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變現,科大訊飛為時尚早

2023-08-16     AI狐頭條

原標題:大模型變現,科大訊飛為時尚早

原創 | 華夏時報

科大訊飛在大模型的道路上頗有一去不復返的意思,兩個多月前忙不迭地升級1.5版本後,8月15日,該公司再次將旗下星火認知大模型升至2.0版本。短時間內多次升級,離不開高昂的研發費用,2023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費用占到整體營收的21%,這也是導致其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力投入研發大模型,最終目的還是盈利,實現商業化變現,但目前看來,整個技術領域的變現都還是個問題,即便是備受歡迎的ChatGPT。當然,相對單一的AI公司來說,科大訊飛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途徑要更加豐富,包括賦能已有產品、開發者付費、構建行業私有化大模型等,只是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還沒有一個特別具有競爭力的大模型產品業態出現,單獨商業化變現還需要一段時間。

三個月實現兩次升級

8月15日下午,科大訊飛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2.0版本,進行了7項能力的升級,包含文本生成能力、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聰在現場一一進行了演示。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代碼能力的升級,根據現場展示,星火認知大模型2.0對代碼能力進行了5個維度的升級,包括:代碼生成、代碼補齊、代碼糾錯、代碼解釋、單元測試生成,運行結果都符合要求,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今年以來,大模型的熱度一直處於高位,而像科大訊飛這樣的代表性AI企業更是對這一技術領域十分推崇和重視,上半年對這一領域進行了大力投資。

科大訊飛在財報中表示,公司上半年一直積極搶抓通用人工智慧的歷史新機遇,加大通用人工智慧認知大模型的戰略投入。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為16.56億元,同比增長3.57%,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21.12%,上年同期為19.93%。

高昂的研發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大訊飛的業績增長。該公司最新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78.42億元,同比下滑2.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57.2萬元,同比下滑73.54%。

不過,科大訊飛認為,雖然星火大模型的投入可能影響短期利潤,但同時也為未來保持高質量增長提供堅實的保障,認知智能大模型帶來人工智慧產業全新機遇,公司還會保持對自主創新的定力和在關鍵戰略方向上的堅決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業績下滑的更大原因來自外部壓力。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凈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在大模型方面的投入外,還包括該公司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可控等方面的投入。

但科大訊飛也在業績說明會上強調,來自美國實體清單以及社會經濟客觀環境帶來的影響正逐步消除,業務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據財報,相較於第一季度,科大訊飛第二季度業績明顯回暖。第一季度,科大訊飛營業收入和毛利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7.64%和 14.89%,第二季度的經營扭轉了第一季度業績下滑的不利局面,實現營業收入49.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68%,環比增長71.56%;實現毛利19.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環比增長60.21%。

商業價值日漸顯現

巨大的研發投入,唯有商業回報才能支撐後續,不得不說,大模型目前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甜蜜的「負擔」,科大訊飛也不例外。

即便是ChatGPT的運營方OpenAI,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近日一份來自媒體的報告預測,OpenAI可能在2024年底破產。報告稱,OpenAI僅運行其人工智慧服務ChatGPT每天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儘管該公司試圖通過GPT-3.5和GPT-4來實現盈利,但目前還沒有能夠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實現收支平衡。

相較於OpenAI來說,科大訊飛同樣有收支不平衡的煩惱。為滿足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營運資金需求,2021 年 7 月,董事長劉慶峰通過質押融資等方式借款籌集資金23.5億元,用於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近期,由於債務到期,劉慶峰減持股份用於償還上述借款本金,8月14日,科大訊飛發布董事長減持公告,劉慶峰持股比例從7.27%降到5.54%。

與其他AI公司相比,科大訊飛的優勢在於,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途徑更加豐富。

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星火大模型的商業價值日漸顯現。面向消費端,賦能已有產品,開發者與平台之間可以按調用量付費、應用合作分成、流量分成以及訂閱付費等多種形式進行合作;而面向企業端,星火可以基於特定行業的專業數據和領域知識,幫助構建行業私有化大模型,助力企業「研產供銷服管」全鏈路提質增效。

尤其在賦能已有產品這條商業化路徑上,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已經起到一定作用。據財報,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發布後,2023年5月-6月,該公司C端硬體GMV創歷史新高,同比翻倍增長。以學習機為例,5月-6月,大模型加持後學習機GMV分別同比增長136%和217%。

而在基於特定行業的專業數據和領域知識構建行業私有化大模型方面,科大訊飛已與多家行業頭部客戶達成合作意向。例如,6月30日,科大訊飛和人保科技簽訂協議,推進大模型技術在金融垂直領域的應用。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賦能現有產品來助推業務增長,是意料之中的事,比如提高C端應用的翻譯筆、學習機等產品的智能程度,提高用戶體驗,吸引和刺激銷售,讓市場得到優化,市占率更高。

「至於大模型自身的商業變現能力,我個人認為現在談還有些早,目前尚且沒有一個嫻熟的或者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業態出現,對於科大訊飛來講,更重要的還是要在未來的C端市場布局找到突破口,大模型可以作為一個概念,作為技術的儲備,也可以作為技術的後端,而不是前端,市場需要這樣一個充分的認知。」張毅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2d3c0c6b5a435577ece9ef4205d3f2a.html