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座「小趙州橋」,古色古香已有千年歷史,你去過嗎?

2019-04-29     保定早知道

方順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橫跨於龍泉河上,因在方順店附近而得名。古時候驛路從方順橋上通過,是京師經保定府去南方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歷代的重要關卡。

古建文化·方順橋

古時候驛路從方順橋上通過,是京師經保定府去南方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歷代的重要關卡。據民國十八年(1929)《滿城縣誌》載,方順橋始建於西晉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開皇、金明昌年間繼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橋毀,僧德印募修。現存建築為明重修。

方順橋橋面

此橋曾名叫「訪舜橋」、「雙鳳橋」有這樣一個村裡人祖輩相傳的故事,相傳堯帝是上古時代咱們北方的一個部落首領,就住在堯城(今順平堯城村一帶)。由於堯仁慈愛民,聰明勇敢,善於抵禦自然災害,深得民眾和其它部落擁戴,被推舉為帝。

後來,堯感到自己年紀大了,就想把王位傳給兒子丹朱,可是丹朱整天價講究吃喝玩樂,一不憂國,二不憂民,堯帝很為此事費心思。丹朱不能接替王位,那麼叫誰擔當呢?他的女兒娥皇女瑛看到父親愁悶的樣子,就替父親出主意:「天下之大,賢才遍野,何愁無有?」堯帝聽取了女兒的意見,經常到外頭訪察賢德之人。

方順橋局部

一天,堯來到舜村(即今東方順村),見一穿戴樸素的小伙子正耕田。這小伙子手裡提著個鞭子,用手拍著牛的脊樑說:「牛哇牛,你走哇!耕不完這三畝地,咱倆誰也別想回家。」牛聽了小伙子的話,使勁拉了一陣,不一會兒又停了下來。小伙子又用剛才的辦法說了幾句,牛說又拉起來。

堯帝看在眼裡,覺得此人就是一個賢良之人,正是自己要尋訪的人物,於是決定把王位禪讓給舜。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堯還把兩個女兒許配給舜。娥皇、女瑛與舜成親之後,經常要過曲逆河,她們看到行人過河的苦處,就興建了座三拱橋。

方順橋·吞水獸

人們為了紀念娥皇(乳名大鳳)、女瑛(乳名二鳳),就把這座橋叫做「雙鳳橋」。這不是瞎說,有詩為證:「雙鳳橋下水東流,昔日曾通一葉舟,蘆葦夾岸澄水清,板橋石砌匠心求。」後人為紀念堯大公無私的賢德,就把這座橋改稱「訪舜橋」,舜的故里改稱「東訪舜」。時間一長,人們就叫成了「方順橋」、「東方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OG7BmwBmyVoG_1Z02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