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搶著要,加入美籍卻為國培養20位博士

2024-01-14     張桃子

原標題:中國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搶著要,加入美籍卻為國培養20位博士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一個人想做成大事,那麼他就得有一定的耐力,不論是報仇還是其他,道理都是這樣的。

高華健就是這樣一個有耐力的人,忍辱負重多年,最終做出了讓國人感動不已的事情!曾經的高華健是被國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並前往了國外深造。

他被中美德三國爭搶,並選擇留在美國。大家不理解,有的人甚至是對他破口大罵。面對這一切,高華健默默地承受著,最終為我國培養了20位博士,他的苦心也終於被世人所知。

高華健是四川成都人,生於1963年,家庭條件普通,他卻意外地聰明。在同齡孩子學加減乘除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更深層次的運算,永遠比同齡人快一步,也更成熟一點。

因此,大家都對他是讚賞不已。畢竟在那個年代,讀書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高華健也很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家境普通的他,知道讀書是他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也一直很勤奮。

聰明的頭腦加上勤奮,高華健進步得很快,並在15歲的時候跨級考上了西安交大。15歲的年紀卻能考上錄取率只有7%不到的名牌大學,這是很難得的事情。

同時,高華健的名聲也傳了出去,被大家稱為「神童」。在高華健那個專業,他是最小的,老師和同學都很欣賞他,誰承想後來竟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高華健的專業是工程力學,儘管他所在的西安交大科研實力已經足夠強了,但是在當時,和國外還是有點差距的。於是,高華健便萌生了國外深造的想法。

於是,當19歲的高華健畢業後,他不是選擇就業,而是繼續努力考國外名校。大家不解,他這個年紀,這個成就,已經足夠他在國內擁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了,為什麼還要留學?

高華健有他的考量,他深知自己相較於國外的學生還有不足,也渴望著自己學到更多,心裡也有自己的打算。最終,高華健如願考上了哈佛工程系的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

後來的12年,高華健成功獲得了哈佛的工程系博士學位,並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教授。這個時候,他只有25歲。高華健的學術能力非常強,並且在教學期間還不斷地鑽研科研。

大家不理解,為什麼高華健要放棄自己的國家,所以不少人的情緒比較激烈。對於外界的聲音,高華健仍舊專心搞科研,說著:我有我的打算!

大家罵他是「白眼狼」,也有人嘲笑他目光短淺。在當時我國是極度缺乏人才的,像他這樣少年成名,又有留學經驗的精英,是非常吃香的。在我們國家當個高管,賺得不比在美國少。

不少國人還是挺惋惜的,這麼優秀的一位人才,卻沒有留在祖國。同時,對他的謾罵聲也更激烈了,但是逐漸,這種聲音也停止了。時間會沖淡一切,大家也慢慢忘記了這回事。

三、20位博士回國,都是高華健培養出來的

後來,我國也有不少人才前往美國留學。大家在感慨,可能又要留在美國了…就在這時,中科院官網數據顯示,高華健培養的20名博士、博士後回來了。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以學術交流的名義,申請和國內的高校進行交流,並向我國高校傳輸國外先進的科研技術。對我國來說,在當時這種對外的學術交流的機會真的是很難得也是很寶貴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內科研的進步。

高華健的大多數著作成果都進行了共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有1/3是和國內專家一起編撰的。一方面是將先進學術分享給國內專家,一方面也是提升我國學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儘管他沒有回到祖國,但是為我們國家培養了20位博士,對我國當時的發展絕對是一種極大的促進。至於他為什麼沒有回到祖國,大家也有了一定的猜想。

大概是當時的國內學術環境確實相對落後了一點,想要國家越來越強,還是得多學習多研究,多給國家培養人才,所以他才留在了國外吧。

結語

本文介紹的就是高華健這個人才,少年成名,是人們心目中的天才、神童。在大家欣賞的目光下前往美國深造,卻又在學業結束的時候選擇留在美國,加入美國國籍。

一開始大家都是不理解的,甚至開始對他進行謾罵。面對這一切,高華健心靜如菊專心搞科研、培養人才,最終給祖國送回了20名博士!在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他的良苦用心。

這個時候,對他的謾罵聲都變成了讚許。不得不說,高華健真的是一個有遠見、有耐力的人。懂得厚積薄發,懂得忍耐,為我國奉獻了極大的貢獻!大家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8c99a8f6ba4df987474ae5572bb3f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