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智能充電樁,能防電動自行車充電起火,可我們推廣安裝越多,心裡越擔心害怕!」12月19日,無錫富之仁科技公司業務經理許光論打開電腦,手指梁溪區「充電小斑馬」平台實時數據說:「在全區地下車庫已安裝智能充電樁1230套、充電插頭1.23萬個,當天共使用5764次,使用率46.78%,不足一半。」
見記者似懂非懂,他耐心解釋說:電動自行車燃燒及引發的火災,八成發生在充電過程中,如充電插頭不拔導致的過充、電池爆炸、充電器質量不佳等。所以,國家提倡安裝智能充電樁,電池充滿自動斷電,如電池或充電器有問題還能拒充並預警。
「這樣的技防好事,你怕什麼?」見記者不解,老許一臉焦急地辯解:「梁溪推廣智能充電樁全省最多,我們安裝的又占全區一半左右。充電樁由我們免費提供,但充電有償。如果裝而不用,既浪費,又不利於我們收回成本再投建。」
「既然如此,梁溪區為什麼還全力推廣智能充電樁?」記者追問。「這,我就說不清了。」老許坦承。
兩條生命「換來」的技防對策
「街道26個小區地下車庫,都安裝了智能充電樁。為啥力度大?說起來都是教訓。」梁溪區山北街道安監辦主任巨雲學痛苦地回憶,「2017年底,一戶人家電動自行車充電引起火災,奪走一對年僅6歲的堂姐妹生命,還燒傷兩名大人。」
就在該事故善後處理的兩年間,全區又發生多起電動自行車充電引發的火災,燒毀電動車超過200輛。
「區里把遏制電動自行車充電火災的『硬骨頭』,交給區應急局來『啃』。我們建議推廣安裝智能充電樁,從源頭防控電動車火災。」區應急局局長費海良說,區領導拍板,採取第三方投入、消防主體買斷等方式,首先在使用電動車較多的1300多個老舊小區、安置房小區布「樁」,逐步推到全域。
「大夥帶著感情宣傳推廣,多裝一個充電樁,等於多一份安全保險。」區應急局副局長張偉中介紹,去年5月至今,全區800多個小區安裝智能充電樁4000多套、充電插頭4.5萬個,總數全省第一。「自此,全區沒有發生電動車燃燒及引發火災事故。」
棄用背後是利益與管理博弈
「共有50多個小區裝了充電樁,可就這1000多個充電插頭,使用率只有三成。」清名橋街道安監辦主任王力軍認為,老舊小區地下車庫狹小、充電不方便,物業公司和車庫管理員「不配合」,是棄「樁」不用主因。
之前,居民電動車充電以「包月」為主,即每月交二三十元給物業,晚上電動車進庫後,不管電池缺不缺電,都插頭充電,一充就是一宿,很不安全。
而智能充電樁刷卡充電、按分鐘計費,1元5小時,充多少算多少,比「包月」省錢。用戶分流,動了靠「包月費」創收物業公司和車庫管理員的「奶酪」,有的便阻撓安裝充電樁,有的不維持充電秩序、聽任電動車亂停亂放,甚至私自拉線搞「雙軌」充電。
清名橋街道永勝新村居民張衛國反映:小區地下車庫面積小,無法劃分充電區和停車區。車庫只有一面牆安裝智能充電樁,靠外停放車輛,無法挪到充電樁前充電,干著急;而之前的充電插頭又被封了。
「你問怎麼辦?」他伸出三個手指,「繼續『包月』,由車庫管理員拖出電線偷偷充電;車停樓下,從家裡『飛線』(引線)充電;把車推到樓上,在家門口就近充電。」他比喻:「一夜回到解放前。」
「嚴管加上補償,可以基本化解這些難題。」巨雲學現身說法,街道給「包月」收入減少的物業公司一定補償,夯實物業推介使用充用樁的監管責任;同派出所聯手,見「飛線」就剪、見亂停車就罰,還在電梯內加裝隔擋,阻止電動車上樓充電,嚴管當頭,使用充電樁居民日見增多。
「對於車位較少的老舊小區,如果空間允許,可在地面建集中充電點,緩解地下車庫充電擁擠壓力。對於使用非智慧型手機、不會微信支付的人,我們愛莫能助。」他實話實說。
推用並舉「推」是當務之急
「去年7月,全省夏季消防安全會議提出,每年在1萬個車庫安裝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連續3年。」省消防總隊防火部部長丁余平說,梁溪區推進進度快、覆蓋面廣,值得肯定。
據介紹,我省是電動自行車生產、使用大省,保有量近4000萬輛,但其中九成在用電動自行車不符合今年4月15日起實施的「新國標」。「整輛車都不達標,還能指望充電器合格?為此,省政府與各設區市政府簽訂消防工作責任書,其中就包含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安裝內容。目前,全省推進力度不平衡,還有不少『盲區』。」丁余平說。
「推不推是重視程度問題,用不用是管理問題。」省消防總隊監督管理處處長李磊認為,推裝充電樁,要同城市規劃完善、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充電習慣養成、物業管理水平提升等相結合,系統推進,政府尤其要加強政策引導和便民服務,注重長效和實效,把民生實事辦好。
許光論建議,儘管政府不能強制居民使用充用樁,但對私拉亂接電線、違規停放充電的行為,要嚴厲打擊。同時,擇優扶持充電樁推廣企業,增加政府購買服務數量,幫助企業儘快實現盈虧平衡。
「工作重點要轉向應用推廣,提高宣傳的針對性。」費海良說,梁溪區推廣智能充電樁以來,平均每天拒充、預警100多次,規避了大量充電事故。「只要過細工作,這種科技興安、防患於未然的好事,不會有人反對。」他對全區智能充電樁推廣和應用均走在全省前列充滿信心。(林 培)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