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八佰》更悲壯,地獄般的7日之戰,500壯士死守寶山

2022-09-25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比《八佰》更悲壯,地獄般的7日之戰,500壯士死守寶山

「此去,倘能生還,固屬萬幸。如有不測,亦勿悲戚,但好好撫養兒女,孝奉翁姑。」 那時,他已是3個孩子的父親。 2 1937年8月30日,姚子青抵達寶山。 那日,江堤瞭望,唯見東方水上,號稱世界第一的日本聯合艦隊船隻,如同一個個漂浮在海上的鋼鐵棺木。太陽旗在海風吹撩下,囂張地擺動,遮天蔽日。

「頭可斷,血可流,寶山不可丟!」 那一刻,不知他是否想起7年前,也是在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當他得知同鄉黃梅興把日寇打得丟盔棄甲時,他高興得手舞足蹈,對同學們說: 「以後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這次一樣把他殺得膽寒,讓他再嘗嘗中國人民的鐵拳是什麼滋味!」 這一次,登上拳台的是他自己。面對的,還是這個幾乎「不可能戰勝」的對手。

1天後,姚子青帶領583團第3營500餘名將士,正式接防城池,宣誓剪滅倭奴凶焰,洗雪國恥! 寶山保衛戰,開錨。 這場仗,從一開始,就很難。 第1天,日軍第3師團2500人,在艦炮、戰車、飛機的掩護下,對寶山城發起進攻。

姚子青調兵遣將,從容布防。他對部下們說:「不把鬼子驅逐出去,是我們每一個軍人的奇恥大辱。」 他率隊奇襲日軍,日寇第一天的衝擊,無功而返。 第2天,日寇出動飛機艦炮,企圖切斷姚子青和後方的聯繫,被姚子青識破,遭到頑強抗擊。 第3天,日軍又派2000步兵企圖突圍。這次,姚子青先發制人,派出一支突擊隊,將敵人攔截於金家宅和寶山外圍之間,爾後側翼包抄,竟斃傷日軍200多人。 第4天,氣急敗壞的日軍集中軍艦30艘,猛轟寶山。 城中,常能聽見「磕磕」的聲響,那是日本人的硫磺彈碰撞建築物的聲音,這些彈頭一落地,便噴出赤紅的火光。方圓10里的城,在硫磺濃烈的氣味包裹下,化成一片火海。

「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奮鬥到底。」 3 4天過去,日寇慌了。 他們沒想到這個戴著眼鏡,長相儒文的將領,打起仗居然這麼狠。知道是塊硬骨頭的日軍,攻得更加兇狠。 第5天,姚子青手底下4個連長已經陣亡了3個,9個排長戰死6個。 那天,他宣布:「所有勤雜人員,包括架線員、炊事員、傳令兵,一律到前沿陣地去。」 並且告訴部下, 連長犧牲了,排長接替,排長死了,班長接替,班長死了,老兵接替。 不用再請示報告了。

他們突然發現,被輕視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身體里藏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剛毅。

「鯨濤鱷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爭。五百健兒齊殉國,中華何止一田橫。」 明知不可勝而奮戰的姚子青,同時被敵人和同僚敬重。 5 後來,戰況持續深入。 終於,1937年11月12日,在「八佰」頂住了日本最後一波衝擊後,淞滬會戰正式結束。 同時結束的,還有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臆想。日本,正式被拖入「持久戰」的泥潭,這對於一「彈丸小國」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 或許,日本最終的失敗,從那一刻起,便已悄然註定。

「誓與寶山共存亡,請旅長放心。」 如今,83年過去,今天的寶山,風景宜人。 作者:譚易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3b0923880010f128f8edd101b471f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