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想最新財報看:全球供應鏈風險預案

2020-04-10     高頓

在全球市場持續不被看好的情況下,PC巨頭們依然會獲得增長,因為未來PC將是不可或缺的新式生產力工具。

01

運營風險預案


作為全球第一大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製造商,聯想是行業內率先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目前,除了武漢和成都,聯想在全國範圍內的絕大部分工廠均已開工,並逐步提升產能。



聯想能夠迅速恢復生產,得益於長期全球化運營所培養起來的風險意識——早做打算,充分準備。作為一家全球化高科技製造公司,我們深刻認識到儘早復工復產對於穩定全球供應鏈的意義,認識到作為行業引領者所肩負的保衛「中國製造」的責任。


火神山醫院安裝聯想的IT設備


從春節前疫情暴發伊始,聯想就判斷,疫情不僅會影響市場需求,而且會影響供應和生產。要保障全球訂單按時交付,就必須迅速行動,做好人員、物資、供應鏈等各方面的充分準備。


聯想集團總部大廳防疫部署


首先,要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秉承以人為本的態度,聯想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指揮小組」,要求員工每天報備個人信息,同時在春節前就開始儲備口罩等防疫物資。正式復工後,公司每天為員工提供口罩,測體溫,在工區定時消毒、通風,並採取網格化管理、分批分時用餐等保障措施,最大限度確保員工安全。



其次,要保障供應鏈正常運轉。零部件充足供應是恢復生產的重要前提。聯想很早就意識到,疫情可能會影響甚至中斷供應鏈。基於這一判斷,我們在春節前就全力「囤貨」,無論是生產所需的各種零部件還是產品包裝盒,均儲備了幾個星期的用量。同時,主動與全球供應商、客戶保持溝通,制定採購、交付方案,保障後期持續供給。



不過,聯想也遇到了困境。工廠要想運轉,必須有足夠的工人返崗工作。但春節後,嚴峻的疫情形勢使得工人不能如期返程。針對這一情況,聯想採取抱團取暖方式,在合肥、深圳、武漢生產基地優先向臨時歇業的中小企業商戶員工提供產品組裝、包裝等短期工作機會,既幫助中小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也解決了聯想的用工問題。


事實上,聯想並非沒有擔心過率先復工復產帶來的風險。可是,作為一家十幾年來一直深耕國際市場的製造企業,深刻認識到全球供應鏈對全球企業、全球市場、全球用戶的重要性。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製造業已經完全融入全球價值鏈,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中國生產的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產品,產量在全球市場占比就已超過80%。一座高速運轉的「世界工廠」猝然斷電,必將中斷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行,在全球產業生態中觸發一場「蝴蝶效應」。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訂單流失和轉移,還會影響「中國製造」的國際地位。


02

供應鏈風險預案


如果說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是讓PC再獲生命力的外因,那麼在全球具有均衡及成熟的供應鏈則是「楊元慶悖論」中最容易讓人忽略的內因。



和智慧型手機巨頭不一樣,全球PC巨頭在世界各地均有健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這使得在日常經營中,各地的供應鏈不僅能滿足當地國家市場的需求,還能隨時補給出現斷供的其他市場,從而化解全球性的結構風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把這種差別顯示了出來。



以蘋果為例,iPhone的供應商有20%左右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產能上雖然在巴西、印度已經建廠,但依然高度依賴在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和碩聯合、緯創資通等代工廠。因而疫情出現後,蘋果罕見在近幾年第一次發出預警,稱此前發布的第二財季的營收目標630-670億美元可能無法實現。消息一出,蘋果市值在2月18日當天跌落了2000億美元左右。


PC巨頭雖然體量上不及蘋果這樣的公司,但卻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產能方面,聯想在武漢、深圳、合肥等地均有工廠,除了武漢工廠還未復工外,深圳和合肥已經逐步恢復產能。更重要的是,在巴西、印度、墨西哥、美國和日本,聯想均有工廠,面對疫情時,海外的工廠都在加班加點滿足全球和中國市場需求。供應鏈方面,最重要的零部件英特爾CPU供應在當季意外出現短缺,聯想調整了產品組合,全球範圍調配資源,增加了其他供應商的CPU產品供應。


03

全球化市場均衡


在「楊元慶悖論」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中國市場的特殊表現。在全球PC市場走高時,中國市場整體實際是在下滑的,但聯想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上漲達到了43.5%,其中大企業市場占到了67.3%,消費者市場占到了31.4%。


不過受到疫情的影響,預計接下來時間市場需求不可避免還會下降,此時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楊元慶這幾年的努力,都在擴張聯想的全球化,在聯想目前全球的整個市場占比結構中,中國市場占據了年收入500多億美金中的25%,其餘75%則來自海外市場。



這就意味著在供應鏈之外,擁有全球市場的完善布局是「楊元慶悖論」中保持PC依然增長的另一個因素。根據IDC的數據,未來幾年歐洲、北美、拉丁美洲的PC需求量依然旺盛,而且由此帶動的其他智能設備,以及相關的數據中心業務都會增長。這就能讓聯想這樣的公司能用75%的海外市場業務增長來抵消國內市場的不利。


因而在全球PC市場可能依然不被一些分析人士看好的情況下,PC巨頭們依然會獲得增長。「楊元慶悖論」還會延續下去,只不過越往後,PC越不是現在人們熟悉的PC,而是一種越來越離不開的新式生產力工具。



這場突發的疫情,雖然在短期內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一定衝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像一面稜鏡,折射出中國製造業未來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方向。


危機孕育機遇。疫情的陰霾終將散去,在抓好防疫、有序復產、穩定全球供應鏈的同時,企業應當苦練內功,並積極推動中國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惟有如此才能增強中國經濟的「免疫力」,不負「世界工廠」的大國擔當,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文來源:聯想集團、出海傳媒等,由高頓整理髮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台議定合作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52rZXEBrZ4kL1Vil2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