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什麼?是對家的思念,是對親人的回憶,是對幸福的希望,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大多數人對過年的記憶,也許就是那頓念念不忘、齒頰生香的年夜飯。因為這頓年夜飯,或多或少傳遞著一種辭舊迎新的「使命感」和「儀式感」。
年夜飯,或多或少傳遞著一種辭舊迎新的「使命感」和「儀式感」。
北方的大年很簡單也很傳統,在我的印象中過年就是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掛燈籠、走親訪友這些場景,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中國年。在國人心中,團圓是一種文化遺傳密碼,每逢春節,就算長途奔襲,歷盡辛苦,也要與家人團聚。
現在除了不讓放鞭炮,但是還可以吃餃子、貼春聯、掛燈籠,這些也是地道的北方年味。
記得小時候,一進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年貨。花生、瓜子、酸三色糖、大白兔奶糖這些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水果也少不了,沒有新鮮的就來凍的,凍梨、凍柿子、凍蘋果,吃的時候放在水裡泡泡,雖然口味不怎麼好,但也算是在寒冬臘月吃到水果了。
過去騎著自行車,摩托車拜年,現在幾乎都是開汽車了。
除了採購的食物,很多美食都是要自己動手做的。黏豆包、肉糕等,那時候家家戶戶就跟競賽似的,廚房裡整天蒸騰著熱氣,瀰漫著香味。我家則年年都炸乾果,把白面加紅糖和好,擀成餅後,切成一個個菱形小塊,在油里炸,炸一次大概炸一幾大口袋,然後放到偏房冷涼的屋子裡。從那時起我們兄妹幾個就像小老鼠一樣,隨時偷偷溜進偏房抓來吃。
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佳肴,推杯碰盞,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辭舊迎新。
除夕夜無疑是過年的高潮,因為之前準備的所有的吃都會在這一晚閃亮登場。水果罐頭、燒雞、炸帶魚、黃韭肉丁餃子……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佳肴,推杯碰盞,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辭舊迎新。窗外,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是點亮夜空的絢爛煙花;窗內,是團圓的溫暖,是開啟的未來。
團圓飯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頓飯
在我們那裡,年夜飯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頓飯,雖然這些年城市裡會在酒店預訂年夜飯,但我們老家的年夜飯一定要在家裡面做,家裡吃。仔細想想,一家子團團圓圓圍坐一道,擠得熱熱鬧鬧,吃得歡天喜地。桌上擺著愛吃的菜、愛喝的酒。父母長輩們不慌不忙,上菜品菜、觥籌交錯,小輩們則急急忙忙,換著新衣吃著糖果,多麼和諧溫暖的一幕!而年夜飯的最大意義也正是在於此吧,不需要有價值連城的食材、苛刻精準的烹飪技藝,就是希望和重要的人在一起,坐下來好好吃頓晚飯,然後作別舊年,迎接新的朝陽,向著夢想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