間觀念的斷層都出現了。

我們回家除了基於血脈的親情,和基於「家」的愛以外,身上其他的聯繫會變得越來越淡。

因為你已經跳出了這個牢籠,而他們越來越習慣。

他們在他們的牢籠里掙扎,你在你的牢籠里求生。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身邊的圈子就會很局限。

你知道的東西身邊的人也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他們也不會知道。

於是你的視野就局限在這個小圈子形成的牢籠裡面。

而且人天性就喜歡安全感的本能,會讓你覺得在這個牢籠里很舒服,舒服的不願意爬出來。

畢竟每一個牢籠里,掙扎出來都會被牢籠本身多傷害。

這讓我想起來玩的遊戲《開心消消樂》。裡面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從最下面的牢籠往上面個個升級的過程。

比如你和你的朋友在這個小牢籠一起在進步,一起在一個個大牢籠裡面跳躍,高度越來越高,牢籠越老越高級。

最終在高空回望曾經那些跟不上節奏,被甩出去的朋友,夥伴,路人,你會覺得欣喜,還是惆悵呢?

那麼此時此刻你身在哪個牢籠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PCJGWwBmyVoG_1Zlm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