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去溫度的直爽,最後都變成了傷人無數的刀子

2019-11-16   粥左羅頻道

作者 l Beckie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奇葩說》第六季開播了。

辯論場上,辯手們獨到的見解、犀利的言辭,單刀直入、一針見血的表達方式,每每讓觀眾拍案叫絕。

辯論場外,槓精無孔不入。在網上懟天懟地懟空氣,在現實中披著心直口快的外衣,對看不慣的一切指手畫腳。

把尖酸刻薄叫做言辭犀利,把陰險惡毒當做幽默風趣,還美其名曰:我就是這麼一個直爽的人。

化用一句經典:直爽啊直爽,多少語言暴力,借汝之名。

01

以愛之名的直爽

背後是孩子暗暗留下的淚

「你這孩子,見到人都不打招呼,真沒禮貌!書都白讀了!」

「你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我養你還有什麼用?」

有沒有覺得這些話似曾相識?

我們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受過這種「打擊式教育」。取笑、挖苦、威脅,以及在外人面前的否定式自謙,是中國式父母奉行的慣用手段。
在第一季《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帶兒子巴圖上節目,全程懟兒子懟上熱搜。
一早起床她就開始吐槽:「你怎麼那麼笨呢,我生了一個廢物。」

聽到嘉賓劉憲華早起為大家煮了粥,隨即表示:「能換兒子嗎,我能換一個嗎?」

喝完粥,宋丹丹又說起這話,「跟民政局說一下我換兒子。」

這時巴圖的臉色已經有點不好看了。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巴圖主動去煮雞蛋。宋丹丹又嫌棄兒子把煙全煽在了她的臉上,吐槽他是在製作煙霧彈。
到這裡我已經看不下去了。彈幕滿屏都是:仿佛看到自己的親媽。
但是你說宋丹丹不愛巴圖嗎?

她愛,甚至可能比一般父母還要愛。她曾在節目裡恨鐵不成鋼地說:我就希望巴圖不要怕打擊,要習慣打擊,打擊多了就會堅強。
打擊真能讓人成長、變得堅強嗎?
記得剛上高中那年,媽媽問我:「長大了想做什麼?」或許她期望我回答科學家、老師、銀行家這類光鮮亮麗的職業。

而我卻說:「我想當歌手。」
她黑了臉:「你怎麼這麼沒出息,這些年書都讓你白讀了。」隨後她把這件事當做談資,每每和親戚閒聊時都會提起,笑話我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往後 7、8 年的時間裡,每逢家族聚會,總有長輩開玩笑說:「你當年不是還說你想當個歌手嗎,現在怎麼不去報名參加中國好聲音啊?哈哈……」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和人說過,「我喜歡唱歌」,也不再在公開場合唱歌。

我也曾問過我媽:為什麼總是要貶低我,我真的有這麼差勁嗎?

她說:我是怕你驕傲。母女之間哪來那麼多彎彎繞繞,想到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往就好了啊,說到底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多少父母就是以「為你好」、「愛你」的名義,打著直爽的旗號,說著字字見血的傷人言論,且不接受反駁。
誰又知道,這聲聲打擊背後,藏著多少孩子咬牙憋住的淚水。

02

不留情面的直爽

是愛情列車的終點站

知乎有一個問題: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在你今後對我好的日子裡,都像錯覺。
語言暴力是家暴中最無形,卻最具殺傷力的武器。雖然它不會傷人手腳,卻會在伴侶心裡留下永遠不可磨滅的傷痕。
台灣知名女主持人寇乃馨和著名音樂人黃國倫是一對模範夫妻。寇乃馨在《我是演說家》里,有一次感人的演講,主題是《別對你愛的人飆狠話》。
她說:說話是我的武器,我用這個武器傷人無數。
「我很愛黃國倫,可是,通常傷黃國倫最深的,就是我本人。有一次我被他氣到,我覺得我一定要打敗他,現在什麼話能傷害他我講什麼話,一定要挑他最痛的講。我就指著他說,黃國倫,你憑哪一點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二手貨,你配不上我。」
黃國倫沒有回嘴,轉身就開始收拾行李。他拉著行李箱,走到家門口,回頭看了我一眼。他說:

「乃馨,有些話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嗎?」


越會說話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語言去傷人;越會說話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話語形成一個暴力。

香港演員蔡少芬是出了名的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她和丈夫張晉參加過一檔綜藝節目。

其間,蔡少芬與張晉的媽媽意見不一,兩人爭議後問題仍得不到解決。蔡少芬有點不高興。
按照她一貫的脾氣,口無遮攔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想必會天雷勾動地火引發婆媳大戰。可她沒有,她克制住了自己,把問題交給張晉去解決。
她說,自己在生氣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出聲的。因為一旦出聲,會控制不了自己,難免說出一些很狠的話,傷害感情。

哪怕這個人不是張晉,而是他的母親,蔡少芬也願意為愛妥協。
在婚姻里,最傷人的不是拳頭,而是舌頭。
今天我一句「你怎麼這麼討人厭」,明天你一句「當初我就不該和你結婚」,後天我再來一句「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才不和你過」……

在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中,各自逞口舌之快,最終愛情慢慢消散,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03

事不關己的直爽

是對他人的變相謀殺

前段時間「李小璐出軌事件」又出實錘,再次掀起全民狂歡。大家群起而攻,對李小璐和 PG One 口誅筆伐。
站在道德層面,我鄙視這兩個人。但同時我又在思考:雖然大家是在坦率地表達自己的價值觀,但是這種鍵盤俠的行為,真的對嗎?
記得《奇葩說》有期辯題是,「醜聞主角活該被萬人虐嗎?」蔡康永作為反方,說了這麼一段話:
「你們在養一隻怪獸,你們的每一個立論,都把那扇放出怪獸的籠子門往上抬一點點。你們一旦放出這隻怪獸來,在座的各位你們沒有人有能力把它關回去。這就是那隻怪獸可怕的部分。
它一旦被放出來,它不會只去咬有能力抵抗的那些千萬粉絲擁戴的偶像明星,它會去滿街上任意咬它們要咬的任何人,那個才是我覺得害怕的部分。」
「萬人虐」如猛獸,一旦這種行為被主流大眾認可,每個人都可能是下個受害者。


去年,一則女醫生不堪壓力自殺的新聞對我觸動很深。
起因是一個微博大 V 發了一段視頻,並配文「疑因妻子游泳時被撞到,男子竟在游泳池按著小孩打」。

隨後,各大媒體紛紛轉發。
緊接著打人男子被人肉出來為水利局員工。一時間群情激奮,所有人跳出來指責、唾罵,覺得自己化身為正義的使者,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
最終,男子的妻子,也是新聞中的女醫生,因為不堪輿論壓力而自殺。直到這時,真相的另一部分才浮出水面。
當天,這名女醫生和丈夫去游泳,被兩個男孩觸摸臀部。女醫生要求道歉,兩個男孩拒絕了她,並朝其吐口水、做鬼臉。

女醫生的丈夫不堪其辱,將其中一個男孩按入水中並扇了耳光。
之後,男孩家長在洗手間攻擊了女醫生。第二天又到女醫生單位去鬧,想要領導處罰她,並將視頻傳給媒體。
真相水落石出。但事情就此結束了嗎?

並沒有。
曾經攻擊女醫生的網友迅速倒戈,戴上伸張正義的面具,像當時討伐女醫生夫婦一樣,轉而攻擊男孩一家:「流氓」、「畜生」、「殺人兇手」……
看,這頭怪獸虐完各路明星,殺死女醫生,又在尋找下一個獵物了。
伏爾泰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每一個以直爽之名行虐人之舉的鍵盤俠,靈魂深處都刻下了劊子手的印記。

04

直爽

不是語言暴力的通行證

語言如果失去了溫度,就是殺人的刀子。
直爽,不該是語言暴力的通行證。它會化成一根針,狠狠扎在聽者心頭,每次觸碰隱隱作痛,甚至一輩子無法將其拔除。

因此,開口前請三思:

對孩子,多些鼓勵,少些否定;

對伴侶,多些包容,少些指責;

對陌生人,多些理解,少些戾氣。

中國人有句老話: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共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Beckie。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