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L6:吉利新能源的「意難平」?

2023-09-16     電動湃

前腳銀河L7剛傳來「月銷破萬」的捷報,後腳銀河L6便迫不及待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作為吉利銀河系列第二款走量車型,8月25日,吉利銀河L6在成都車展正式開啟預售,正式上市就在明天,9月16日。

新車共計推出四個版本,分別是60km AIR版、60km PLUS版、125km MAX版和125km星艦版,官方透露預售價格區間為12.8萬-15.8萬元。

這一價格與銀河L7(13.87萬-17.37萬元)稍有重合,但考慮到最終上市價格一般會比預售價低出1-2萬的「老規矩」,插混轎車銀河L6無疑將與插混SUV L7形成合力,共同圍剿如今最火爆,也是體量最大的緊湊級家用市場。

不僅如此,等到今年第四季度,吉利銀河還會推出自己的首款純電車型銀河E8。

至此,「智能電混L系列」和「智能純電E系列」,將共同組成完整的銀河品牌,開始在主流新能源市場發力了。

在官宣成立的第一年便向市場集中投放三款車型,且刀刀扎向蛋糕最豐厚的主流市場,可見,吉利對於銀河寄予厚望。

而銀河L6又能否挑起重擔呢?

銀河品牌的「著急」,要從吉利在新能源轉型的「意難平」說起,而比亞迪稱得上是一個絕佳的參照。

2017年,吉利以127萬輛的年銷量摘下國內自主品牌銷量桂冠;那一年,比亞迪的銷量才剛剛破40萬輛。

此後4年,吉利一直霸榜國產乘用車銷量第一。2021年,吉利甚至以132.8萬輛的成績超越上汽大眾,把曾經高高在上的合資車企都踩在了腳下。同年,比亞迪僅70萬輛年銷,看得出有長進,但不多。

站在那一年的光輝歲月里,榜一大哥吉利彎下腰都不一定瞅得見「小弟」比亞迪。

但誰能想到,2022年,一切都變了。

在吉利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比亞迪的銷量突然乘上了火箭,在以插混DM-i為主的一眾新能源車的助力下,年銷量一下子躥升至186.3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了155%。

而扎心的是,吉利也並非不努力,年銷量穩紮穩紮達到143萬輛,只是面對比亞迪突然逆天的反轉劇本,顯得有心無力。

時代驟然劇變,並未給任何人留下喘息的機會。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車在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市占率一路從2020年的5.8%,飆升到了2022年的27.6%。比亞迪幸運地踩中了節拍,幾乎以一己之力吞掉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半壁江山,這讓曾經的一哥吉利如何不著急上火?

2021年,在百萬年銷面前,吉利汽車燃油車的銷售占比超過90%,而新能源車的占比只有區區6.7%。

轉型的道路上,吉利走過不少彎路,例如火急火燎推出的幾何品牌,由於大部分產品都走「油改電」的技術路線,比如幾何A的底盤就是由帝豪GL改進而來,不論是空間利用率還是續航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反映到市場層面,就是幾何汽車幾乎沒有激起任何水花。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幾何汽車銷量分別為1.27萬輛、1.03萬輛和4.95萬輛。

再比如,與力帆合資成立的新能源品牌楓葉汽車,在多款車型滯銷的情況下,黯然退場,如今更名為睿藍汽車,但旗下車型銷量依舊不容樂觀。

事實上,很多用戶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上述品牌,而吉利真正在新能源領域下決心,或許是從2020年底推出SEA浩瀚架構開始。

隨後,在浩瀚架構下誕生的極氪品牌應運而生,在全新的三電技術架構加持下,2022年,極氪同比增長10倍,全年交出7.2萬輛的好成績。

但極氪承載的是30萬以上的純電市場,容量畢竟有限,梳理吉利的產品譜系可以發現,中國星、博系、繽系、帝豪系形成的「吉星」產品系列,已經穩固了基本盤。

幾何品牌回歸吉利品牌後,打的是15萬級純電大眾市場。此時,吉利最缺的就是一個能穩住20-30萬元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品牌,一個可以和比亞迪正面掰手腕的硬角色。

在看得見的將來,燃油車或許可以看做基盤,而新能源才是叩響時代變局的敲門磚。

正因如此,定位中高端的新能源品牌銀河的到來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在這樣的背景下,2月23日,吉利集團正式發布了全新子品牌銀河,同步亮相的還有該品牌的首款落地車型——智能電混SUV銀河L7。

從目前的銷量數據來看,銀河L7在上市首月銷量高達9673台,七月更是攀升至10058台,八月達到11117台,連續兩個月銷量破萬無疑對於銀河品牌而言「軍心大振」。

作為新一輪品牌架構調整之後,重新定位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銀河的推出實在算不上早。

尤其是,如今在緊湊級插混領域已有多款實力不俗的悍將,比如SUV領域的比亞迪宋PLUS DM-i、長城哈弗梟龍 MAX、長安CS75 iDD;以及轎車領域,有比亞迪秦PLUS DM-i這類熱門選手。

隨著新能源市場窗口期收緊,形勢的迫切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吉利當年的預判。

在如今激烈競爭的市場裡,對於銀河而言,L7起勢兇猛,L6則必須乘勝追擊,再添一把火。

聚焦到產品,銀河L6定位緊湊級純電混動轎車,4782*1875*1489mm的尺寸,以及60km-120km的純電續航來看,只能算得上中規中矩,優勢並不突出。

至於「大招」,銀河L6選擇放在了智能座艙和動力系統兩個方面。

智能座艙是銀河L6著重發力點,新車全系標配高通驍龍8155晶片,對比同級競品比亞迪秦PLUS DM-i配備的高通驍龍665晶片,兩者在算力上相差13倍。

這意味著,吉利銀河L6在車機響應速度以及交互流暢性等方面都會更占優勢。

其次,銀河L6還融入最近最為火熱的AI大模型技術。

按照吉利銀河官方說法,在同級家轎仍局限於車內交互、導航、娛樂應用等車機軟體功能時,吉利銀河 L6 已率先實現了從「人機互動」跨越到「人車交互」的智能革新。

簡單來說,通過語音的方式,車主不僅可以在車內與車輛互動,也可以在車外與車輛互動。

比如,車主可以在車外通過語音指令,控制車輛車窗、空調、後備箱等硬體的開關,還可以在加油站、路口等場景讓車輛代替自己「說話」,與加油站員工溝通、提醒行人注意車輛等。

全棧自研的「AI大模型上車」算得上銀河L6的殺手鐧,配合8155智艙晶片,這樣一套智能座艙組合拳幾乎在同級車型中難覓對手,已經足以媲美一眾30萬級別以上的中高端智能新能源車車型。

動力方面,銀河L6搭載的是新一代的雷神電混8848,它是由1.5T四缸發動機、3擋變頻電驅DHT Pro,以及P1、P2兩個電機組成。

此前,插電混動和增程式車型雖然可以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但也面臨著虧電能耗過高的困境。

而憑藉雷神電混發動機和變頻電驅,銀河L6這套動力系統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把虧電油耗控制在4.55L/100km,同時擁有247km/h的最高時速。

此外,神盾電池安全系統,13.2+10.25英寸雙大屏、全域OTA、感應解鎖無感啟動……這些配置在銀河L6上也都統統全系標配。

此前,吉利在新能源上裹足不前,很大程度是被詬病沒有花大力氣運營某個技術或品牌,不論是純電、混動、氫能源,還是低中高價位段的品牌,雖然都有涉獵,但結果卻是,盤子攤的很大,但單拎任何一個品牌出來,都算不上出類拔萃。

而從銀河開始,吉利汽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從新產品、新技術、新標識、新渠道生態與新服務標準多個維度全面升維。

而在國內乘用車最主流的緊湊級車型市場,繼插混SUV L7之後,插混轎車L6緊隨其後,足以見得吉利意圖進軍主流新能源市場的決心。

比亞迪的突飛猛進,幾乎給所有自主車企狠狠上了一課。

眾人紛紛恍然大悟,原來這世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是低頭做事,抬頭看路,更重要的是順勢而為。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論是2023年將推出10餘款新能源車型的長城汽車,還是夸下「150萬輛的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海口的上汽集團,亦或者如今壓下重注的吉利銀河,均是大象轉身,無懼亦無畏。

一個個誇張的數字背後,是新能源汽車慘烈的貼身肉搏,身處時代洪流,一切皆有變數。

而值得肯定的是,銀河便是吉利擰成一股力,悉心磨礪的尖銳刺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8080a20e3d6ce6edc11f2046032e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