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幾種表現說明將來可能變成白眼狼?

2022-03-08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原標題:孩子有幾種表現說明將來可能變成白眼狼?

昨天看見媽媽打來電話,覺得很奇怪,我們每天視頻聯繫,怎麼突然打電話呢?提著心急忙接通電話,聽見媽媽生氣地說:「你二姨剛從我這離開,跟我說她孫子的事,氣得我直冒火!這個皮皮是徹底成了白眼狼啦!」我問:「什麼事兒啊?把你氣夠嗆。」媽媽大嗓門地說起來:「你二姨說皮皮都上高中了,每天回來把髒衣服往她身邊一丟,讓她趕緊洗。吃飯總是顧著自己,喜歡吃的飯菜直接端到自己眼前,也不問問爺爺奶奶吃了沒有。嫌爺爺看手機視頻的聲音影響到他安靜學習了,就沒好氣地衝著爺爺大喊,下命令般讓爺爺關掉手機!還不許家裡晚上來人串門,嫌太吵,打擾他休息。你說這孩子氣人不氣人?這不是白眼狼是什麼?!你二姨說著說著傷心地哭了,怪誰?誰讓他們一直慣著、寵著!養大成了白眼狼,傷心難過都晚了!」

我聽著心裡也不痛快,皮皮是我二姨唯一的孫子,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我二姨悉心照顧著,隔代的寵愛顯露無疑,親朋好友都看得見,二姨過分的溺愛促成了皮皮今天的性格。這不是她想要的,誰不想有個孝順的孩子,只是在教育方式上出了岔子。

都說三歲看到老,對孩子的教育從小就要抓起,慣著、寵著不是正確的愛,不僅沒有讓孩子塑造出一個良好的性格,也傷害了父母及家人愛孩子的一顆心。如今,我也當媽媽了,特別擔心孩子長大後不孝順變成白眼狼,就此深刻認識到愛與教育要並行!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及時察覺孩子的言行,如果孩子有這三種表現,那麼就要及時糾正,越早糾正越好,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在六歲後想要改掉就很難了,縱容孩子就是養出白眼狼的開始。

1、自私,不懂得分享

自私是人類的本性,懂得分享是培養出來的品德。剛開始讓孩子與別人分享他們喜愛的東西,會有困難,孩子會哭會難過,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耐性,去跟孩子講分享的道理並鼓勵他們去做。時間長了,孩子就懂得分享帶來的快樂了。

2、不要尊重父母及長輩

我堅決認為孩子不高興耍脾氣時不可以對長輩大喊大叫、動手打人!對孩子驕橫霸道的思想一定要及時扼制,絕不姑息,見一次懲罰一次,不允許他們動手打人,在情緒平靜些後,再講道理。平時教育中應該讓孩子明白要尊敬父母長輩。

3、總要求被特殊照顧

有些父母寧願自己委屈也要給孩子最好的,孩子永遠穿著名牌衣服鞋子,自己卻縫縫補補,認為不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吃穿用的都是最好最貴的,而自己卻吃饅頭。對孩子過分的寵溺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以後更不會顧及父母長輩的感受。

育兒心得:

關於孩子長大後會不變成白眼狼,我想是每一位父母都關心的問題。我們不能只有擔憂,孩子性格的養成家庭的教育占很大部分,我們作為父母在生活上要照顧孩子同時也需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我們不可卸責,不可懈怠。父母及家人針對孩子的三種表現來及時糾正和引導,我想孩子絕對不會變成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