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
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會議期間
六安這些市直「一把手」
為六安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無廢城市」「三大保衛戰」……
六安守護青山綠水有實招
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藍天、碧水、好環境已成為六安朋友圈的「標配」。
兩會期間,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馮先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我市將堅定守護青山綠水,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態強市。
樹牢「一個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好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空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各項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加快「兩個創建」。加快「無廢城市」創建。編制《六安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加快示範市創建。推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指導金安區、裕安區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霍邱縣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打好「三大保衛戰」。藍天保衛戰。紮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七個專項行動」。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進「一企一策」「一園一案」精準治污。拓展大氣污染防治智能預警系統應用場景。深入推進「三整治一保障」專項行動。碧水保衛戰。堅持「一水一策」精準管控,推動22個國控斷面、25個省控斷面、8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提升,重點加強城東湖、城西湖、灃河、淠東乾渠等流域系統治理。持續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農村黑臭水體試點項目進度。深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完成2024年新增的7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5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加強重點建設用地源頭防控,有序推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
做到「四個有力」。要素保障有力。摸排污染物總量指標,保障全市重點產業和項目落地需求;建立市、縣排污權儲備庫,進一步拓寬環境要素來源。信訪化解有力。常態化開展領導幹部帶案下訪、開門接訪,實行環境信訪事項清單化、閉環式管理。項目推動有力。強化生態環境資金項目監督管理。持續推動總投資近百億的金寨、葉集、舒城、霍山、霍邱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四是環境宣教有力。深化「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積極開展「生態文明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
確保「五個到位」。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到位。積極做好中央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各項工作,對已完成整改銷號問題及時開展「回頭看」。抓好2024年度中央、省級層面問題整改。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整治」。環境風險防範到位。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施治,圍繞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排查整治。持續強化環境應急能力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到位。持續推進金寨、霍山、舒城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啟動霍邱、金安、裕安、葉集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環評審批服務到位。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積極指導幫扶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辦理,做好重大項目跟蹤服務。環境監管執法到位。完善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圍繞水、大氣、土壤和危險廢物等重點領域,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全心全力、擦亮品牌
今年六安城區重點工程這樣打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我市重點工程聚焦城市發展所需、人民群眾所盼,全面提升城市品質,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持續讓人民群眾在發展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2023年,市重點工程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上好「基本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展主題教育,創新黨建品牌,推進黨建聯盟,充分激發乾部職工幹事創業熱情;堅持答好「新考卷」,立足城市建設主業,開展「項目建設管理規範提升年」活動,壓實質量安全環保主體責任,按照清單化、閉環式管理模式推動11個項目完工使用,2個項目主體完工;堅持守好「責任田」,大興調查研究,暢通訴求渠道,攻堅信訪積案化解,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及時破解制約項目建設「關鍵少數」問題。
2024年,市中心城區重點工程工作如何謀劃實施?市重點工程處黨組書記、主任陳斌表示:本次兩會承載著全市人民的美好期望,為六安未來發展統一思想、拓展視野、帶來機遇,今年市重點工程處將圍繞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和我市中心城區重點工程建設實際,展望新藍圖,開啟新征程,推動新發展。
一是把思想「提起來」,堅持以黨建工作引領推動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提高政治站位,統籌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勇做知難克難的「弄潮兒」、爭做知重負重的「實幹家」,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形象、奮力爭先的姿態、奮勇向前的氣魄,打造新時代重點工程幹部隊伍。
二是把項目「管起來」,立足城市建設主責主業,深入推進實施《新時代大別山革命老區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及其具體落實方案,加強城區交通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壓緊壓實項目建設管理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清單化、閉環式管理,優化項目施工組織,加強項目建設措施保障,並聯作業、階梯推進、科學決策,合理控制施工工期,按照既定目標加強項目調度,項目班子挂圖作戰,重點環節亮燈管理,切實加快項目建設推進速度,在確保不發生質量安全環保問題的基礎上,推動南華路上跨G312及接線工程、六安(大別山)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冬青路等2024年度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為六安城市交通暢通循環和公共服務便捷提供助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具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是把品牌「樹起來」,牢固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建設理念,以「精品工程」為目標,以「民生工程」為重點,緊盯重點工程品質目標,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建設標準,嚴格把控項目招標投標、現場管理、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嚴格落實項目質量安全和生態環保各項措施,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加強施工統籌力度,強化標後履約監管,充分發揮建設單位的主導作用,全心全力打造六安城市建設標誌性工程,進一步擦亮重點工程建設品牌,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來源:六安新周報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