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手提袋會風靡非洲?

2023-09-18     窮游網

原標題:為什麼中國手提袋會風靡非洲?

隨著中非合作的深入展開,越來越多黃色面孔出現在了非洲大陸。

中國製造的身影出現在非洲的每一個角落,從火車到手機,再從摩托車到衣服,如今就連手提袋也趕上了這股非漂浪潮。

小紅書@林西西

在坦尚尼亞和肯亞,遍街的中國手提袋,讓初到此地的中國人感到格外親切。

什麼「紅牛」「露露」「腦白金」「六個核桃」「旺旺」,知名不知名的商標在這裡全都能找到,而市場裡的坦尚尼亞人民人手一個,五彩斑斕夾雜著黑,讓人目不暇接。

寶妹的公眾號文章《中國手提袋大秀場——坦尚尼亞分場

那些國人家喻戶曉的文字和商標出現在手提袋上,由黑人朋友們拎著在街上走來走去。

如果此刻航班時差還沒倒過來,你可能會誤以為自己仍在廣州白雲機場。

bilibili@鞋底騎車環球旅行

中國產手提袋快成了在非洲出門逛街的標配。

這裡什麼顏色的國產手提袋都有,可能是離赤道比較近,黑人朋友尤其鍾愛高飽和度顏色的手提袋,在烈日下,那些袋子自帶光芒萬丈的視覺效果。

毫不誇張地說,你可以在非洲的街頭用中國手提袋拼出一道彩虹。

鮮艷明亮的顏色加上上面令人費解的漢字,透露著一股神秘的東方美學氣質,就像早些年部分中國人對印有英文字母衣服的偏愛一樣。

想不到國產包包竟然以這種方式在海外崛起,印有中國漢字的手提袋甚至成了一些時尚達人的穿搭標配。

小紅書@林西西

家住坦尚尼亞最大城市三蘭港的埃拉迪烏斯,經營著一家五金店,常年和中國商人打交道,他在自己的手上紋了一個漢字——「帥」,人稱非洲小帥。

他家裡的中國手提袋有三大箱子,有些是買的,有些是中國朋友送的,從「衡水老白乾」到「男健醫院」字樣,涵蓋中國的各行各業。

在所有袋子裡頭,他最喜歡「加多寶」和「王老吉」,他家裡有十幾個,有時候他會分不清這是兩個品牌。

每天他都會精心挑選出門穿搭,哪個顏色的袋子配哪條褲子,得經過一番仔細斟酌。

bilibili@鞋底騎車環球旅行

在一個國內旅遊論壇上,一位來自廣西的背包客真誠發問:為什麼坦尚尼亞有這麼多加多寶和王老吉的袋子?

「你敢相信嗎,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商業戰爭竟然打到了非洲?」

緊接著,就有人發了一張和其正涼茶的照片,「可能是黑人朋友比較怕上火?」

事實上手提袋在非洲就跟松茸一樣,是分等級的。

顏色越鮮艷的,譬如大紅色在那裡最受歡迎,價格也相對更貴。

和在中國無人問津的命運不同,流入非洲的手提袋大部分被貼上了尊貴的標籤。

在肯亞,一個手提袋甚至能賣到500先令,相當於人民幣1.4元。人們不會隨便贈送帶漢字的手提袋,因為都得用錢購買。

不止有一個網友得知了這條致富經之後猛拍大腿。

「真沒想到國產的包包在非洲這麼受歡迎,滿大街都是賣國產包的,看著這些五花八門的手提包,再想到每次都被我扔到垃圾桶里的真是虧大了,早知道都存起來出口去非洲了。

在非洲,賣無紡布手提袋是一門搶手的生意。

坦尚尼亞三蘭港的菜市場,經常能碰到拎著一堆手提袋叫賣的人,沒有他們,空手去菜市場買十顆土豆你都不好搬回家。

賣手提袋的小販都清楚,要想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必須得去找中國人拿貨,因為中國產的手提袋價格便宜質量又可靠。

由於盧安達、坦尚尼亞、肯亞等幾個國家出台了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政策,手提袋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出街必需品。

錢多路廣的中國商人早就瞄準了這片藍海,搶占先機從國內倒騰手提袋到非洲銷售。

非洲在塑料袋禁令方面領先世界,目前,非洲55個國家中已有34個國家(近62%)頒布相關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裝袋的使用或對其徵稅。《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指出,這其中有31個國家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全世界最貧窮的地區。

提著「曼玲粥店」手提袋上街的哈薩尼,在肯亞首都內羅畢賣棺材,每次賣棺材的錢都會被他塞進「曼玲粥店」的袋子裡再拿到銀行存儲。

鄰居問他為什麼不把錢放在錢包裡頭,他說這叫「燈下黑」,沒有人會去偷寫著漢字的手提袋,因為滿大街都是。

小紅書@林西西

他曾多次因為這個袋子被拿著攝像頭的中國人攔下,他形容中國人就像沒見過世面一樣激動。

還會問他喜不喜歡中國之類的問題,面對鏡頭他只好撒謊,但其實他選擇這個袋子僅僅是因為常見和結實而已。

小紅書@林西西

在非洲,中國漢字出現在手提袋上,相當於打上了堅固耐用的認證。

有的人不識字,但隱隱能感覺到類似漢字的圖形出現在手提袋上時,買就對了。

小帥有一個寫著「原漿酒」的手提袋,已經伴隨他走過八個夏天,每次去河邊游泳,他都會把泳褲和毛巾丟進袋子裡頭。

小帥說自從禁止使用塑料袋後,河道確實變得乾淨了許多,不會游著游著突然被水中漂著的塑料袋拍一臉。

賣棺材的哈薩尼說肯亞人民才是禁塑令最大的獲益者,過去肯亞首都內羅畢流行臭名昭著的「飛行廁所」,有民眾習慣直接在塑料袋裡排便,拉完綁起來四處拋。

《衛報》2018年4月報道,當地居民反映,最嚴禁塑令實施後,「飛行廁所」的行為基本消失了,更多人選擇了社區里收費的公共廁所,畢竟這些5先令一次或100先令家庭包月的服務,比使用塑料袋要接受的罰款少得多。

說完他拍了拍自己手上的「曼玲粥店」手提袋,現在這個要花錢買,不會有人捨得拿它裝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564165ed696e471166b92144d73d6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