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小白賣串記:花100萬交學費,房東跑了…

2023-03-08     火鍋餐見

原標題:火鍋小白賣串記:花100萬交學費,房東跑了…

導語:

9年前,張騰飛初出茅廬,一腔孤勇,在他看來,做餐飲開店,是件特簡單的事。然而,經過百般折磨和萬般毒打,9年後,張騰飛逢人就說,沒事別干餐飲,找個單位上班,挺好。

兄弟,但凡有路走,你可千萬別做餐飲

2014年,張騰飛大學畢業,意氣風發,誓要干出一番事業來。

彼時,新媒體興起,人人都是發聲體,如你所知,要搞些「高科技」或「別人看不懂」的玩意兒,你得去北上廣。

張騰飛去了上海,專職做公眾號,具體定位,就是餐飲。當時自媒體很賺錢,為餐飲品牌寫寫文章、發發廣告,一篇就能輕鬆拿到上萬元的「潤筆費」。

張騰飛所接觸的餐飲企業,都是極有名望的品牌,可謂日進斗金,看著人家白花花的銀子流入自家錢櫃,張騰飛也很眼饞,常常暗想,做餐飲這麼賺錢嗎?這也太簡單了!找幾個人,菜一炒,端上去,顧客吃完付錢,這也太沒技術含量了。

圖註:本期主人公張騰飛

當時的他,還沒聽過「倖存者效應」,即是,他看到的,都是倖存者,那些遇難者,他根本看不到,而且要命的是,找他投廣告的,都是賺錢企業,不賺錢的,根本沒錢投。這就讓他產生了一種幻象——餐飲是賺錢的。

不過,張騰飛還是不敢貿然進軍餐飲,畢竟,做公眾號為企業做宣傳,來錢也挺快。

兩年里,張騰飛為很多餐廳做過策劃,比如節日活動、開業慶典、引流營銷之類,也結識了很多老闆,這些老闆們有個共同點——酩酊大醉時,往往拍著張騰飛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告誡,「兄弟,但凡有路走,你可千萬別做餐飲。」

面對身家上億的老闆如此坦誠的諄諄教誨,張騰飛有點恍惚和猶疑,他不理解,為什麼他們生意這麼紅火,卻整天搞得像賠得沒褲子的模樣。

種種疑問在張騰飛心裡逡巡,但他沒功夫理清,因為2016年他結婚了,開始去青島工作。

「我是濟寧人,回山東,是故鄉基因的召喚。」張騰飛說。

小試牛刀,他盤了個不賺錢的串串店

依據過去的成功經驗行事,是人類的思維本能,所以,張騰飛在青島繼續做起了公眾號,把上海那一套放到青島來,妥妥的降維打擊。

除了在公眾號上給餐飲門店做推廣,張騰飛還購買了不少微信照片印表機,放到餐廳門口,顧客關注微信號,可免費打照片,一來讓餐廳為顧客提供超預期,二來能給公號增粉。

青島的餐飲業態比上海自然差了點,張騰飛發現,沒過多久,他就得搬一次機器——餐廳關門了,用不著了。

只做公號,肯定不解恨,這離張騰飛想像中的「成功」還太遙遠,於是,2017年,他盯上了「共享充電寶」。

如果拿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絕對是個一地雞毛的項目,但你無法勸說一個年輕人走彎路,因為年輕的意義就在於踩坑,如果漁夫一直小心翼翼地待在淺海區,永遠捕不到大魚。

張騰飛思忖良久,與幾個朋友商量,朋友一聽,這事兒能幹,也都想搞點事情出來,隨即,幾人湊錢,給張騰飛投了45萬,作為「天使輪投資」,加上之前賺的錢,張騰飛陸陸續續往這個項目里投了100多萬,研發、設計、組裝、投放……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入兩塊五。

2018年底,資金鍊斷裂,共享充電寶項目宣告失敗。

按理說,天使輪融資,清算就完事了,不用償還,但考慮到朋友信任,張騰飛表示願意承擔這些債務。

只靠公號賺錢,還錢的速度就忒慢了。張騰飛開始思考「第二增長曲線」,儘管他的第一增長曲線還沒畫好。

在張騰飛辦公的地方,有家小郡肝串串店,團隊常常去此處聚餐,一日,老闆神秘兮兮地告訴張騰飛,要給他介紹一筆大生意,一問之下,張騰飛方知,老闆口中所說的「大生意」,就是這家不賺錢的串串店。

該店260平米,上下兩層,十五六張桌子,客單價50—60元,租金便宜,由於經營不善,老闆想轉讓。

張騰飛幾乎沒做調研,就接了下來。

圖註:所開第一家串串店

他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著,這家店客流一般,但用做中央廚房也不錯,可以支持自己多開幾家店。

得嘞,這第一家店還沒開張,就想著開第二家店,到底還是年輕氣盛。

接手後,張騰飛優化了產品,調整了口味,請了幾個熱情的青島大姨,把服務整挺好,加上自己手握公號,宣傳條件十分便利,一頓亂拳,倒也將生意打出名頭。

張騰飛說,剛接手時,營業額基本一兩千,後來做到了四五千。

一年開了兩家店,一年關了兩家店

時光流傳,來到2019年,第一家串串店的盈利,讓張騰飛看到了希望,隨即又開了第二家店,他找來兩個小兄弟入股,一起搞。

因為產品好,服務熱情,第二家店的生意也還可以,但隨著一個兄弟當兵,另一個兄弟離開,串串店逐漸走下坡路;再到2020年,逢上疫情,開開關關,張騰飛開始往裡貼錢輸血,過了整整一年,到2021年,才正式關門。這是後話。

張騰飛說,關這家店,我沒有不舍,只有前所未有的輕鬆。

第二家店在2019年開業時,生意很好,張騰飛就萌生了開第三家店的念頭,如你所知,跑太快對心臟不好,容易缺氧和供血不足,過於快的話,還容易昏厥甚至死亡。

張騰飛的第三家店,開在了景區,先說結局,「五一開的門,十一關的店」。

這家店不是傳統串串店,只是在景區里開了個檔口,張騰飛每天送食材,檔口煮一煮,打包出售,每天風裡來雨里去地送貨,張騰飛也累夠嗆,關門之後,張騰飛感覺,自己肩上卸下了一塊大石頭。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神秘的法則,叫做「吸引力法則」,說白了,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張騰飛感觸最深,串串的失敗,也讓他吸引了同是天涯淪落人。

一位開火鍋串串的朋友,生意難以為繼,趕上家裡有事,找到了張騰飛,希望他能接手。

這家店有個特別明顯的特點——難找。

此店附近有較多社區,地處一個環形廣場之內,而且還是內環,並不靠路,能找到這家店的,只有廣場舞大媽。

張騰飛想著,自己手握百萬粉絲,還怕沒人來?於是,他與一個兄弟合夥,接手了這第四家店。

接手第一件事,張騰飛就急不可耐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的百萬粉絲們,粉絲也給力,看到文章就殺了過去,然而,找來找去卻找不到,打電話給張騰飛,但根據電話指引,依舊找不到,轉了幾圈後,只得悻悻而去,後來,這樣的情況,成了常態。

有時候,店裡一兩天不來一桌客人,這種情況,把他的合伙人——那個開朗熱情有說有笑的小伙子——都給整抑鬱了。

開店事小,人命關天,在2019年的秋天,張騰飛關了這第四家店,當時秋葉繽紛,秋風蕭瑟,可是,沒有一片葉子能飛進張騰飛的串串店。

你看,那麼多的葉子都找不到的店,人氣怎麼能旺。

從商場到街邊,他24小時營業

說著說著,就到了2020,疫情一來,中國餐飲墜入冰窟;2020的春節,成了個不可逾越的寒冬。直到暮春時節,境況才有所緩解。

環境一松,大街上的人就多了起來,商場也逐漸恢復了繁華,一日,某商場招商部的業務員找到張騰飛,問他有家店黃了,要不要接手。

張騰飛聞聽此言,頓時想起了可怕的「吸引力法則」,趕忙擺手,表示不幹;商場為了拉攏人氣,給了很多好政策,業務員一一講來,張騰飛倒也心思活動,不過,想想2019年的背運,實在沒勇氣去商場。

後來,業務員反反覆復地談,開出的條件越來越好,直到張騰飛無法拒絕。

生活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疫情的暴風雨,貌似過去了,張騰飛決定,跳一下舞。

2020年,張騰飛入駐了這家商場,還是串串店,占地300平,30多張桌;他當時想著,自己公號有這麼多粉絲,還怕沒人來?就算不想來,發券打折總能來吧?

可見,張騰飛早已忘記了「不能承受的環形廣場之痛」。

於是,張騰飛開始在公眾號上發券,38抵100,48抵100之類,顧客慕「券」而來,一時間,門口排起長隊,倒也熱鬧。

外面熱鬧,裡面更熱鬧,熱鬧到亂成了一鍋粥,每個人崗位職責不清晰、所有人都在救火,顧客怨聲四起,服務員低眉賠笑,又送菜又打折,看似生意好,實則不掙錢,要不是房租低,這第五家店根本撐不下去。

圖註:張騰飛在商場店和朋友小聚

憑藉著一般的口味、跟不上的服務以及打折發券的續命方式,張騰飛的第五家店岌岌可危。

還未打得一拳開,2020年5月底,張騰飛就搬離了商場,他這次吸取了教訓,花了整整4個月時間選址,直到9月份,才開了這家街邊店。

這家店上下兩層,200多平,成本降下來了,相比商場,營業時間也延長了,只不過延得有點長——24小時營業,原因是,第一家店在5月份時改成了24小時營業,測試效果還不錯,這家店就照搬了模式。

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張騰飛分股給他們,員工開始24小時三班倒,生意慢慢回暖。

二房東跑了,大房東怒了

他被迫關門

快跑者未必能贏,力戰者未必能勝,智慧的人未必有糧食,明智的人未必得財富,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所以,自古以來,「結果論」都害人不輕,畢竟,時運因素不可忽視,只有地利和人和,始終差點意思。

張騰飛就始終差點意思。

眼看這第五家店生意好轉,他迫切開店的DNA又躁動起來,但考慮自己這麼多年還未入門,決定加盟一家店,讓總部的人指導一下。

於是,2021年底,他加盟了一家「拌麵館」,至於名字,你一定聽過,但為了給品牌幾分薄面,還是不說為好。

這家麵館開在台東的核心商圈,100平左右,租金一年20萬,營業額一天2000元,但凡有點餐飲常識的人,就知道這家店的最終結局,除非情況反轉,然而,你我皆凡人,哪有那麼多傳奇。

圖註:主人公當時加盟的麵館

熬了小半年,張騰飛熬不住了,決定回歸老本行——他把麵館改了,開起串串店。

圖註:改造的串串店

張騰飛的第六家串串店,是2022年6月份改的,8月份關的,原因是二房東跑路,大房東發怒,直接收房,張騰飛被迫關門。

有一說一,這第六家串串店不關店的時候,生意還挺好。

關了個「准旺店」,任誰都不開心,但張騰飛還是默默忍受下來,他覺得,凡事都能溝通,有話好好說,就算是恐怖分子,也能談啊。

然而,等到張騰飛跟房東溝通好、再開業,已是2022年的12月初了。

2022年的中國12月,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月份,疫情之戰到了最後的決戰時刻,全國人民用自己的白細胞築成了一座集體免疫的城牆,用不同的症狀和姿勢,將病毒活活扼殺在了身體里,悲情悲壯又充滿希望。

你看,那個蓋長城的民族又回來了,他們攔住了烈風胡馬、攔住了狼子野心,並向兵臨城下卻又虛張聲勢的敵人,投射了最後一波炸彈,徹底瓦解了敵軍的身體和精神。

這個月,張騰飛關門了,因為他和員工們也都在很努力地瓦解敵軍。

也是在這一年,張騰飛改了品牌名——串三胡火鍋串串。

餐飲小白的4句「血淚箴言」

等到張騰飛再開業,已是2023年的2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門店開開關關,反覆斷檔,積累的顧客早就沒了,員工們有的去了別處工作,有的則任性地留在老家過元宵節,不肯再來,直到2月底,這第六家店才跌跌撞撞地營業。

說到這裡,還有一件弔詭的事情值得一提,之所以稱之「弔詭」,是因為此事多少有些不合常規——在2022年12月中旬時,張騰飛開了第七家店,還是商場店。

也就是說,在全國放開、病毒瘋狂傳播、商場渺無人煙的時候,他開了家新店,而且是在第六家店尚未穩定的情況下。

新店主打「露營風」,裝修十分有品,產品也有顏有料,性價比很高,只不過彼時全國人民都在家裡與病毒做鬥爭,真沒時間出來露營。

張騰飛倒也看得開,現在不露營,等身體好了,早晚過來露。

果不其然,疫情一過,生意火爆起來。

圖註:露營風串串店

世上總有這麼一種人,肚腩很大,凡事都吃得下去、以憑藉毅力獨自消化,並心懷陽光;那些令人不舒服的東西,最後也變成血與肉。他也因之變得更強大。

你看,要想真正的長大,還得多吃一點不愛吃的東西,聽一些不愛聽的話,做一些不樂意做的事。

在講述過去的時候,張騰飛情緒穩定、語氣平靜,偶爾還會調侃一下自己,頗有些「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意思。

依照從前的失敗經驗,張騰飛覺得有必要跟餐飲小白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1、餐飲小白不要盲目開店,學費要交很多,可能好多年都還不清,即便想開,最好找個靠譜的加盟品牌,讓總部給到足夠多的支持,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靠譜都最重要。

2、選址上,要慎重再慎重,多蹲點觀察流量,儘量別選環形廣場,八卦陣似的布局,顧客進去就暈。

3、餐廳要長久,還是得「好吃不貴,服務好」。

圖註:門店菜品

4、品牌傳播是錦上添花,如果團隊運營不給力,傳播越狠,關門越快。

如今,張騰飛的四家店逐步走上正軌,開始盈利,而且第五六七八家正在選址中。

前段時間,張騰飛還跟著火鍋餐見去遊學,他說,多學多看一些好的模式和理念,可以為品牌加分。「這個月還會跟著火鍋餐見去重慶遊學,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認知,才能把品牌和事業做得更好、更大。」

讓我們一起祝福這個乾了4年、依然還是餐飲小白的年輕人吧。

寫到最後

人這一生,做什麼、什麼時候開始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餐飲人的故事千千萬,大部分的成功者,並無超世之才,但必有堅韌之志,他們明白堅持的意義,懂得跟內在的力量溝通。

改變人生的關鍵,正在於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6b015ead7061d31850af111c1fc3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