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夯實管理基礎

2023-11-23     健康報

原標題: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夯實管理基礎

2021年,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提出加快建立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為更好落實方案要求,做好醫療機構價格管理工作,近日,中國醫院協會醫保專委會組織開展了相關調研,針對醫療機構物價管理中的基本情況和困難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有1532家醫療機構、2982人參加了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醫療機構在價格管理能力和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

首先是能力建設方面存在短板。醫保和物價管理部門在醫療機構的管理和經濟運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維護醫院和患者權益、推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重要力量。此次填寫調查問卷的人員所在醫療機構,床位在500張以上的占總數的60%,三級醫院約占3/4,但調查結果顯示,醫保和物價管理力量與醫院規模不相匹配:69.08%的醫療機構中醫保管理人員不足10人,其中0~5人的占比達48.69%;超過92%的醫療機構的物價管理人員不足10人,其中0~5人的醫療機構占比高達84.67%;有69家醫療機構未配備專職的物價管理人員。

從教育背景來看,相關管理人員的學歷以本科為主,專業背景以財務、護理為主,21.5%的醫療機構尚未配備專業的物價審核人員。醫院物價管理工作與醫療服務緊密相關,相關人員具有醫療專業背景對於正確定價、成本核算等至關重要。缺乏醫療背景的工作人員可能難以深入理解醫療行業的複雜性,導致管理上的不足。他們在與醫務人員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進行溝通時,也可能面臨理解上的障礙,導致信息傳遞不暢,影響工作的協同性。此外,缺乏醫療經驗的工作人員可能對醫療服務流程和醫療服務項目的實際操作不夠了解,難以準確評估醫療成本。

可見,加強醫療機構醫保和物價管理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結構是當務之急。

其次是機制建設方面仍有不足。調查結果顯示,醫療機構的物價管理人員獲取物價管理信息的方式及渠道五花八門:有的通過上級部門發布的正式文件,有的通過微信公眾號、新聞、行業相關協會組織的會議獲取信息……45%的物價管理人員表示,只依賴1種方式獲得物價管理信息,渠道較為單一。

有部分填寫問卷的人員指出,價格管理相關的最新文件和政策常常不能及時傳達到政策的執行部門,其中原因不一而足,包括上級部門下發文件延遲,部分文件通過網站公布卻未對醫院下發正式通知,文件傳達時間較長而通知截止時間較短等。也有人表示,醫保部門下發的收費政策文件中,項目內涵及計價單位不甚明確,且缺乏上級機構的精準解讀。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事關民生,非常敏感且高度依賴「三醫」協同聯動,而這往往建立在政策傳達準確高效的基礎之上。此次調查結果提示,當前急需建立一個務實高效的信息溝通與協調機制,確保政策文件能夠快速傳達並得以貫徹執行。

建議醫保管理部門與醫療機構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通過召開例行會議等形式,及時傳達重要文件和政策調整信息;也可通過建立專門的線上平台,提供政策文件查詢和解讀服務。行業協會等機構可積極組織開展實地調研,了解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加強醫保物價管理業務培訓,通過舉辦相關會議或論壇,為探討價格改革與管理搭建平台。

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保物價辦公室主任 孔莉、中國醫院協會醫保專委會秘書長 韓全意

編輯:姜天一 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徐秉楠 陳飛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5V3XXCLE】獲取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981c48cc63fdabe9f086e76df64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